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萍

作品数:121 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8篇肠癌
  • 62篇直肠
  • 57篇肿瘤
  • 52篇直肠癌
  • 47篇肠肿瘤
  • 41篇细胞
  • 40篇直肠肿瘤
  • 38篇结直肠
  • 35篇结直肠癌
  • 30篇基因
  • 27篇蛋白
  • 24篇结直肠肿瘤
  • 21篇癌细胞
  • 19篇肠癌细胞
  • 19篇大肠
  • 18篇直肠癌细胞
  • 16篇大肠癌
  • 14篇杀伤
  • 14篇肝炎
  • 9篇肿瘤转移

机构

  • 121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1篇安萍
  • 96篇李世拥
  • 73篇于波
  • 20篇蔡慧云
  • 19篇蔡惠云
  • 18篇苑树俊
  • 17篇梁振家
  • 16篇左富义
  • 15篇蔡慧芸
  • 11篇白雪
  • 10篇郭文华
  • 8篇李琳
  • 8篇张艳
  • 8篇陈纲
  • 7篇陈佩兰
  • 7篇田惠英
  • 6篇吕文平
  • 6篇刘超英
  • 6篇张英男
  • 6篇陈钢

传媒

  • 17篇中华外科杂志
  • 14篇中华普外科手...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9篇中华胃肠外科...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华北国防医药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第三届全军胃...
  • 2篇第四届全军胃...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12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直肠癌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转移到人直肠癌细胞系HR 834 8,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测定 (MTT法 ) ,检测、分析CD和HSV 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D和HSV tk自杀基因可在HR 834 8细胞高效表达。用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 Link1(CD +tk)、pAdCMV Link1(- )、pAdCMV Link1(CD)、pAdCMV Link1(tk)重组腺病毒感染HR 834 8细胞 ,不加 5 氟胞嘧啶 (5 FC)、环氧鸟苷 (GCV) ,各组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和存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应用 5 FC、GCV后 ,pAdCMV Link1(CD +tk)转染组细胞集落形成和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AdCMV Link1(- )转染组 (P <0 0 1) ,也低于pAdCMV Link1(CD)、pAdCMV Link1(tk)转染组(P <0 0 5 )。CD和 5 FC、HSV tk和GCV系统联合作用较单一自杀基因系统对HR 834 8直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生长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能力和“旁观者效应”。 结论CD和HSV tk双自杀基因联合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
李世拥于波安萍陈钢蔡惠云郭文华
关键词: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腺病毒双自杀基因
经腹及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探讨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癌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cm或距肛缘不足4—5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4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cm12例(腺瘤癌变5例),癌灶下缘距肛缘5cm22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29例,其中高分化者18例,中分化者11例,腺瘤癌变5例。Dukes分期:A期18例,B期16例。34例术后随访率为97%(33/34),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9%),吻合口狭窄1例(2.9%);术后6—12个月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9%,术后5年生存率为69.6%。结论 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式,既能保存良好的肛门排便功能,又不降低5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李世拥梁振家安萍苑树俊于波陈纲陈光白雪左富义魏晓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
MTSS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MTSS1蛋白在60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以及60例同一患者癌旁10 cm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MTSS1在癌旁正常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四格表,MTSS1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数据采用R×C表的χ2检验,校正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TSS1在癌旁10 cm正常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60/60)和28.3%(17/6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10 c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7.013,P<0.01);MTSS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癌组织大体分型和远处转移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χ2=0.134、0.019、0.002、0.334、1.433、P>0.05);MTSS1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等因素相关(χ2=9.520、13.849、7.171、8.026、P<0.05)。结论 MTSS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郑斌李世拥安萍蔡慧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MEK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MEK1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淋巴结和肝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粘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EK1表...
于波苏宏李世拥安萍杜俊峰白雪左富义
关键词:大肠癌蛋白激酶信号转导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自制细胞冻存液对树突状细胞存活率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用自制的改良细胞冻存液冻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观察冻存复苏后DCs的细胞存活率及体外诱导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外周血分离、培养获得DCs,分别用3种冻存液冻存:(1)含10%二甲基亚砜(DMSO)、20%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2)日本ZENOAQ公司的Cellbanker细胞冻存液;(3)自制细胞冻存液(含DMSO、羟乙基淀粉及细胞稳定剂)。每组DCs分6管,于-80℃和-196℃各冻存3管,分别于冻存后第30、60和180d复苏,用锥虫蓝染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MTT法检测冻存复苏后DCs活化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每组3种冻存液冻存的DCs随着冻存时间的延长,冻存复苏DCs的存活率和活性均有轻度下降,但经统计学分析3种冻存液的冻存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自制的改良细胞冻存液能够替代传统冻存液和进口冻存液用于DCs的冻存,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赵满仓魏文青刘晶张艳付瑶安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存活率杀伤活性
金属硫蛋白和FasL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和FasL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及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定量RT-PCR方法检测93例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T、FasL表达。结果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M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32.3%、81.1%、64.3%。Fas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9%、19.4%、62.3%、92.9%。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χ2=35.2421、57.5152,P<0.01)。转移淋巴结MT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χ2=8.0565,P<0.01)。肝转移灶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转移淋巴结和癌原发灶(χ2=8.6674、22.4455,P<0.01)。Dukes′C、D期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Dukes′A、B期(χ2=18.8871、25.1650,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χ2=11.1546、9.2239,P<0.05)。转移淋巴结中MT mRNA表达高于FasL mRNA表达。肝转移灶中FasL mRNA表达水平高于MT mRNA表达。结论MT、FasL增强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检测MT、FasL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评价指标。
李世拥于波安萍左富义蔡惠云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金属硫蛋白FASLFASL表达大肠癌组织转移淋巴结
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laudin-1和claudin-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6%(46/60)和85.0%(51/60),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20.0%(4/20)和30.O%(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laudin-1和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对其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Claudin-1和Claudin-4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王琳李世拥安萍蔡惠芸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LAUDIN-1CLAUDIN-4
磷脂爬行酶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磷脂爬行酶1(PLSC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PCR方法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PLSC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复苏冻存的PLSCR1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较高的和相对较低的结直肠癌组织行原代细胞培养,使用细胞侵袭实验方法检测PLSCR1表达差异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的侵袭行为。结果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LSCR1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R=0.536±0.056)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R=0.262±0.096)(P<0.01)。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PLSCR1mRNA的相对含量在结直肠癌原发灶(RQ=4.45±0.30)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RQ=1.39±0.58)(P<0.01)。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发现,PLSCR1表达较高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穿膜细胞数,显著高于PLSCR1表达相对较低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P<0.01)。结论 PLSCR1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侵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崔伟李世拥陈纲左富义安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表达
FasL基因表达对缺氧状态下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FasL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实验室构建的4组不同侵袭力的人直肠癌HR-8348细胞亚型HR-8348B、HR-8348L、HR-8348F和HR-8348As,并用化学缺氧法构建上述4组细胞的缺氧12h模型,以Western印迹法验证各组细胞内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缺氧状态下细胞内FasL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改变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细胞凋亡状况。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FasL蛋白于40000处显色。常氧条件下HR-8348F细胞内FasL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R-8348B、HR-8348L和HR-8348As(F=361.149。P〈0.01);缺氧12h时各组细胞均生长良好,形态较常氧状态皱缩;HR-834F,细胞内FasL的表达水平仍显著高于其他3组(F=278.766,P〈0.01),但其自身常氧与缺氧状态下FasL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2,P〉0.05)。缺氧12h后各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HR-8348F细胞的增殖指数(60.43±3.72)显著高于HR-8348B(40.01±3.30)、HR-8348L(41.30±4.06)和HR-8348As(35.87±4.39)(F=39.477,P〈0.01),增殖抑制率(17.30±1.98)和凋亡指数(13.10±1.04)显著低于HR-8348B(33.70±4.33和21.60±1.31)、HR-8348L(34.20±3.92和20.10±1.15)、HR-8348As(38.00±4.55和23.90±1.23)细胞(F分别为28.811和76.462,P〈0.01)。结论缺氧环境中,直肠癌细胞FasL表达增强可导致细胞增殖加速、凋亡减少和侵袭能力增强。促进细胞对微环境缺氧的耐受。
赵菲李世拥安萍于波蔡慧云
关键词:直肠肿瘤基因FAS配体缺氧
PLAC1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PLAC1在62例结直肠癌、13例肝转移癌、28例癌旁10cm正常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结果 PLAC1表达在癌旁10cm正常黏膜、结直肠癌组织、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28)、56.5%(35/62)和61.5%(8/13),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10c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和肝转移组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AC1在女性表达高于男性;PLAC1表达增高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因素相关。结论 PLAC1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赵瑞李世拥安萍蔡慧云崔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基因表达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