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明锴

作品数:37 被引量:144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蛋白
  • 6篇细胞
  • 5篇胃癌
  • 5篇胃癌组织
  • 5篇疗效
  • 5篇癌组织
  • 4篇血管
  • 4篇血清
  • 4篇氧合
  • 4篇体外膜肺
  • 4篇体外膜肺氧合
  • 4篇重症
  • 4篇颅脑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梗死
  • 4篇骨桥
  • 4篇骨桥蛋白

机构

  • 36篇郑州大学第二...
  • 7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郑州大学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37篇周明锴
  • 16篇刘小军
  • 11篇祁绍艳
  • 7篇程倚萌
  • 7篇陈春艳
  • 7篇楚紫栋
  • 6篇刘英
  • 5篇赵治国
  • 4篇任钰鑫
  • 4篇王文涛
  • 3篇吕会力
  • 3篇卢艳秋
  • 3篇王生锋
  • 2篇崔静
  • 2篇刘占举
  • 2篇郭燕
  • 2篇史飞涛
  • 2篇祁景
  • 2篇王明强
  • 1篇李振锋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7
  • 3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MBP和S100β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β蛋白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收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AI患者并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用ELISA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MBP和S100β蛋白水平,于治疗后的第7、14天对2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0d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判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中MBP和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显著降低DAI患者血清中MBP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
王明强刘小军祁绍艳周明锴王生锋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弥漫性轴索损伤髓鞘碱性蛋白S100Β蛋白
脑损害致尿崩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损害并发中枢性尿崩症的预后判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01—2012-08重症监护病房收治42例脑损害致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尿崩症出现时间和所致高钠血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尿崩症出现时间早,并发高钠血症组患者的GCS评分较对照组低,病死率高。结论中枢性尿崩症是颅脑损害的结果,会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出现越早,伴血钠值越高,预后越差。
周明锴程倚萌
关键词:脑损害尿崩症
丙戊酸钠片联合拉莫三嗪片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癫痫属于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主要特征为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癫痫病在临床中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患者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全身肌肉抽动及意识丧失,这些临床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对患者的大脑带来较为严重的损伤.在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必须要通过早确诊来帮助患者,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减轻疾病对患者带来的影响[1].本研究探讨了神经内科的癫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并将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程倚萌周明锴上官新超
关键词:癫痫治疗肌肉抽动痫性发作神经内科
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转归及血清炎症因子清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4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继续给予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 d后疗效转归情况及炎症因子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PCT、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和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6.87%)高于对照组(68.89%)(P<0.05)。结论对SAP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消失,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的预后转归。
周明锴张丹丹杜航潘鹏宇王睿宋豆豆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净化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采用脑出血(ICH)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进行移植治疗ICH大鼠模型,探讨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注入法制作ICH大鼠模型.将制作成功的ICH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及iPSCs组,观察iPSCs在大鼠脑内的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通过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及改良肢体放置试验(MLPT)评分来动态观察ICH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监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 PSCs组的mNSS评分在14 d(2.60±0.70)和28 d(1.20±0.48)均较PBS组14 d(4.50±0.71)和28 d(3.00±0.52)明显改善(P<0.05).iPSCs组的MLPT评分在14 d(2.00±0.92)和28 d(1.20±0.85)均较PBS组14 d(2.60±0.91)和28 d(1.80±0.89)明显改善(P<0.05).iPSCs组血肿周围组织中的VEGF(140.76±1.58)与LN(140.22±0.67)的表达水平较PBS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iPSCs移植能促进ICH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肿周围组织中的VEGF和LN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祁景刘小军刘英卢艳秋周明锴祁绍艳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脑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层粘连蛋白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有效率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损伤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08-04-2020-12-04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损伤类型、文化程度组间均衡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给予奥拉西坦胶囊,观察组54例在此基础上增加果糖二磷酸钠。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有效率及认知功能、脑损伤因子、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25%,χ^(2)=4.179,P=0.041;治疗后观察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为(0.36±0.20)μg/L,低于对照组的(0.62±0.28)μg/L,t=5.518,P<0.001;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为(281.39±31.62)μg/L,低于对照组的(315.41±34.90)μg/L,t=5.286,P<0.001;Tau蛋白水平为(254.13±31.65)pg/mL,低于对照组的(306.45±35.78)pg/mL,t=8.015,P<0.001。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为(25.42±1.87)分,高于对照组的(22.69±1.29)分,t=8.804,P<0.001;血清IGF-1水平为(26.07±1.25)nmol/L,高于对照组的(23.14±0.93)nmol/L,t=13.773,P<0.001。治疗后观察组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为(23.86±2.71)μg/L,低于对照组的(32.49±3.23)μg/L,t=14.983,P<0.00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为(112.09±14.63)%,低于对照组的(136.34±17.87)%,t=7.687,P<0.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伴认知障碍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减轻脑损伤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周明锴杜航张丹丹王睿宋豆豆潘鹏宇杨宵鹏
关键词:果糖二磷酸钠颅脑损伤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7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cy和胱抑素C检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尤其复发组患者血清Hcy与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胱抑素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94,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胱抑素C水平密切相关。
周明锴程倚萌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胃癌组织中中期因子、骨桥蛋白表达的意义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K)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MK 和 OPN 蛋...
史飞涛赵治国刘占举周明锴
关键词:胃癌组织OPN骨桥蛋白
人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2者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男36例,女24例;组织类型肠型35例,弥漫型25例;TNM分期Ⅰ、Ⅱ期28例,Ⅲ、Ⅳ期32例;高分化16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18例;无浆膜浸润24例,有浆膜浸润36例;无淋巴结转移19例,有淋巴结转移41例;无远处转移21例,有远处转移39例)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7%(40/60)、73.3%(44/60),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C-Met与骨桥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33,P<0.05)。结论C-Met与骨桥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能够作为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评估预后。
周明锴赵治国常卫华秦胜利崔新征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骨桥蛋白胃癌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8例应用静脉-静脉ECMO(VV-ECMO)治疗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应用ECMO后3个月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SPSS17.0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例患者行ECMO前均已行有创机械通气,平均(70.86±24.93)h。两组患者年龄、ECMO前有创通气时间、发病至应用ECMO时间、入院至用ECMO时间和ECMO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6 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p H和血乳酸水平、血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ECMO是治疗重度ARDS的有效支持手段。年龄、应用ECMO前的机械通气时间、发病至应用ECMO时间和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水平和血降钙素原水平等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文涛祁绍艳楚紫栋陈春艳周明锴任钰鑫刘小军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