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庭启

作品数:11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水稻
  • 4篇秧苗
  • 3篇抛秧
  • 3篇免耕
  • 3篇钾肥
  • 2篇氮肥
  • 2篇秧龄
  • 2篇移栽
  • 2篇育秧
  • 2篇育秧方式
  • 2篇机插
  • 2篇机械化
  • 2篇机械化移栽
  • 2篇钾肥用量
  • 2篇发根
  • 2篇发根力
  • 2篇不同种植方式
  • 1篇氮肥运筹
  • 1篇倒伏
  • 1篇稻根

机构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乐山市农业局
  • 1篇四川省农业技...
  • 1篇双流县科技局
  • 1篇甘孜州农科所
  • 1篇绵阳市农业科...

作者

  • 11篇卢庭启
  • 10篇杨文钰
  • 10篇任万军
  • 6篇姚雄
  • 4篇肖启银
  • 3篇杨波
  • 3篇赵中操
  • 1篇刘代银
  • 1篇胡剑锋
  • 1篇王丽
  • 1篇伍菊仙
  • 1篇吴锦秀
  • 1篇彭虎
  • 1篇蓝平
  • 1篇龚芸

传媒

  • 3篇杂交水稻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的适宜秧龄与品种鉴选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以8个高产杂交中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秧龄和品种对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5 d秧龄处理的秧苗素质、秧块状态和栽插质量较高,8个品种能获得8.23 t/hm2的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55和35 d秧龄处理;供试品种中,Ⅱ优498较适宜大苗机插,45 d秧龄条件下可获得9.52 t/hm2的高产,其次为川香9838,早熟组合中优448的产量较低。
姚雄任万军胡剑锋卢庭启杨文钰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移栽秧龄
免耕留茬抛秧栽培模式对水稻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以穗型差异较大的3个杂交稻组合富优I号、D优527、冈优88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的衰老特性及机制。结果表明,免耕留茬抛秧提高了水稻抽穗后叶片的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叶片的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生育后期(抽穗21d后)叶片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3种酶协同作用,降低了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MDA(丙二醛)含量,从而延缓了植株衰老。
肖启银任万军杨文钰卢庭启刘代银
关键词:水稻衰老免耕抛秧栽培模式
氮肥与多效唑配合对稻麦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2
2009年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秧苗素质和产量,弹簧秤法测定秧块盘结力,参照GB/T 6243-2003评价栽插质量等,研究了氮肥与多效唑配合对稻麦两熟区机插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并评价其栽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在机插秧苗的超秧龄特别是严重超秧龄阶段,秧苗素质迅速变劣,表现为株高急剧增加,百株干重和根系活力迅速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呈线性上升。一叶一心期追施适宜的氮肥并配以二次化控措施,可使超秧龄机插秧苗保持较好的移栽状态和栽插质量,保证其高产。在一叶一心期追施氮肥N 6 g/m2并配以100 mg/L多效唑浸种,并在二叶一心期喷施250 mg/L多效唑能保持相对较好的秧苗素质;关键栽插质量指标—漏插率可降低至8.5%,并能获得9.95 t/hm2的较高产量。
姚雄任万军蓝平卢庭启杨文钰
关键词:水稻稻麦两熟区机械化移栽秧苗生长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以"富优1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和氮肥配比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干物质积累、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日产干物重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大;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茎鞘和穗中的分配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干物质在叶片中的分配率以10∶0∶0和7∶3∶0的氮肥配比处理较7∶0∶3和4∶3∶3处理高,在穗中的分配率则是后两者较前两者高。
任万军伍菊仙卢庭启吴锦秀杨文钰彭虎
关键词:氮肥运筹干物质免耕抛秧
四川盆地油(麦)茬机插稻的品种适应性研究
以12个中籼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分析了机插条件下,不同中籼杂交水稻品种的秧苗生长、栽插质量、栽后恢复、齐穗期群体结构、籽粒生长,以及产量与品质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对两年调查所得的12个不同中籼杂交稻品种的...
卢庭启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长秧龄四川盆地秧苗素质
不同育秧方式下水稻秧苗内源激素特征及其与植株发根力的关系被引量:7
2009年
以杂交稻组合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设置湿润育秧、旱育秧和塑盘水育3种育秧方式,分别测定了秧苗根系和发根节内源激素特性,分析了内源激素与秧苗发根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旱育秧的发根力强于湿润育秧和塑盘水育秧;冈优22在3种育秧方式下的发根能力均最强,Ⅱ优162在旱育秧方式下发根力强于K优047,但在湿润育秧和塑盘育秧方式下弱于K优047;旱育秧根系和发根节的ABA含量低于湿润育秧和塑盘水育秧,GA含量则最高;根系ABA含量与总根长呈显著负相关,GA含量与总根长、根重和根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任万军王丽卢庭启赵中操姚雄杨文钰
关键词:内源激素发根力育秧方式
杂交中籼稻稻米RVA的基因型差异及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2012年
以12个杂交中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籽粒充实性状和RVA特征值的差异及RVA特征值与籽粒充实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杂交中籼稻组合间的籽粒充实性状和RVA特征值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所有参试组合的RVA特征值与籽粒充实性状间不存在简单的直线相关。经过动态聚类分析将供试组合分成3类,不同类别杂交稻组合的RVA特征值与籽粒充实性状间的相关性不同。最终粘度、最低粘度越小的类别,最终粘度、最低粘度与籽粒充实度相关越显著;最高沾度越大的类别,最高粘度与籽粒充实指数相关越显著;消减值的绝对值越大的类别,随消减值绝对值的增大,籽粒充实指数显著减小。
卢庭启赵中操姚雄任万军杨文钰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
免耕抛秧水稻根倒伏特性及钾肥调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D优5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根倒伏特性及钾肥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常规翻耕插秧根倒伏系数为2.72~5.82,免耕高桩抛秧根倒伏系数为2.54~5.68,免耕抛秧和常规翻耕抛秧根倒伏系数分别为2.32~5.39和2.42~5.15,表明抛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植株抗根倒伏能力。施用钾肥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增加茎秆充实度,改善茎秆质量,进而提高水稻抗根倒伏能力。
杨波杨文钰任万军阎洪肖启银卢庭启姚雄
关键词:水稻免耕抛秧钾肥
水稻秧苗发根力与一些碳氮营养生理特性的关系被引量:18
2011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秧苗发根力与一些碳氮生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秧苗根、茎、叶的氮质量分数与新发根数呈显著正相关,氮积累量与单株根长、根数和根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秧苗发根力各性状呈大小不等的负相关关系,叶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则与其呈正相关;根系淀粉酶活性与单株根长、根质量和根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鞘中的淀粉酶活性与发根节和根系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TP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根系ATP酶活性与根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840 7,达到极显著水平;旱育秧苗植株的氮质量分数和叶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高,植株淀粉酶和ATP酶活性强,为较强的秧苗发根力奠定了生理基础.
任万军卢庭启赵中操杨文钰
关键词:水稻发根力碳氮营养育秧方式
不同种植方式下钾肥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以D优5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施钾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翻耕插秧利用穗粒数的优势实现最高产量10.71 t/hm2,比常规翻耕抛秧、免耕抛秧和免耕高桩抛秧分别高3.62%,1.58%和1.88%,其中常规翻耕插秧与常规翻耕抛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和钾素积累总量增加,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和钾素收获指数下降,农学钾素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
杨波任万军杨文钰卢庭启肖启银
关键词:水稻钾肥用量钾素利用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