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艳 作品数:76 被引量:35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免疫生物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双黄连粉针剂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以下简称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SHL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毒副作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在多克隆刺激剂(ConA)刺激下体外活化抗原CD69表达的影响;MTT法以及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在ConA诱导下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SHL对小鼠淋巴结来源的淋巴细胞毒副作用非常小;终质量浓度为60、80、100、120mg/L的SHL对ConA刺激下的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抗原CD69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MTT法和CFDA-SE染色法都显示,终质量浓度为60、80、100、120mg/L的SHL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SHL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杨志 曾耀英 黄秀艳 滕菲 李林 宋兵 姚满林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 T淋巴细胞 体外活化 增殖 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淫羊藿水溶性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早期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各部位淋巴结,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不同终质量浓度(5、25、50mg/L)的淫羊藿提取物,以MTT法检测药物对T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FCM)结合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活体染料CFDA-SE染色技术和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MTT法检测淫羊藿提取物在50mg/L时细胞存活率达52.36%。ConA作用6h后,对照组CD69+表达率为(4.61±0.85)%,ConA组CD69+T细胞的比率上升至(38.30±2.54)%,淫羊藿提取物在终质量浓度5、25、50mg/L时均抑制ConA诱导的CD3+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P<0.01),其表达率分别下调为(36.16±2.14)%,(30.5±1.72)%,(15.99±0.87)%。培养48、72后,对照组增殖指数(PI)分别为1.01±0.01和1.05±0.01,ConA组PI分别达到1.42±0.01、2.32±0.01,淫羊藿提取物在终质量浓度5、25、50mg/L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P<0.01),48h时PI分别为1.28±0.01、1.26±0.01、1.21±0.01;72h时PI分别为2.30±0.03、2.13±0.02、2.10±0.01。结论淫羊藿提取物能明显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和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 滕菲 曾耀英 黄秀艳 杨志 姚满林 宋兵 李林关键词:淫羊藿提取物 T淋巴细胞 活化 增殖 米诺环素对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分析MNC对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药理效应,探讨其在体内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我们采用0.5%DNFB腹部致敏,耳廓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DTH模型。激发后48 h,取小鼠双耳称重分析MNC对DTH模型小鼠耳组织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度和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廓组织学变化;噻唑兰(MTT)法检测淋巴结淋巴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双耳称重结果显示,MNC(70 mg/ml)处理组与DTH组相比,能明显抑制DNFB引起的炎症反应(P<0.05);耳廓局部组织学检测也表明,MNC能够抑制DNFB诱导的DTH,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MNC能降低DTH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抑制淋巴结淋巴细胞(P<0.05)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实验结果提示,MNC可显著抑制DTH小鼠耳组织肿胀和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降低胸腺和脾脏指数,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姚满林 曾耀英 狄静芳 黄秀艳 杨志 宋兵关键词:米诺环素 迟发型超敏反应 淋巴细胞增殖 小鼠NKT细胞体外扩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小鼠脾脏NKT细胞的分离、纯化及体外培养扩增的方法。方法分离小鼠脾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α-半乳糖神经鞘胺醇(α-galactosylceramide,α-Galcer)和rhIL-2作用下刺激其活化增殖,不同时间点取样,利用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NKT细胞纯度,并用MTT法检测其对靶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结果脾NKT细胞在第0、4、8、12天计数细胞总数为0.5×107、(1.3±0.1)×107、(1.9±0.2)×107和(2.2±0.2)×107,第0、4、8、12天纯度分别为(6.27±1.04)%、(8.54±1.58)%、(10.65±1.95)%和(21.36±4.34)%;α-Gal-cer和rhIL-2作用下,纯化的NKT细胞较脾新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对靶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强。在效靶比20∶1时,培养时间为4、8,12天的NKT细胞杀伤率分别为52.7%、71.2%和85.7%,明显高于脾MNC33.8%(P<0.05)。结论在α-Galcer和rhIL-2作用下,小鼠NKT细胞得到扩增,细胞纯度约为22%。在效靶比20∶1时,NKT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率约为86%。 郭蓉姣 黄秀艳 梁兆端 曾耀英关键词:NKT细胞 Α-GALCER IL-2 咖啡酸苯乙酯对小鼠CD3^+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对小鼠CD3+T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悬液。在淋巴细胞活化实验中,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咖啡酸苯乙酯预先孵育2h后,加入促分裂原伴刀豆蛋白A(ConA),运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8h后,检测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标记分子CD69的表达情况;24h后,检测T淋巴细胞中期活化标记分子CD25的表达情况;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运用CFDA-SE标记法检测T淋巴细胞刺激48h后的增殖情况。结果CAPE(0·5、1、5、10mg·L-1)能够明显地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淋巴细胞活化,且呈浓度依赖性;CAPE(0·5、1、5、10mg·L-1)能够明显地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CAPE对小鼠CD3+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同时抑制PLC-γ信号途径和MAP激酶途径,由此推理CAPE是一种潜在的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唐先高 曾耀英 黄秀艳 周建国关键词:咖啡酸苯乙酯 T淋巴细胞 活化 增殖 流式细胞术 三七提取物对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分析三七提取物(SE)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以及对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A(Con A)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双染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E对小鼠CD3^+ 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通过CP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E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脂多糖(LPS)或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lymphocytes culture supernate,LCS)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采用Griess试剂盒检测NO的水平。结果在Con A刺激6 h后小鼠T细胞活化率为59.79%,50、100μg/ml的SE可显著降低其活化率,分别为46.50%和37.73%(P<0.01)。在培养72 h后,不同浓度SE能明显抑制Con A诱导T细胞的增殖。SE在12.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和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三七提取物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巨噬细胞产生NO(P<0.01)。 周建国 曾耀英 黄秀艳 肇静娴 叶雪仪 臧宁 钱中清 何贤辉关键词:三七提取物 淋巴细胞活化 巨噬细胞 NO 人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特异分子表达与吞噬功能研究 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功能建立一种简便的、稳定的细胞模型。方法:取5个月人工药物引产的胎儿脑组织,将脑组织剪碎、研磨、过滤、离心获取混合胶质细胞悬液,用DMEM/F12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2×1010cells/L,接种于75cm2培养瓶中(记作first0d);7-10d后,进行第1次纯化。此次纯化采用轻柔摇动法将贴壁不牢的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与底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分离并转入另一培养瓶继续培养扩增(记作second0d);4-5d后,混合的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汇合成片,采用胰酶-EDTA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进行第2次纯化。此次纯化将消化得到的细胞悬液离心和重悬,接种于培养瓶(记作0h);2h后,小胶质细胞贴壁生长,少突胶质细胞依然漂浮在培养上清中,此时通过移走上清以去除少突胶质细胞,即得到高纯度的小胶质细胞;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结合细胞表面或胞内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所分离的小胶质细胞CD45,CD11b和CD68的阳性率,以计算其纯度;通过吞噬荧光微球评价其吞噬功能;利用胞膜边缘波动(membrane ruffling)现象结合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技术鉴定其活化水平。结果:我们所分离的小胶质细胞中,>98%的细胞表达CD45,CD11b和CD68,并且能够吞噬荧光微球。结论:我们成功地分离和纯化了人小胶质细胞,所得到的小胶质细胞高表达CD45,CD11b和CD68分子,并且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为进一步进行其功能和蛋白质组研究奠定基础。 黄秀艳 曾耀英 张彩 朱斌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 CD68 艾滋病研究新进展与药物和疫苗研发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s,AIDS)无疑是人类空前严重的疾病,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流行范围最广的传染病,而且它还是一种死亡率几乎高达100%的疾病。HIV病(huma... 曾耀英 黄秀艳文献传递 艾滋病发病学研究进展与药物和疫苗研发新策略 被引量:3 2008年 A breakthrough has recently been made in the studies on pathogenesis of HIV disease,which result in some new theories.New strategies for HIV drug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are emerging in the impact of these new understandings.The intestinal infection hypothesis proposes that HIV disease can be regarded as some kind of infectious disease of gut immune system as the major HIV infection is located in intestine.The acute catastrophe hypo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subsequent pathological changes are the fallout from a mucosal catastrophe of acute intestinal HIV infection,in which the majority of CD4+ T cells are deleted due to infection.The general immune overactivation hypothesis proposes that the general immune overactivation is harmful to patient as it increases the cell susceptibility to HIV infection and supportiveness of HIV replication.The host proteins related to HIV replication can be new targets for HIV drug discovery.The mucosal vaccine strategies,which attempt to induce HIV 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on mucosal surface may be the first choice in development of prophylactic HIV vaccines.Induction of tolerance may be one of the strategies for HIV therapeutic vaccines because HIV disease can be regarded as autoimmune disease caused by HIV infection. 黄秀艳 曾耀英关键词:HIV 肠黏膜 艾滋病 TMB-8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胞内钙离子释放阻断剂8-(N,N-二乙胺)辛基-3,4,5-三甲氧基苯甲酸酯(TMB-8)对刀豆蛋白A(ConA)介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ConA作为T细胞活化、增殖的刺激剂,以不同浓度的TMB-8及与环孢菌素A(CsA)联合作用于该系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以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TMB-8在ConA刺激下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相关指数(PI);以碘化丙啶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ConA作用6h后,CD69+T细胞的比率为(74.88±1.88)%,TMB-8在终浓度10、20、40μmol/L下均抑制ConA介导的T细胞CD69表达(P<0.01),其中,40μmol/L的TMB-8为(52.55±1.54)%,达到最高抑制率。培养48h和72h,ConA刺激下的PI值分别为1.24±0.01和2.05±0.07,TMB-8从5μmol/L起均抑制ConA介导的淋巴细胞增殖(P<0.01),以40μmol/L的效果最为显著,PI值分别为1.01±0.01和1.10±0.01;10μmol/L的TMB-8与25μg/L的环孢菌素A(CsA)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培养48h的TMB-8从10μmol/L起即显著抑制S期(P<0.01)。结论:TMB-8可明显抑制ConA介导下的T细胞早期活化及增殖,并具T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作用。 叶雪仪 曾耀英 黄秀艳 王通 臧宁 周建国 林长乐关键词:T淋巴细胞 CD69 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