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燕

作品数:69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3篇标准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2篇饲料
  • 17篇大菱鲆
  • 14篇中华鳖
  • 7篇代谢
  • 7篇养殖
  • 7篇摄食
  • 7篇水产
  • 6篇体成分
  • 5篇糖代谢
  • 5篇泥鳅
  • 5篇配合饲料
  • 4篇蛋白源
  • 4篇毒性
  • 4篇营养
  • 4篇鱼粉
  • 4篇肉粉
  • 4篇水产饲料
  • 4篇饲料利用
  • 4篇罗非鱼
  • 4篇鸡肉

机构

  • 59篇河北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英惠尔生...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黄骅市水产局
  • 2篇河北省水产技...
  • 2篇河北省海洋与...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北京奶牛中心
  • 1篇唐山市水产技...
  • 1篇赢创德固赛(...

作者

  • 69篇刘海燕
  • 35篇杨振才
  • 11篇薛敏
  • 9篇张红娟
  • 9篇吴秀峰
  • 8篇张瑞玲
  • 5篇郑银桦
  • 4篇郭利亚
  • 4篇李新蕊
  • 4篇张旭涛
  • 2篇宇文志刚
  • 2篇李玉娟
  • 2篇王凤敏
  • 2篇贠彪
  • 2篇牛思佳
  • 2篇秦玉昌
  • 2篇李丹
  • 2篇倪红军
  • 2篇张伟
  • 2篇王嘉

传媒

  • 6篇水生生物学报
  • 5篇饲料工业
  • 4篇河北渔业
  • 3篇饲料研究
  • 3篇水产科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2017年中...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中三聚氰胺对花鲈生长、生理机能及组织残留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研究以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通过在花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进行56d的花鲈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三聚氰胺对花鲈的生长性能、生理机能、组织残留及肾脏组织学的影响。实验设计为5个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500、2000、5000及10000 mg/kg)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花鲈[初始体重(30.6±0.1)g]在半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定期检测水质。实验结果表明:56d实验期内5个处理组花鲈的三聚氰胺日摄入量分别为0、8.26、32.38、80.34及148.83 mg/kg.w/d。三聚氰胺显著影响了花鲈的摄食与生长(P<0.05),最高剂量组(10000 mg/kg)花鲈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0、500及2000 mg/kg处理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聚氰胺对花鲈的饲料系数及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结束时,各处理组全鱼的水分、粗灰分及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升高,花鲈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逐渐升高,5000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花鲈的肝脏和肌肉中均检测到了三聚氰胺的残留,在三聚氰胺日摄入量为148.83 mg/kg.w/d时,肝脏三聚氰胺残留量达到57.9 mg/kg,肌肉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在三聚氰胺日摄入量80.34 mg/kg.w/d和148.83 mg/kg.w/d处理组分别为47.63 mg/kg和73.17 mg/kg。5000和10000 mg/kg饲料组花鲈的肾脏受到严重损伤,但没有发现结晶样物质存在。三聚氰胺对花鲈56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为8.26 mg/kg.w/d。
刘海燕郑银桦秦玉昌薛敏吴秀峰食彪郭利亚
关键词:三聚氰胺
水生龟鳖类糖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水生龟鳖类是一种以摄食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为主的爬行动物,对糖的利用能力不高。本文综述了水生龟鳖类对糖的利用能力、糖代谢模式及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哺乳动物和鱼类的糖代谢机制比较其中的联系与区别,提出水生龟鳖类糖代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海燕杨振才
美国“第三党”及其政治功能
美国的政党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美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但是,绝大多数研究美国政党制度的专家和学者,更多关注的是美国传统的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其实,在美国政治舞台上,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还有“第三...
刘海燕
关键词:政党制度政治功能
文献传递
配合饲料投喂水平对泥鳅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为制定泥鳅苗种培育期间配合饲料的适宜投喂量,本文研究了其仔鱼期间不同投喂水平对泥鳅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实验选取出膜60 小时(平均全长为4.656±0.264mm)的台湾鳗鳅仔鱼7500 尾,按投喂量分成5组(A、B、...
李新蕊李默雷杨振才刘海燕
食物中毒菌毒素广谱抗体制备及快速筛检技术研究
赵宝华刘海燕王金峰刘晶芝田莉瑛裴艳涛王永鑫于师宇柳增善孟宪梅
该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分别克隆大肠杆菌O157:H7Vero毒素的SLT-I基因和SLT-II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亚单位基因和B亚单位基因以及肉毒梭菌神经毒素的C片段基因,经柔性Linker串联融合,构建原核表...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工程方法
饲料中复方中草药对大菱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茯苓(Poria cocos Wolf.)、熟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ill.)、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和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9种中草药合煎而成]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innaeus)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组成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以水煎剂的形式分别添加0、1%、2%和4%的复方中草药配制4种试验饲料(对照组、1%组、2%组、4%组),大菱鲆幼鱼[(22.01±0.01)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5尾鱼,饱食投喂40d。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对大菱鲆的摄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大菱鲆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1%的复方中草药显著提高了大菱鲆的肥满度和脾指数(P<0.05),但复方中草药对大菱鲆的脏体比、肝体比和体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血浆补体C3和溶菌酶的水平(P<0.05),而对血浆免疫球蛋白M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表明,复方中草药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在大菱鲆饲料中的推荐添加剂量为1%。
高学政张配瑜史雪莹贲玲芝郭晴晴刘海燕
关键词:复方中草药大菱鲆饲料利用体组成非特异性免疫
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2011年
采用浸泡和口服2种致毒方式,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进行脲醛聚合物的急性毒性研究。浸泡实验采用的实验鱼初始体质量3.6g左右;口服实验采用的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55.00±0.05)g,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醛聚合物进行21d的摄食养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泡致毒方式下,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24h的半致死浓度LC50=2414.2mg/L,LC5095%可信限为2254.1~2585.7mg/L;在21d口服实验中,饲料中添加5000和10000mg/kg脲醛聚合物显著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摄食率、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对存活率及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10000mg/kg脲醛聚合物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及5000mg/kg组,血清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21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为13.2mg/(kg·w·d)。
王嘉薛敏刘海燕吴秀峰郑银桦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水产饲料安全性评价.残留和蓄积试验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饲料安全性评价残留和蓄积试验规程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动物使用的配合饲料、单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不包括饲料药物添加剂。
刘海燕薛敏吴秀峰郑银桦
关键词:水产业动物饲料
文献传递
低蛋白饲料添加肉毒碱养殖中华鳖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试验设计了 3种鳖用饲料 ,蛋白水平分别为 :2 8%、32 %、36 % ,每蛋白水平又分别添加 0 0 3%、0 0 6 %、0 0 9%的肉毒碱 ,以蛋白含量为 4 0 %的商品饲料作对照。实验证实 ,饲料蛋白水平和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的特定生长率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各实验饲料组同对照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肉毒碱添加量同饲料蛋白水平间交互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F4,62 =1 96 8,p =0 111) ,但在低蛋白水平 (2 8% )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当肉毒碱添加量为 0 0 3%时 ,幼鳖的特定生长效率最大 ,随肉毒碱添加量的增加幼鳖的生长效率显著降低 ;而在较高蛋白水平 (>32 % ) ,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生长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但随肉毒碱添加量的增加 ,幼鳖的特定生长效率有增高的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 ,添加适量肉毒碱 ,鳖用饲料蛋白水平可降至 30 %左右。
高永利郝玉江杨振才杜立强刘海燕贾艳菊
关键词:中华鳖饲料肉毒碱幼鳖
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对大菱鲆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以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w/w)为脂肪源,粗蛋白水平为45%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生长性能、体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39&#177;0.2)g的大菱鲆幼鱼2040尾,随机...
张红娟赵文清张瑞玲刘海燕杨振才
关键词:大菱鲆饲料脂肪水平抗氧化性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