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殿鸣

作品数:44 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绿地
  • 11篇公园
  • 11篇公园绿地
  • 10篇园林
  • 10篇风景园林
  • 6篇城市
  • 5篇玫瑰
  • 4篇中心城
  • 4篇中心城区
  • 4篇间作
  • 4篇间作系统
  • 3篇氮素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居住
  • 3篇分形
  • 2篇地理
  • 2篇地理加权回归
  • 2篇杨树
  • 2篇社会空间
  • 2篇生态

机构

  • 27篇苏州科技学院
  • 11篇南京林业大学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厦门城市职业...
  • 1篇江苏省城镇化...

作者

  • 43篇吴殿鸣
  • 27篇邵大伟
  • 6篇薛建辉
  • 5篇赵兰勇
  • 4篇邵文鹏
  • 4篇吴永波
  • 4篇张妮妮
  • 4篇张小林
  • 4篇邵大伟
  • 3篇褚军
  • 3篇刘志强
  • 2篇丁金华
  • 2篇罗英
  • 1篇冯立国
  • 1篇杨静
  • 1篇侍昊
  • 1篇朱颖
  • 1篇尹璐
  • 1篇招雪晴
  • 1篇孟亦奇

传媒

  • 9篇中国园林
  • 8篇中国城市林业
  • 4篇山东林业科技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经济地理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 1篇黑龙江科学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景观指数的南京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利用RS与GIS手段,辅以统计资料,利用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1979、1989、2001和2009年南京主城区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时段研究。研究发现:绿色空间整体不断缩减,破碎化、分散化加剧;公共绿地、附属绿地不断扩展,斑块面积、曲折度、可达性水平不断提升,生态防护绿地保护相对较好,生产性绿地景观消失殆尽;快速城市化催化了绿色空间的重构,绿色空间受人为规划影响加深,由"自构"向"被构"转型趋势明显。
邵大伟吴殿鸣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指数影响因素
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以苏州市为例被引量:3
2023年
居住空间的扩张与重构对公园绿地格局的影响作用规律,是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的基础。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以苏州为案例地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重点揭示其尺度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两者均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具有显著作用效应;(2)居住空间分异变量中,中心区位、商业设施、公交站点、住宅户数、出售房价等对公园绿地格局总体呈正向促进作用,居住用地面积、外部交通、医疗设施等总体呈负向抑制作用;(3)小微尺度公园绿地对住房属性敏感,中等尺度公园绿地受居住空间的周边配套、区位交通、社会经济属性影响较大,大尺度公园绿地则与居住空间的区位交通条件关联较强。
殷文彧邵大伟吴殿鸣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地理加权回归
城市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关联耦合的演化特征——以苏州为例
2023年
为有效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效能,促进生态福利公平正义,亟须动态把握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的时空关联特征和协调水平。基于人口普查、土地利用、POI等多源数据和镇域尺度单元,借助灰色关联、耦合协调度等方法,探究了苏州市区2010—2020年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关联耦合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配置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空间中人口老龄化、集聚化、外来化、高社会经济属性化程度不断加强;2)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关联度高,公园绿地享有水平在性别、本地与外来人口之间相对均衡,但不断趋向于青少年、老年和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及人口高度聚集区域;3)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高度耦合,整体协调,局部失配,形成“核心区-新城区-扩展区-边缘区”的空间格局,并具有加剧分化趋势。以期深化公园绿地布局理论,为优质生态产品高效供给提供科学依据。
邵大伟邹雅婕吴殿鸣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绿地社会空间灰色关联
生态防护林减轻农田氮素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农田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由氮素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造成农田施肥后的氨挥发、地表径流、淋溶和硝化-反硝化等氮损失4个主要途径,探讨了影响氮损失量及强度的因素,生态防护林对农田氮素在地表径流、淋溶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防护林生态效能的因素。综合认为,防护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业面源氮素造成的水体污染,提高氮素利用率,并在此基础上就生态防护林减轻农田施肥氮损失的研究领域提出建议。
吴殿鸣薛建辉吴永波
关键词:生态防护林氮损失农业面源污染
不同施氮水平下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即株行距2 m×5 m(L1)和2 m×15 m(L2)在0(N0)、91(N1)、137(N2)和183(N3)kg·hm-2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地表径流量、淋溶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单作苋菜);L1、L2地表径流量分别比L3降低65.1%、55.9%;L1、L2距林带0.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30.0%、28.9%,距林带1.5 m处淋溶量比L3降低25.6%、21.9%;L1、L2土壤侵蚀量分别比L3降低65.0%、55.1%.对地表径流和淋溶损失中TN、NO3--N、NH4+-N流失量的控制效果均为L1>L2>L3;常规施氮(91 kg·hm-2)水平下,L1地表径流中TN、NO3--N、NH4+-N流失量较L3分别降低62.9%、45.1%、69.2%,L2较L3分别降低23.4%、6.9%、46.2%;杨树间作密度越大、距离林带越近,对土壤NO3--N、NH4+-N的淋溶损失削减作用越强.同一间作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表径流中NO3--N流失比例减少,NH4+-N流失比例增加;淋溶流失中NO3--N、NH4+-N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N3>N2>N1>N0.
褚军薛建辉吴殿鸣金梅娟吴永波
关键词:氮素流失
杨麦间作系统硝态氮淋失的原位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田间原位淋溶装置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林分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田土壤60 cm深处硝态氮淋失浓度和淋失量及0~8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施氮量设不施氮(N0,0 kg/hm2)、常规施氮(N140,140 kg/hm2)、减量施氮(N70,70 kg/hm2)、增量施氮(N210,210kg/hm2)4个处理。结果表明:对照地淋溶水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杨麦间作系统能显著减少淋溶水量。土壤硝态氮淋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对照地60 cm处N210处理下硝态氮淋溶量最大,为13.89 kg/hm2。杨麦间作系统L1(2 m×5 m)小区距树0.5 m处淋溶量比对照麦地减少了60.27%;相同处理距树1.5 m处比对照地减少了50.11%,不同林分硝态氮淋失量不同,但差异不明显。分析认为,杨麦间作系统能有效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淋溶和累积,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吴殿鸣薛建辉罗英侍昊
关键词:硝态氮淋溶林分密度
国外开放空间研究的近今进展及启示被引量:17
2011年
城市扩展和无序蔓延的不断加剧,使得人们愈加关注城市内外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外对开放空间的相关研究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通过梳理国外开放空间近10年以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其自然与社会功能价值、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保护规划与评价、设计、格局演变与机制等主要研究方向的动态;总结国外开放空间近今的研究视角、侧重、技术手段、前景等方面的趋向及特点,分析其研究不足,并对未来我国开放空间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我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邵大伟张小林吴殿鸣
关键词:风景园林
高度城镇化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 镇域空间演变——以苏州为例被引量:8
2020年
土地利用方式的快速转变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和质量,高度城镇化地区镇域空间尤为突出。以TM/ETM数据为基础,借助当量因子法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基于镇域尺度分析1995—2015年5个时段苏州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大幅减少,水域、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居于主体控制地位,水域、耕地主导用地发生变化;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幅仅为1%,水域增加有效缓冲了损耗;3)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价值约占总价值的80%,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单一且明显衰退;4)镇域空间整体具有不断加强的集聚特征,局部低值贫瘠区、退化区的“一核两片”和高值核心区、保育区的“一环一带”格局基本稳定,中心城区-昆山沿线及周边具有加剧衰退的迹象,过渡区、退化区范围不断强化。基于时空演化特征提出了分区、分类的管控对策,以期为生态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邵大伟吴殿鸣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基于加权关联性的城市群分形研究——以胶东半岛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以城镇空间分形关联性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在点点关联性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某个或综合属性,赋予城市间距离一定权重,使其更加符合现实中的关联水平,以此来深入分析城市间的关联性。并运用该方法,以胶东半岛为实证研究对象,初步归纳格局形成、演进机理,并针对分析结果及存在问题对区域规划的调控、决策制定提出建议。
邵大伟张小林吴殿鸣
关键词:加权城市群分形
一种实验用河岸人工林缓冲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在河岸的实验区域内设有不少于一行一列个淋溶管组,在实验区域的周边设有挡板;每个淋溶管组至少设有3个淋溶管,且每个淋溶管的埋入河岸深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用河岸人工林缓冲带,通...
吴永波薛建辉杨静吴殿鸣孟亦奇朱颖褚军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