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新

作品数:123 被引量:1,188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经济管理
  • 46篇社会学
  • 37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社会
  • 17篇女性
  • 12篇性别
  • 9篇图像
  • 8篇劳动力
  • 7篇劳动关系
  • 7篇家庭
  • 6篇社会学
  • 6篇企业
  • 6篇劳动力市场
  • 6篇劳资
  • 6篇劳资关系
  • 5篇社会性
  • 5篇妇女
  • 4篇性别观念
  • 4篇社会性别
  • 4篇身份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歧视

机构

  • 115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人民政治...
  • 3篇全国妇联妇女...
  • 3篇中华女子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19篇佟新
  • 11篇英向华
  • 10篇刘爱玉
  • 4篇查红彬
  • 3篇周旅军
  • 2篇杭苏红
  • 2篇苏熠慧
  • 2篇龙彦
  • 2篇马冬玲
  • 2篇梁萌
  • 1篇张新梅
  • 1篇王俊
  • 1篇高笑楠
  • 1篇卢晖临
  • 1篇张李玺
  • 1篇张选伟
  • 1篇吴帆
  • 1篇李桂燕
  • 1篇金一虹
  • 1篇靳小怡

传媒

  • 15篇妇女研究论丛
  • 8篇北京观察
  • 7篇江苏社会科学
  • 5篇社会学研究
  • 5篇民主
  • 4篇山西师大学报...
  • 4篇中国工人
  • 4篇学海
  • 3篇浙江学刊
  • 3篇上海工会管理...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山东女子学院...
  • 2篇人民论坛
  • 2篇社会
  • 2篇开放时代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中华女子学院...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被引量:35
2001年
本文力图建立一个分析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城市妇女的职业发 展是 指城市妇女通过各种职业活动获得的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增长,即获取政治资源、经济 资 源和关系资源能力的增长。妇女的职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结构化的理论出发, 妇女自身的职业认同和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妇女受教育程度、市场结构、妇女在 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等结构性因素也作用于妇女的职业发展。
佟新濮亚新
关键词:城市妇女妇女能动性
我国政治精英晋升的性别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从性别视角出发,认为政治精英的地位获得是具有性别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与身份政治的变迁。本文使用2010年全国获得的1870位科级及以上政治精英的资料,以性别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两性晋升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两性政治精英晋升的共性方面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作用;差异性方面则是性别因素,女性政治精英地位的获得会更多地受惠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自身的性别平等观和平衡工作与家庭角色的能力。男性政治精英向更高层次晋升时亦受到性别观念和平衡工作和家庭角色能力的作用,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度弱于女性。我国在向上流动上依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性别身份依然作用于人们的向上流动,男性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便能进入政治精英成长之路;而女性既要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还要有赖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的性别平等观和平衡工作、家庭角色的能力。
佟新刘爱玉
关键词:政治精英性别比较
中国城镇学龄前儿童抚育政策的嵌入性变迁——兼论中国城镇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被引量:14
2019年
研究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儿童抚育政策的变迁,试图讨论这种变迁背后的理念变迁和知识竞争,并分析政策变迁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影响。研究发现,计划经济时代,学龄前儿童抚育政策直接受到国家劳动政策的影响,并借助教育政策,得以在城镇中实现了公共化的抚育理念,强调女性的劳动者角色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集体主义意识给予了"工作的母亲们"重要的物质与心理支持。尽管女性抚育角色具有了公共性,但"大家庭意识"依然以传统性别分工为基础。随着经济市场化转型,劳动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改变,儿童抚育责任回归家庭。未被挑战的性别分工与文化,加上流行育儿文化中对母职不可替代性的强调,凸显女性作为照料者的社会角色。在"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下,母亲个人发展与孩子未来发展的权衡关系中,天平向着孩子倾斜。总之,伴随着国家、单位体制与家庭性别角色分工的多元变化,儿童抚育中不同利益的知识、话语与意识形态相互竞争。女性的母亲角色成为社会稳定性的力量,被整合进社会治理的整体建设中,这导致了妇女解放知识的混乱与挣扎。
佟新陈玉佩
关键词:妇女解放知识竞争
基于神经网络的畸变三维点云分割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畸变点云分割方法,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能力,在原始空间点云的基础上,构建用于车载畸变点云分割的深度网络模型,包括:点云提升网络模块,提升空间规范化点云网络模块,编码预测网络模块,能够准确高...
英向华王睿彬佟新杨锦发赵赫石永杰
中外合资企业工会研究
1998年
本文认为:1.中外合资企业的产权结构变迁,使工人与企业利益重组,劳资主体明确化,劳资冲突出现。由此,工会组织出现明确的利益主体,工人自觉地要求工会加强组织结构及组织功能;同时工会在国家政策与法律的保障下进行积极的适应性转变。2.合资企业工会的力量与发展直接受到共产党的作用和原有制度结构的保障与限制。3.
佟新
关键词:工会主席企业工会工会干部工会组织劳资关系劳资冲突
承前启后:袁方的劳动社会学思想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回顾了中国社会学家袁方先生的学术人生。袁方作为第一代劳动社会学家陈达先生的学生和社会学恢复重建时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系主任,是劳动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继往开来者。首先,他一直倡导和坚守社会调查的学风,做了大量的劳工调查。1957年,袁方提出要对新中国的工人阶级进行调查。第二,着重研究中国工业化与职业流动。他指出中国工业化开端于抗战时期,它带来了职业流动和人口迁移。人们的职业伦理从"公道竞争"向"唯利是图竞争"转型。第三,1979年后,致力于重建劳动社会学,着眼于现实的就业问题和劳动用工制度。第四,以劳动模范的精神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中国劳动事业的学者和工作者。
佟新
关键词:劳动社会学
谈关怀伦理与女性气质的命名机制——如何突破话语的限制
<正>本文通过使用男女两性管理者的访谈资料,发现关怀伦理的社会价值,并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关怀伦理是如何被以女性气质的名义加以命名,而无法成为积极的管理经验的过程。由此分析和讨论如何突破传统的性别气质的两元分割,开创新型的...
佟新
文献传递
论死亡制度被引量:2
1999年
在资源有限和选择的多样性面前,一个社会的死因状况和死亡率水平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和个人选择的意义,因此个人和社会的诸种选择及其这种选择的规定性就构成了死亡制度。本文通过死因分析、死亡率分化分析,深入地讨论死亡率制度内在的规定性,并对未来的死亡制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
佟新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分析分化
重视民主党派女性人才成长
2014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9年,中共中央的14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将各民主党派明确定位为参政党,并于1993年将民主党派的地位写入宪法,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意识进一步增强。
佟新佟新
关键词: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参政党意识女性基本政治制度
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被引量:93
2000年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with 34 Chinese abused women in domestic violence,which is referred to husband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wife in the family,analyses the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of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of the unequal gender relation in China.The setup of men over women remains as profound reasons of unequal gender relation in China.The ess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is male realizing his ruling by controlling the body of female.The present gender inequality incorporate that women lack source of politic,culture and economic,and shaped the abused women reflexive constitution of the husbands abusing actions and their justification of the abusing actions which have encourage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violence.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unequal gender relation can be defined as a structural duality——the gender inequality embedded in the gender interaction of the daily life,meanwhile this kind of inequality is reproduced and continued by reflexive constitution done by the actor,especially,by the female actor.
佟新
关键词:性别关系妻子受害者家庭暴力暴力事件丈夫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