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伟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单纯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肝炎效果的系统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系统评价单纯血浆置换(PE)与PE联合胆红素吸附(PE+PBA)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PE与PBA+PE治疗重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594例患者,其中297例患者采用单纯PE治疗,297例患者采用PE+PBA联合治疗。PE与PE+PBA在对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影响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血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65,95%CI:-3.11~-0.19,P<0.05;SMD=-1.88,95%CI:-3.21~-0.54,P<0.05;SMD=-2.11,95%CI:-3.88~-0.34,P<0.05)。结论 PE与PE+PBA治疗均能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而PE+PBA治疗既能减少血浆的用量、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迅速清除血液中的胆红素、改善肝功能、阻断病情进展,治疗效果更好。
- 魏全华任伟尚保金姚洁韩杰任艳丽
- 关键词: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人工肝肝衰竭重症肝炎
- 老年患者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状况,分析老年患者输血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特征,以达到促进老年患者临床安全用血的目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某三甲医院8 787例住院患者输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患者组与非老年患者组各类型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老年患者组接受输血治疗后,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高于非老年患者组的发生率(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患者组循环超负荷的发生率为19.40%,输血相关性铁过载的发生率为22.39%,均高于非老年患者组的发生率(5.1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非老年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病史复杂、机体各器官功能自然衰退、临床输血需求以及部分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非老年患者高,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应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谨慎关注。
- 林泽宇任伟姚洁梁海燕高岩陈金美
- 关键词:输血老年
- 基于HIMSS EMRAM 7的临床用血信息化管理被引量:10
- 2019年
- 临床用血信息化管理对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HIMSS EMRAM 7标准的临床用血管理系统中输血申请、相容性检测、血液库存、输血反应、病历检查、统计功能模块的信息化流程再造,实现了用血全过程闭环管理以及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保证了输血安全。
- 姚洁任伟王欣姚远陈惠欣李嘉
- 关键词:临床用血信息化管理闭环
- 血小板输注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临床较大患儿的血小板输注基本与成人相同,但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与成人相比存在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差异,故小儿的血小板输注具有特殊性。为使患儿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小儿输注血小板的指征。
- 任伟李春华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小儿患者临床医生输注血小板未发育新生儿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备血与用血特点分析与探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术前备血方案,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神经外科2938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类型将神经外科手术分为肿瘤组、脊椎病变组、血管病变组、颅脑损伤组和脑积水组5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结果不同组别中,血管病变组、颅脑损伤组和肿瘤组患者的出血量较多,脑积水组的患者出血量最少;手术患者总输血率为32.2%,其中仅自体血回输率为22.9%,仅异体血回输率为3.9%,自体联合异体输血率为5.3%;不同组别患者输血率不同,血管病变组输血率最高,为65.1%,脊椎病变组的输血率最低,为6.6%;不同组别患者台均备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均输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中脊椎病变组的C/T值最高,为31.5,脑积水组C/T值最低,为1.6;脊椎病变组和肿瘤组的输血指数较低(≤0.3)。结论神经外科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用血情况不同,部分手术术前用血评估过高,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自身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备血及用血,适当降低不必要的备血量、提高血液预订和使用效率。
- 杨菲菲苑可欣任伟
-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输血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选定"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为主题,对活动前后该院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得2014年6-9月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1.7%)明显下降,减少了申请单空项等问题,同时改善了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方法。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提高输血科人员的工作热情、凝聚力,主观能动性。
- 梁海燕姚洁李春华任伟高岩
- 关键词:品管圈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
- 抗-Fyb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Duffy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之后第8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抗体是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的,多数为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天然抗体较少,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急性或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病的报道较少,本课题组发现1例输血后体内产生抗-Fyb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张书剑任伟姚洁高岩陈惠欣韩杰
- 关键词: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抗原抗体反应
- 缺陷式案例导入教学法在检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将缺陷式案例导入教学法引入检验实习教学,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方法 将2017年8月1日-2019年6月31日在某院检验科实习学生31人,分为对照组(n=15)和研究组(n=16)。研究组运用缺陷案例导入教学法,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习。实习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调查,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92.25±2.91)分,其中理论考核的基础理论(18.68±2.02)分、质量控制(13.46±1.98)分、案例分析(13.80±2.01)分;操作考核成绩(84.94±3.49)分,其中室内质控操作(17.57±2.06)分、生物安全操作(15.84±2.29)分,考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陷案例导入教学法可以提高检验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考试成绩,增加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姚洁任伟刘丽陈惠欣张蕴秀王培昌
- 关键词:教学
- 一边献血一边输血可以吗
- 2017年
- “医生,我是A型血,跟我儿子的一样,抽我的血给他吧。”影视剧中这样的片段有很多。临床上,亲人需要用血了,直系亲属往往也会第一时间挽起袖口,希望尽快挽救亲人的生命。可实际上,近亲之间这种盲目输血,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甚至是死亡。
- 任伟
- 关键词:输血献血直系亲属A型血影视剧亲人
- 1例老年患者反复输血抗-E抗体变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人类Rh血型系统主要有5种抗原,目前在临床输血中,主要对供受者进行D抗原检测与配型,较少对D抗原以外的抗原进行检测与配型[1]。有研究报道抗-E抗体引起抗体筛选阳性,造成临床疑难配血,从试验角度报道较多,但患者进行Rh血型分型鉴定后,同型输注后的抗体变化,从临床角度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老年患者反复输血结果变化,为临床输血提供参考。
- 姚洁任伟陈金美高岩任艳丽李春华
- 关键词:抗-E抗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