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沫

作品数:20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玉器
  • 8篇出土
  • 3篇商周
  • 3篇商周时期
  • 3篇文化
  • 3篇出土玉器
  • 2篇代玉
  • 2篇玉料
  • 2篇玉质
  • 2篇清代
  • 2篇文化交流
  • 2篇辽代
  • 2篇多元文化
  • 2篇宝玉石
  • 1篇地质
  • 1篇学科
  • 1篇牙雕
  • 1篇崖墓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新

机构

  • 14篇广东省博物馆
  • 11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故宫博物院
  • 2篇广东省文物考...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19篇吴沫
  • 9篇丘志力
  • 3篇李榴芬
  • 2篇朱勤文
  • 2篇罗涵
  • 2篇谷娴子
  • 2篇杨萍
  • 2篇张跃峰
  • 1篇彭淑仪
  • 1篇杨炯
  • 1篇麦智强
  • 1篇莫默
  • 1篇蔡青
  • 1篇魏巧坤
  • 1篇曹妙聪
  • 1篇王学琳
  • 1篇钟友萍
  • 1篇张敬国
  • 1篇孟增璐

传媒

  • 6篇宝石和宝石学...
  • 2篇东南文化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宝石和宝石学...
  • 1篇艺术科技
  • 1篇珠宝科技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作牙雕:17-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被引量:1
2021年
象牙雕刻与玉雕、景泰蓝、雕漆曾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也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艺术符号之一。17-19世纪期间,广作牙雕是深受西方世界欢迎的中国工艺“国粹”之一,对此,前人已有专著和文章展开过较多的讨论,但是,对于广作牙雕和“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关系的探索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广作牙雕原料来源、技艺特征、源头及外销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广作牙雕海外市场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的关系,提出如下认识:(1)广作牙雕的历史很长,其材料来源既有本地也有外域,唐宋以后,特别是17-19世纪中期,外销牙雕制品所用象牙材料主要是通过以南海为起始通道的“海上丝绸之路”交易获得;(2)17-19世纪外销的广作牙雕典型器物包括象牙球、象牙提篮、象牙扇、象牙首饰盒、象牙针线盒、象牙名片盒、象牙信插、象牙胸针等,品类相当丰富,尽管在数量上不及外销瓷器之类的外销品,但其材料价值高、雕刻技艺难度大,在艺术性、观赏性及文化兼容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是当时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3)广作牙雕精湛的技艺、式样及装饰纹样既有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有对海外创新技艺的吸收,并受到其时欧洲消费文化的强烈影响。17-19世纪外销的广作牙雕实际上是广府工匠参照海外客户的需要,进行工艺设计融合和定制生产的产品(ODM),是中国能工巧匠技艺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4)17-19世纪广作牙雕对外贸易的成功,显示工艺产品跨文化交流、互鉴,是其可以有效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要素,甚至可能是关键要素之一,为当今我国其它材质的宝玉石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典型范式。
丘志力薄昊楠杨炯杨炯罗涵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
中国彩色宝玉石使用的三次高潮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关系探索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的大量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使用3次高潮的形成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使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汉魏时期,考古发现的彩色宝石包括蓝色绿松石、青金石、红色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第二次高潮延续在唐宋(辽),考古发现的彩色宝石除了第一次高潮常见宝石外,出现了真正的红宝石、蓝宝石和托帕石;第三次高潮主要出现在明清,重要的彩色宝石种类包括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青金石、碧玺和绿色翡翠。第一次爆发和中国人沿北方丝绸之路对中亚的探索及其文化交流有关;第二次爆发则和唐宋时期非常频繁的中西方贸易及互动性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有关;第三次爆发的原因比较复杂,分别和明朝主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中国通往西方之门及清朝被西方用武力打破封闭,西学东渐,导致西南丝绸之路带来绿色翡翠打破本来由和田玉主导的白玉文化有关,前期是中国主动和国外进行商品贸易的产物,后期则是外国坚船利炮带来的副产品。考古证据显示,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文化的形成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互动的结果,但古代多数重要的彩色宝石主要来自境外,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首符次德的彩色宝玉石文化是一种舶来文化。
莫默丘志力张跃峰李榴芬吴沫罗涵
关键词:出土文物文化交流
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玉器探析被引量:6
2005年
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出土的玉器,其中玉筀有较大可能来自同时期的环珠江口地区,玉管可能与越南北部文化圈存在一定联系;博罗地区与环珠江口地区在先秦时期共处于一个普遍使用玉的文化圈中,这种用玉传统明显不同于同时期的中原、吴楚地区的玉文化传统,它反映出先秦时期古越族先民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念和风俗习惯。
吴沫丘志力
关键词:玉器
辽代玉蹀躞带的特征分析及其文化探源被引量:5
2013年
辽代玉蹀躞带是辽代重要的礼仪器,是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的重要见证物。本文通过对辽代玉蹀躞带进行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发现它们在形式上可分为单带扣.单铊尾型和双带扣.双铊尾型两类。前者以蹀躞銙上具有"山"字形古眼、蹀躞上坠饰倒悬葫芦形带饰或曲柄形饰以及带銙可能存在偏角团形銙或倒"凸"字形銙为特征,在文化渊源上主要受到突厥文化、回鹘文化的影响。后者以具有前后两组玉带为特征,其主要受到中原汉族带饰文化的影响。本文中关于辽代玉蹀躞带中存在悬坠曲柄形饰、饰倒"凸"字形銙以及还具有双带扣.双铊尾型式的特征分析在过去的研究中少为述及,可作为新的依据,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辽代玉蹀躞带的特征和更深刻地理解辽代社会契丹文化的特色及其多元文化的内涵。
吴沫
关键词:辽代多元文化
试论多学科视野下的博物馆展览策划及其团队建设被引量:2
2013年
当今的博物馆观众普遍希望能看到内容和形式耳目一新的展览。国家文物局也将"代表性原创临时展览"作为衡量我国一级博物馆陈列展览运行状况的最重要指标。目前,增强展览的创新性已成为提升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多学科交叉将成为博物馆展览策划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本文探讨了在多学科视野下进行展览策划的优点和重要性,并提出进行相应策展人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吴沫
关键词:展览策划团队
横岭山商周时期玉器的质地、白化现象和玉料产地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为研究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出土玉器的质地、白化现象和玉料产地,对玉料样品进行常规矿物学、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该墓地出土玉器的材质包括石英、水晶、透闪石(软玉)和杂砂岩。其中,透闪石质的玉器呈白色、不透明的外观,被认为和酸性土壤的腐蚀有关;出土的石英质玉器(含水晶器)的包裹体特征及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该墓地出土的石英质玉器(含水晶器)的玉料较可能来自变质石英岩。伟晶岩或高温石英脉,将其与博罗本地、台山地区(近环珠江口地区)的石英及水晶样品进行对比,未有证据显示该墓地出土的石英质玉器(含水晶器)的原料来自上述地区。本研究可为揭示商周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民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以及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物品交换及贸易路线等方面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吴沫丘志力吴海贵
关键词:商周玉器包裹体白化
清代翡翠玉文化形成探释被引量:9
2007年
在长达8千多年的中国玉文化史中,和田玉(软玉)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从清代中晚期开始,翡翠(硬玉)以后起之秀的姿态逐渐分享了和田玉的主导地位,并且在中国近代玉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文章讨论了导致翡翠玉文化在我国清代中晚期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满族民俗的影响,皇室权力结构改变及宫廷文化的推动;西方文化传入导致的价值观念转变;清代商业经济发展等要素是导致翡翠玉文化能在较短时间内得以与和田玉文化并驾齐驱的主要原因。翡翠玉文化的崛起和市场上翡翠玉石的供应之间在时间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翡翠玉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市场需求而不是供应驱动的。清代开始的翡翠玉文化的核心是“商玉”文化,它和之前和田玉的“礼玉”文化有明显的差异。
丘志力吴沫孟增璐王学琳
关键词:玉文化
16~18世纪欧洲琥珀工艺特点及其启示被引量:4
2007年
16~18世纪是欧洲琥珀加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该时期,工艺师们利用圆雕、浮雕、凹雕和镶嵌工艺制作琥珀工艺品,尤其是通过镶嵌工艺将大量小面积的琥珀材料拼合,创作出体型颇大、外观华美、工艺精湛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工艺和造型特色可为当今中国的玉雕创作和制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吴沫
关键词:琥珀
中国汉代玉器的工艺进步和艺术创新——以安徽出土的汉代玉器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时代。安徽汉墓中出土的多件珍贵、稀罕的汉代玉器精品是汉代玉器工艺进步和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见证。这些玉器显示出当时的玉匠在制玉方面已能娴熟将多种复杂工艺进行综合应用,同时还发展出多层镂雕工艺和较高难度的金属嵌玉工艺;在艺术创作方面,已可实现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并创作出相对前代同类题材作品或更简约或更写实的作品。对这些优秀玉雕作品进行回顾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和文明进化程度,也更可为我们当今的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吴沫
关键词:汉代玉器艺术创新
从传世及出土翡翠玉器看我国清代翡翠玉料的使用被引量:4
2008年
根据最新发现的广州海关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玉石的进口记录以及其它翡翠资源开发的资料,通过分析中国主流博物馆清代传世及出土的翡翠玉器、国际著名拍卖公司专场拍卖的清代翡翠玉器以及云南等九省、市出土的清代翡翠玉器,统计分析了中国清代翡翠玉器的来源与材质特征,指出该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翡翠玉料数量可能相当巨大,广州是翡翠玉料最重要的进关口岸之一;其中"商品玉"或"白底青种"和"花青种"翡翠是清代翡翠玉器中最主要的类型,中国清代使用的翡翠玉料与现代使用的在总体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高质量翡翠的比例没有明显增加,显示出高质量翡翠具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丘志力吴沫谷娴子杨萍李榴芬
关键词:翡翠玉器玉料清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