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东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甲基对硫磷水...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MPH
  • 1篇多聚磷酸盐
  • 1篇修饰
  • 1篇有机磷水解酶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乳糖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表面活性...
  • 1篇生物除磷
  • 1篇生物分子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糖脂
  • 1篇强化生物除磷
  • 1篇稳定性
  • 1篇磷酸盐
  • 1篇聚磷
  • 1篇聚磷酸盐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崔中利
  • 6篇刘卫东
  • 4篇曹慧
  • 3篇李顺鹏
  • 2篇赵晓丽
  • 2篇林恒
  • 1篇刘娟
  • 1篇齐耀程
  • 1篇徐玮
  • 1篇高雅英
  • 1篇赵其国
  • 1篇孙亮亮
  • 1篇吴旭平
  • 1篇骆永明
  • 1篇李波

传媒

  • 3篇土壤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效除磷工程菌Pseudomonas putida GM6-PPK1的构建及其除磷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ppk1基因编码的多聚磷酸盐激酶主要负责多聚磷酸盐的合成,其表达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聚磷菌的聚P能力的强弱。Pseudomonas putida GM6是从EBPR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具有聚P能力的菌株,该菌株含有两个编码多聚磷酸盐激酶的基因(ppk1和ppk2)。通过PCR从高效聚磷菌株总DNA中扩增得到了ppk1及其启动子,并定向克隆到pBBRMCS-5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MEPE-PPK,在辅助质粒pRK2013的帮助下,通过三亲接合将pMEPE-PPK转移到原始菌株GM6中,获得的工程菌P.putidaGM6-PPK1。GM6-PPK1除P能力较原始菌株GM6和对照菌株GM6-P5提高了54%,生长能力较原始菌株也有一定增强。通过模拟EBPR工艺,发现GM6-PPK1在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条件下强化表达不但提高了菌体好氧段的吸P能力,而且厌氧段P的释放和PHA的合成较之原始菌株也有显著增加。
李波刘卫东刘娟赵晓丽高雅英曹慧崔中利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多聚磷酸盐基因工程菌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参与催化相关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是一种新的有机磷水解酶。将完整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构建入pUC19载体,使得mpd基因以自身的启动子在EscherichiacoliDH5α中表达并得到了纯化。金属螯合实验发现MPH的活性不受金属螯合剂1,10菲啉的影响;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其金属含量显示MPH是金属酶,1mol酶中结合了2mol的Zn2+。为确定参与MPH催化活性的必需氨基酸,用化学修饰剂碳化二亚胺、二乙基焦磷酸酯、磷酸吡哆醛和丁二酮处理MPH,然后检测其残余酶活力,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与酶的催化活性无关;而二乙基焦磷酸酯对组氨酸侧链的化学修饰引起酶活性的大幅度的下降,其对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9.6h-1,说明组氨酸是酶活力所必需的基团。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酶的结构及对酶进行分子改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吴旭平刘卫东曹慧李顺鹏崔中利
关键词: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化学修饰必需氨基酸
邻单胞菌M6中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的纯化及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热变性、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ex-A50阴离子交换层析和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等一系列步骤从有机磷农药降解菌Plesiomonas sp.M6中获得了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ethyl parathion hydrolase,MPH,EC3.1.8.3)的电泳纯。酶谱显示和SDS-PAGE电泳表明纯化的酶只有一条条带,其分子量约为33kD。该酶热稳定性比较高,55℃、15min处理后酶活保持稳定,最适反应pH为9.0,景适反应温度在10℃左右。动力学分析表明其对甲基对硫磷的米氏常数(Km)为2.14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4.08μmol/L.min,转换数(kcat)为2863s^-1。
徐玮林恒刘卫东李顺鹏崔中利
关键词:纯化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产物特性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从加油站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经鉴定为气生单孢菌(Aeromonas sp.)。并对其发酵液表面活性剂性能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最佳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可由70.2 mN/m 降至28.9 mN/m,对温度、pH、矿化度有较好的稳定性,维持85 %以上油水乳化液稳定时间达到350 h。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表面活性剂产生最适C源为2 %甘油,以硝酸盐和铵盐作为N源对表面活性剂产生无影响。对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提纯,经TLC分析初步确定该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化合物。
崔中利刘卫东齐耀程孙亮亮陈兵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稳定性发酵条件糖脂
重组有机磷水解酶MPH的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有机磷水解酶在去除有机磷农药残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实现了有机磷水解酶(MPH)的重组诱导表达之后,为了实现工业化生产MPH,考察了以乳糖为诱导剂,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温度、乳糖浓度及诱导时间等对产酶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发酵条件,L9(34)正交实验进一步确定了最佳的碳源、氮源及乳糖浓度。在此基础上利用7L自控发酵罐进行了发酵过程研究,经12h培养,得到菌体12.65g(DCW)/L,MPH表达量为14.56%,酶活18.69I U/mL。
林恒赵晓丽刘卫东曹慧李顺鹏崔中利
关键词:甲基对硫磷水解酶乳糖正交实验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5年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高表面活性的生物分子,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的毒性较低,且可生物降解。因此,其在工业生产上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人们关于其合成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但是,由于其是次生代谢产物,传统方法主要是进行高效菌株的筛选,以及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其产量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酶学等方面的方法被人们运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过程的研究,人们了解了催化生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各种关键酶、调控基因的操纵元结构、合成中底物变化的过程等,从而对其生物合成的过程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崔中利刘卫东曹慧骆永明赵其国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合成基因生物分子生态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