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必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雷公藤多苷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介绍雷公藤多苷的药理学机理和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 ,综述雷公藤多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 :雷公藤多苷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免疫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结论 :雷公藤多苷是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依赖于对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 吕必华张玲蒋巧俐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药理研究
- 姜赤凝胶剂的抗炎与镇痛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姜赤凝胶剂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观察3种剂量姜赤凝胶剂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3种剂量姜赤凝胶剂的镇痛作用。结果姜赤凝胶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姜赤凝胶剂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没有抑制作用;姜赤凝胶剂给药2 h后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结论姜赤凝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 孙曼春方世平王智勇罗国庆吕必华肖从新
- 关键词:抗炎作用镇痛作用
- 姜黄素抑制HepG2细胞HDAC1活性及促进P21^(WAF1/CIP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HepG2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的作用及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探讨Cur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用Cur在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mol.L-1)和不同时间(4,8,16,24,48 h)点处理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和mRNA,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HDAC1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P21WAF1/CI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ur对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25μmol.L-1。IC50浓度作用4 h,HDAC1表达开始降低,降低作用呈时间依赖性;12.5μmol.L-1,24 h可引起HDAC1水平降低,但在50~100μmol.L-1时HDAC1的降低未见明显差别。Cur作用8 h时可见到P21WAF1/CIP1蛋白和mRNA均增加;作用效应呈明显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Cur明显抑制HDAC1活性和表达,促进P21WAF1/CIP1蛋白和mRNA水平升高。抑制HDAC1活性和促进P21WAF1/CIP1增加可能是Cur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 吕必华张玲朱长才刘静
- 关键词:姜黄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EPG2细胞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GC-2 spd细胞Fas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GC-2 spd细胞FasL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GC-2spd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50、100、200μmol/L DEHP的培养液培养24 h。分别用q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GC-2 spd细胞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00、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溶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EHP染毒浓度的升高,GC-2 spd细胞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DEHP可能通过增强生精细胞FasL mRNA及蛋白表达,激活Fas/FasL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生精细胞凋亡。
- 王婧石玉琴吕必华张培培冯煜梁王亚付国庆常薇张志兵江高峰
-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FAS
- COX-2抑制剂NS-398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蛋白Bcl-2和Caspase 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在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和半胱氨酸酶3(Caspase3)活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NS-398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NS-398(0、100、200、300、400μmol/L)作用HepG2细胞24h后,对照组未见凋亡峰,各试验组(100、200、300、400μmol/L)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其凋亡率分别为(10.51±1.04)%、(27.79±2.40)%、(45.72±3.32)%、(60.22±2.03)%,呈明显剂量依赖性(P<0.01),不同浓度NS-398处理后Bcl-2表达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随着NS-398处理浓度的增加,表达活性Caspase3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7±0.22)%、(9.53±0.15)%、(21.28±0.43)%、(39.63±0.8)%、(63.40±0.69)%,呈明显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能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活化Caspase3,从而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COX-2抑制也许可作为新的肝癌的治疗方法。
- 吕必华张玲刘静
- 关键词:环氧化酶2CASPASE3
- 菖郁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伴有抑郁负性情绪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3例伴有抑郁症的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1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和恩替卡韦治疗,和观察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菖郁逍遥散中药煎服治疗,观察8w。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的负性情绪量表(N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负性情绪,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法评价中医证候积分,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A评分为(10.3±2.5),HAMD评分为(8.1±1.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2±3.1)和(10.6±1.7),P<0.05】;精神抑郁、面色暗黄、脘腹痞胀和粪便稀溏积分分别为(2.9±0.8)、(3.4±0.9)、(2.7±0.8)和(2.8±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0.5)、(3.9±0.6)、(3.5±0.6)和(3.6±0.7),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的社会活动、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活力和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56.3±11.4)、(57.4±12.5)、(52.6±12.3)、(56.8±13.1)、(59.1±9.5)、(55.5±13.6)、(55.4±13.1)和(58.6±1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1.5±12.3)、(53.6±12.8)、(60.9±11.7)、(50.4±13.9)、(52.8±10.4)、(51.5±13.2)、(53.7±13.3)和(53.5±13.8),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菖郁逍遥散不仅能有效消除伴有抑郁症的CHB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对肝功能的影响还需要长时间的观察。
- 李高明吕必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负性情绪中医证候积分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片的含量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建立阿奇霉素片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pH值4.0的磷酸二氢钾乙腈(73∶2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10nm。结果在20~100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阿奇霉素的平均回收率100.7%,精密度RSD0.50%(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吕必华方世平廖志军
- 关键词:阿奇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 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的抗脑缺血作用。方法分别给予脑缺血大鼠(结扎双侧颈动脉制得)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2周后测定大鼠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大脑皮质固缩神经细胞的数量。结果当归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能使脑缺血大鼠脑SOD的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脑NO的含量显著下降(均P<0.05);Angi-S能使大鼠血清内MDA的含量下降(P<0.05);当归注射液、Angi-S和Angi-Y均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固缩神经细胞的数量(均P<0.01);当归注射液和Angi-S均可明显减少脑缺血大鼠大脑海马h1段固缩神经细胞的数量(均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均有抗脑缺血作用。
- 王智勇方世平孙曼春罗国庆吕必华
- 关键词:当归注射液脑缺血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肉类消耗与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肉类摄入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旨在为女性乳腺癌的病因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录进Pub Med、Elsevier、Springer数据库有关肉类摄入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联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提取效应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前瞻性研究文献10篇,红肉高量摄入比低量摄入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8%(RR=1.08,95%CI:1.02~1.16),加工肉高量摄入比低量摄入高9%(RR=1.09,95%CI:1.02~1.17),绝经后红肉与加工肉摄入致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分别增高9%和14%。结论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与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弱联系。
- 杨莉吕必华周月叶方立
- 关键词:红肉乳腺癌META分析
- cDNA微阵列检测苯中毒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基因差异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研究寻找苯中毒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基因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含338条免疫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7例苯中毒患者和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观察其在基因表达谱上的差异。进行了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和比较;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所有芯片中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4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7个,主要包括有IF IM 1、CDKN 1B、RBL 2、G SPT 1、FOXO 1A等;表达下调的基因17个,有CDC 37、M DM 4、EV I5、SKP 2等基因;表达不一致的基因6个。聚类分析揭示40条基因的基因表达谱特征存在关联。结论通过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苯中毒相关基因,推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可能在苯中毒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张玲吕必华赵职卫夏颖张本延毕勇毅
- 关键词:苯中毒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