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雅君

作品数:21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肺栓塞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血栓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静脉
  • 3篇急性肺栓塞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心电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造影

机构

  • 16篇哈尔滨市第一...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1篇刘雅君
  • 12篇魏林
  • 11篇王乐民
  • 5篇艾银红
  • 5篇李晓光
  • 5篇孙政育
  • 4篇李晓光
  • 3篇郝刚
  • 3篇杨林
  • 2篇李波
  • 2篇谷震
  • 2篇李呼伦
  • 2篇孙玉清
  • 2篇孟繁超
  • 2篇田野
  • 2篇支继新
  • 2篇吴晓羽
  • 2篇王新民
  • 2篇郭颖
  • 2篇钟照华

传媒

  • 9篇哈尔滨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肺动脉栓塞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变化.方法 实验模拟自然发生的血栓流入肺循环的过程,采用家兔自体血栓注入右心房的方法建立肺动脉栓塞(PE)的动物实验模型.用控制血栓注入的数量和速度的方式,分别模拟出临床急性肺心病型和猝死型,并观察了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结果 栓塞血栓的数量、速度决定(PE)的临床类型;内皮素在兔肺动脉栓塞后8小时明显增加(P<0.05),一氧化氮在兔肺动脉栓塞后2小时、4小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表明其参与了PE的病理生理过程.
李晓光刘雅君王东民艾银红
关键词:血浆内皮素急性肺动脉栓塞血栓一氧化氨一氧化氮浓度
快速排除输液管中多量气体技巧
2002年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高价药品在监床应用增多,单位体积液体剩余量的人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输液排气或更换药液时,做到节约药液,减少浪费。如何快速排除输液管中大量气体,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是近年来临床护理人员一直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现将我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的技巧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 在值班或抢救危重病人时,经常遇到更换药液不及时,造成茂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中有5cm或更长一段气体。
李波郭颖刘雅君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排气
急性肺栓塞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1
2001年
目的 用自体血栓模拟自然发生的静脉血栓流入肺动脉 ,制备不同类型的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导管方法将家兔自体血栓注入右心房导致急性肺栓塞的发生。通过控制注入血栓的数量、性状和速度 ,分别模拟出临床猝死型、急性肺心病型和肺梗塞型肺栓塞 ,同时观察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消长变化。结果  2 3只家兔中呈显性临床表现 19只 ,其中急性肺心病型11只 ,肺梗塞型 3只 ,猝死 3只 ,其他原因死亡 2只 ;非显性临床表现 4只。急性肺栓塞后ET、NO浓度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注入血栓的数量、形状和速度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类型 ;血栓的性状与能否发生肺栓塞有关。血浆ET、NO参与了肺栓塞的病理生理过程。
李晓光刘雅君王乐民魏林
关键词:肺栓塞一氧化氮疾病模型
手部动脉造影的简易方法
2003年
孙政育魏林刘雅君张慕骞
关键词:造影方法三通开关非离子型对比剂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1999年
射频消融(RFCA)是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新技术,目前在我国治疗病人已逾万例。作为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及根治手段已获公认。其主要方法是采用低能量的射频电流产生热能,经导管消蚀心脏异常传导通路以达到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由于射频消融术具有安全性好,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顽固性室上速的安全可靠的重要方法。笔者仅对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作以探讨。
邓丽华刘雅君张风英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护理心律失常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类型与治疗对策的选择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对发生的肺栓塞(PE)做了临床分类,并评价不同类型所采用的不同治疗对策。方法:1995年12月~2000年7月入院的PE患者37例。对31例急性PE采用静脉溶栓或导管介入治疗。结果:急性PE37例初诊总误诊率为61.1%,总死亡率为27.0%;术后发生PE9例的初诊误诊率为100%,死亡率为66.7%;急性PE的静脉溶栓有效率为77.7%。介入治疗可使急性广泛型PE迅速摆脱临床症状。结论:1.PE的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特别是术后发生的PE易引发临床纠纷。提高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医生的当务之急。2.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PE的有效手段之一。3.危重急性PE的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
王乐民魏林杨林刘雅君李晓光支继新艾银红郭晓红钟丽华郝刚王新民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介入治疗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纤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观察择期腹部手术前后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0钢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前24小时,术后2小时及术后72小时采集前臂肘静脉血,定量测定其血浆t-PA、PAI-l水平。结果:术后2小时血浆t-PA水平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术后72小时血浆t-PA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2小时血浆PAI—1水平较术前略增高(P>0.05),术后72小时血浆t—PA水平进一步有所增高,但与术前比较仍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的比值PAI—1/t—PA术后2小时与术前比较,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72小时PAI-l/t-PA较术前增高,且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择期外科手术后早期2小时机体纤溶活性增高,随后纤溶活性明显下降,术后72小时机体处于低纤溶状态。易发生溶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我们推荐在择期腹部术后72小时左右使用抗凝药物。
郝刚孙明艳艾银红魏林刘雅君王乐民李家增
关键词:手术前纤溶活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误诊率和死亡率高的原因与介入治疗的有效性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PE)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肺动脉造影及临床综合手段,诊断了9例术后发生急性PE。结果:9例患者初诊全部误诊,其中6例死亡(67%);介入治疗使致死性急性PE迅速摆脱临床症状。结论:术后发生的急性PE误诊率高,死亡率高,应提高医师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术后溶栓药物受限时,应考虑介入治疗。
王乐民魏林杨林刘雅君孙政育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误诊率死亡率介入治疗
手术后急性重症肺栓塞的导丝碎栓治疗
2003年
王乐民魏林刘雅君李晓光孙政育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动态心电图监测
1993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心电监测是CCU监测的主要疾病,AMI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是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是早期死亡、骤死的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李桂君刘雅君赵昕白晶
关键词:心肌梗塞老年人动态心电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