项昌乐
- 作品数:399 被引量:1,29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一种针对涵道内螺旋桨等效前进比工况推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涵道内螺旋桨等效前进比工况推算方法,将开式螺旋桨某攻角下的拉力系数与前进比关系用方程拟合;确定涵道拉力因子q和出口面积比σ;涵道拉力因子q利用薄圆柱涵道螺旋桨估算公式;输入转速和当前前进比得到开式螺旋...
- 樊伟徐彬项昌乐
- 文献传递
- 负荷车试验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被引量:7
- 2007年
- 负荷车试验系统主要用于测量各种车辆的牵引性能,测量过程为复杂的多自由度动态响应过程,为保证试验的测量精度必须对该系统进行精确的实时加载控制.因此针对负荷车试验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时变性特点,通过深入分析系统组成和响应特征,依据车辆牵引性能试验方法的要求,提出了在该试验系统中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确定模糊推理规则和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研制开发负荷车试验系统并完成实车试验,对比分析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是可行的,达到了预期的控制品质和试验测量精度要求.
- 王天颖项昌乐李明喜朱先民
- 关键词:PID模糊控制负荷车性能试验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工况分类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行驶工况的工况分类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在离线状态下将车辆行驶工况分类为平稳工况与快变工况两类,并在在线阶段实时判断车辆当前所处工况类别;针对平稳工况,采用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车速预测方...
- 王伟达韩立金丁峰项昌乐马越
- 文献传递
- 纵置双涵道式飞行器悬停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11年
- 涵道风扇较同样直径的螺旋桨能产生更大的升力,且结构紧凑、安全性高、噪音低。以此为推力装置的可垂直起降飞行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其系统动力学特性是属于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进行良好的解耦设计。纵置双涵道式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基本的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模型跟踪解耦自适应控制系统原理进行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并在多域机动平台上完成了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小了轴间耦合,飞行器悬停状态基本稳定。
- 李明喜项昌乐徐彬苑卫松智晋宁
- 关键词:涵道风扇飞行控制系统
- 基于双动力源协同的并联PHEV换挡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动力源协同的并联PHEV换挡控制方法,该方法选取加速踏板开度α、车速v、电池SOC作为控制参数,该方法包括:区分不同的驱动模式解析需求转矩Tr,基于整车能量管理策略分配机电转矩,确定发动机和电机的工...
- 王伟达项昌乐邱文伟韩立金闫正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四轮分布式电驱动自动驾驶车辆的容错循迹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轮分布式电驱动自动驾驶车辆的容错循迹控制方法。该方法依托于典型四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结构。首先通过各车载传感器和参数观测器实现轮毂电机输出扭矩与故障系数的实时获取;然后对车辆动力系统是否进入故障状态进行判断...
- 王伟达杨超张宇航王伟马正项昌乐
- 正负刚度并联半主动扭振减振器减振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针对传统扭振减振器不能满足现代汽车对于减振降噪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正负刚度并联半主动控制扭振减振器,论述了其结构形式与减振机理。基于半主动扭振减振器弹性元件刚度表达式,建立了半主动扭振减振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对系统的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的绘制,证明了减振器在整个工作频带内都具有稳定性。在怠速工况和五档工况下对半主动扭振减振器进行了减振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减振器主、被动端的角加速度响应,证实了该减振器具有良好的扭振减振效果。
- 李华刘辉项昌乐
- 关键词:扭振减振器负刚度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重型旋翼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旋翼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重型旋翼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发动机、第一单向轴承、第一锥齿轮组、第一电机、传动轴、以及用于连接重型旋翼飞行器的旋翼的第二锥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
- 项昌乐徐彬张一博樊伟
- 某重型车辆联合制动的仿真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分析了某重型履带车辆的制动系统,提出增加液力制动的必要性,重点研究了该型车的液机联合制动.仿真结果表明,该型车目前的传动系统仅适用于有限联合,但制动力不能平稳过渡.提出了该型车传动系统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制动性能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车的制动性能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 姚寿文阎清东项昌乐
- 关键词:联合制动履带车辆液力制动传动系统仿真
- 基于iSIGHT平台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联轴器刚度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为减小传动系统扭振响应,基于iSIGHT优化设计平台,集成自编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分析程序建立了反映系统振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以联轴器刚度为设计变量,以多个轴段的附加扭振应力最小为目标,采用Pointer全能优化器求解,实现了联轴器刚度优化设计。优化后,扭振角位移及轴段附加扭振应力都显著减小。结果表明,通过iSIGHT优化平台集成扭振分析程序,形成了一个快速有效的优化系统,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联轴器刚度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刘辉蔡仲昌曹华夏项昌乐
- 关键词:车辆工程动力传动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