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六生

作品数:18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氧合
  • 11篇体外膜肺氧合
  • 11篇外膜
  • 11篇膜肺
  • 11篇肺氧合
  • 6篇休克
  • 5篇急性呼吸
  • 5篇成人
  • 4篇源性
  • 4篇综合征
  • 4篇窘迫综合征
  • 4篇救治
  • 4篇呼吸窘迫
  • 4篇呼吸窘迫综合...
  • 4篇急性呼吸窘迫
  • 4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严重脓毒症
  • 3篇预后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市人民医...
  • 4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侯六生
  • 10篇李斌飞
  • 7篇徐雪影
  • 6篇李建伟
  • 6篇赵湛元
  • 5篇蒋崇慧
  • 5篇郑伟华
  • 4篇吴桂深
  • 4篇赵双彪
  • 3篇叶红雨
  • 3篇梁宏开
  • 3篇姜海明
  • 2篇宁晔
  • 2篇谢钢
  • 2篇廖小卒
  • 2篇袁勇
  • 2篇李建伟
  • 2篇杨婷
  • 2篇李云
  • 2篇赵润梅

传媒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成人心源性休克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成人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及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采用动脉-静脉(A-V)模式进行ECMO治疗的成人心源性休克患者116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16例患者中,成功脱机79例(68.1%),其中56例脱机后康复出院,总救治成功率为48.3%,23例脱机后院内死亡;与ECMO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依次是:出血41例(35.3%)、肾功能不全38例(32.8%)、肺部感染34例(29.3%)、肝功能损害22例(19.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9例(16.4%)、肢体远端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各17例(14.7%)、脓毒血症14例(12.1%)、神经系统并发症6例(5.2%)、溶血3例(2.6%)。结论:对ECMO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应注重监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出凝血时间,各器官功能指标等,做到预见性护理,以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并发症做好相关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水平,尽可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桑宝珍蒋崇慧侯六生黄永贵李斌飞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源性休克
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 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广东省3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的302例VA-ECM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组201例,验证组101例。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ECMO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构建VAECMO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形式呈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有效性。结果 预测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最终模型包括了高血压(OR=3.694,95%CI 1.582-8.62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OR=9.661,95%CI 4.103-22.745)、钠离子(OR=1.048,95%CI 1.003-1.095)、血红蛋白(OR=0.987,95%CI 0.977-0.998)。建模组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29(95%CI 0.770-0.889),高于4个单独危险因素(AUC<0.800)、APACHE II评分[AUC=0.777(95%CI 0.714-0.840)]、SOFA评分的[AUC=0.721(95%CI 0.647-0.796)]。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CI 0.679-0.869),拟合优度检验结果χ2=4.629,P>0.05。结论构建的VA-ECMO患者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均较好,优于常用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评估重症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风险水平有重要意义。
戈悦李建伟梁宏开侯六生左六二陈珍卢剑海赵新梁静漪彭岚包静娜段佳欣刘俐毛可晴曾振华胡鸿彬陈仲清
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原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原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CMO救治的成人c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辅助前合并重型颅脑损伤、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根据患者是否脱机将其分为成功脱机组(n=31)与脱机失败组(n=23),通过组问单因素比较筛选出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54例ECMO患者的辅助时间为24.16(14.12,56.75)h,成功脱机31例,其中康复出院22例,脱机后死亡9例(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脱机失败组比较,辅助前心脏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高于脱机失败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乳酸水平低于脱机失败组[(8.64±3.17)mmol/L比(14.44±2.52)mmol/L,t=-7.235,P〈0.01];脱机成功组心脏骤停患者(n=10)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6.70±5.29)min比(35.64±5.89)min,t=-7.721,P〈0.01]、胸外按压到辅助开始时间[(29.40±5.19)min比(38.64±4.20)min,t=-4.502,P〈0.01]均小于脱机失败组心脏骤停者(n=11),ECMO辅助时间大于脱机失败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脱机失败者[0比17.4%(4/23),)(2=5.643,P〈0.05]。结论ECMO是目前救治成人CS的较有效手段,选择恰当的病例并尽早行ECMO是提高总体救治率的决定性因素,而患者的心功能及其心肌的可逆性是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影响脱机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脱机成功率。
侯六生谢钢李建伟蒋崇慧袁勇李斌飞姜海明宁晔吴桂深郑伟华赵双彪
关键词:休克心原性体外膜肺氧合
深静脉置管术在腹腔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2013年
目的研究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两种置管术在抢救急性腹腔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急诊腹腔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2组穿刺成功率、插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穿刺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插管完成速度快,误穿动脉率、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效果好。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够很好进行腹腔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治疗,优点多,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陈伟雄阮嘉后侯六生林孝光庞东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术腹腔大出血
急诊科胸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索急诊科胸痛患者的病因学构成,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对胸痛的诊断价值,规范诊治流程,以期提高对胸痛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1月30日因胸痛及胸痛等同症状至中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使用统一表格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方式,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到达医院急诊时间,心电图、心肌生化标志物等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急诊的诊治情况,确定诊断和去向及就诊30d的临床转归情况,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诊胸痛的病因构成复杂,本研究的急诊胸痛患者中,病因为心源性者485例,占比63.65%,非心源性277例,占比36.35%;在年龄结构上,非心源性胸痛组〉45岁比例高,〉60岁比例低,两组平均年龄、性别、心血管易患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hs-CRP比较发现心源性胸痛组(7.14±18.04)高与非心源性胸痛组(4.50±1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置急诊胸痛患者应按流程快速筛选急危重症,并予以及时、有效处理。hs-CRP可以辅助急性胸痛患者心源性疾病的诊断。
郑伟华蓝先旗赵润梅侯六生张洁
关键词:急诊胸痛病因学诊治流程高敏C反应蛋白
影响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成人心源性休克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在成人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shock,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无效而行ECMO辅助的C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晚期恶性肿瘤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排除在外,据出院时的预后将其分为康复出院组与院内死亡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辅助时间(41.56±43.07)h,31例成功脱机,22例康复出院,与预后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ECMO前血乳酸水平、ECMO前心脏射血分数、弥漫f生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P〈0.05)。结论ECMO患者心功能的可逆性及其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尽早识别及防治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侯六生谢钢蒋崇慧袁勇李斌飞郑伟华宁晔赵双彪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源性休克预后
体外膜肺氧合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STAAD)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救治经验,探讨ECMO在救治中的疗效及价值。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机械通气效果欠佳,行ECMO救治的STAAD术后并发ARDS的病例。入选病例均使用Medtronic公司的Cameda肝素涂抹套装管路,选择经皮穿刺股-颈内静脉置管、V-V ECMO模式转流。收集辅助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结果,辅助并发症以及临床预后等数据。共96例STAAD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并发ARDS行V-V ECMO辅助6例,均为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年龄(47.5±7.1)岁,体质量指数(30.2±1.5)kg/m^(2),ECMO前动脉血气氧合指数(45.0±2.2)mmHg(1 mmHg=0.133 kPa),手术至ECMO辅助(4.5±2.7)天,ECMO建立10~15 min,辅助(120.2±31.2)h,ECMO运行后出现休克3例,成功脱机6例,康复出院5例。ECMO辅助前后混合静脉血气(酸碱度、混合静脉氧分压、混合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桡动脉血气(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氧代谢指标(氧输送、氧耗指数、氧摄取率),机械通气参数(供氧浓度、呼气末正压、平台压、驱动压),血乳酸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心指数)以及血管活性药物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O能纠正STAAD术后并发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肺部原发病的有效诊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侯六生梁宏开李建伟姜海明李斌飞叶红雨赵湛元蔡丽碧程周廖小卒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氧合呼气末正压氧输送动脉血氧饱和度
重症监护室血源性危重脓毒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提高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救治水平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病例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及病原菌分布等,按出院时的结局将其分为院内死亡组和康复出院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 638例,血源性危重脓毒症870例,年龄(48±12)岁,男560例,康复出院558例,Logistic回归方程提示APACHEⅡ评分、年龄、降钙素原、血乳酸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年龄、降钙素原、血乳酸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
赵湛元侯六生杨婷徐雪影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集束化保护策略对脑死亡供体肺的效果
2019年
目的分析脑死亡供体肺集束化保护策略对供肺维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重症监护室病房内自发性脑出血、特重型颅脑外伤、溺水或外伤所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的脑死亡患者98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采用肺集束化保护策略的患者为观察组;常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传统呼吸支持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分析比较组间肺功能相关指标等来综合评估肺集束化保护策略的疗效。结果肺集束化保护观察组治疗后第6天的HR、Murray评分和12、24、48 h的PaO2/FiO2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符合肺供体标准人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5例供体肺在我院开展移植,接受肺移植者术后存活情况良好。结论脑死亡供体肺集束化保护策略能够有效保护供体肺器官并提高供体肺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赵湛元梁宏开侯六生
关键词:脑死亡供体肺疗效
ECMO成功救治2018年广东省首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被引量:5
2018年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易诱发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患者因而死于持续低氧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可为重症H7N9的救治赢得时间。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了广东省2018年首例重症H7N9患者,该患者因H7N9诱发重症ARDS,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纠正低氧血症,在ECMO辅助下肺部情况逐步改善,辅助13d后成功脱离ECMO,55d后转入普通病房,102d后康复出院,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良好。本文详细介重症H7N9的诊治经过,为今后重症H7N9的救治提供经验。
李建伟姜海明李斌飞梁宏开吴桂深徐雪影侯六生陈妙莲阮宗发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