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作品数:56 被引量:18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文学 更多>>
Stapler技术治疗颈段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Stapler技术在治疗颈段气管食管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8例气管食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23~67(46.4±13.9)岁。4例患者气管食管瘘由气管插管导致,2例由食管异物导致,1例由气管支架导致,1例由食管憩室导致。全部患者行Stapler技术闭合瘘口,术后通过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影像学情况、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患者进食呛咳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117.5±6.6)min,术中出血量为(60.0±7.0)ml。术后患者无切口出血和感染、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饮水呛咳、瘘口复发及气管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1周后胸部X线片示肺部感染症状消失,仅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食管狭窄。术后2周KPS评分为(90.0±7.0)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肺部感染面积较术前减少(P<0.05),气管食管瘘消失,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0%,进食呛咳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为优。结论 Stapler技术是治疗颈段气管食管瘘的有效术式,具有安全、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点。 张金周 杨建宝 李斌 张建华 蒋鹏 宋铁牛 魏小平 朱多杰 孟于琪 郭权威关键词:疗效分析 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微创矫治漏斗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微创矫治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1月,于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微创矫治33例漏斗胸。男26例,女7例;年龄3~22岁,中位年龄9岁。其中1例为Ravitch术后3年复发,余均为初次手术。24例有明显临床症状。Haller指数为3.3~50.1,平均5.6。漏斗胸根据简化Park分型标准:对称型25例,偏心型5例,不均衡型3例。结果术中发生1例肋间肌撕裂,术后发生1例胸腔积液、1例肺部感染、1例持续胸背疼痛。手术时间38~89 min,平均60.9 min;术中出血量8~90 mL,平均26.2 mL。住院时间6~12 d,平均7.6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25.6个月。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示心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随访期间无支撑钢板移位。末次随访时,根据Nuss等的标准评估手术效果,获优27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达90.9%;年龄<6岁、6~12岁及>12岁患者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51,P=0.109)。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矫形效果满意,根据患者情况弯制个体化支撑钢板是获得满意矫治效果的保证。 李斌 张建华 苟云久 王志强 王成 宋铁牛 杨建宝关键词:漏斗胸 NUSS手术 胸腔镜 微创手术与普通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用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4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截至2012年12月)数据库。收集食管癌微创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微创手术与开胸手术在术后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死亡率方面并无差异;②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普通开胸手术[加权均数差=-175.33 mL,95%可信区间(-195.57,-155.09)mL];③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普通开胸手术无差异;④微创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开胸手术组[加权均数差=-9.14天,95%可信区间(-16.09,-2.19)天];⑤虽然微创手术与普通开胸手术在在胸部、消化道相关并发症以及肺水肿和肺栓塞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以及声带麻痹的并发症,而且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普通开胸手术组。结论微创手术组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肺功能的恢复;但远期疗效仍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 王志强 张建华 王成 李斌 苟云久关键词:食管癌 微创外科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胸腺瘤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胸腺瘤是侵袭性和持续性的非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广泛被认可的治疗方法,手术指征、长期预后、胸腺瘤术后放疗的效果等均不明确。一些回顾性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对于第一阶段的胸腺瘤,手术完全切除即可;对于第二阶段的胸腺瘤,术后放疗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示。对于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胸腺瘤,术后放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50 Gy剂量的放疗适用于微小肿瘤,而更高剂量的放疗则适合于较大的肿瘤。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对于放疗在胸腺瘤治疗中到底具有怎样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其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慎重对待。 马建兴 冯海明 敬涛 李斌 王成 张建华关键词:胸腺瘤 辅助放疗 手术 一种环抱器夹持固定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抱器夹持固定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其钳嘴、钳柄、转轴、手柄、锁定齿扣及指环套。钳嘴为弧面相对的带齿的弧形设计,钳柄设计为S型,手柄上设有锁定齿扣。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夹持环抱器,在环抱器安置于肋骨断... 敬涛 赵应录 马建兴 冯海明 杨建宝 张建华文献传递 几种二 丁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低价钛诱导的羰基化合物偶联反应研究 张建华人工材料复合体重建骨性胸壁缺损23例报告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巨大胸壁缺损后用人工材料复合体重建骨性胸廓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该院在2002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23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巨大胸壁缺损患者,对其骨性缺损部分采用多层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的"三明治"式复合体进行骨性胸壁重建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最长达60个月,远期胸廓外形满意,呼吸功能良好。结论聚四氟乙烯网片+骨水泥人工材料复合体修复大块骨性胸廓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建华 李斌 苟云久 王成 王志强 苏云峰关键词:胸壁肿瘤 胸壁缺损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133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背景: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有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133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9月。两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非小细胞肺癌组织8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CD133表达方面,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比癌旁组织或正常组织高[OR=8.15,95%CI(4.61,14.41),P<0.0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比无淋巴结转移的高[OR=1.83,95%CI(1.06,3.17),P=0.03],中低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比高分化的高[OR=2.09,95%CI(1.42,3.08),P=0.000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病理分级Ⅰ级和临床Ⅱ-Ⅲ级CD133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R=1.06,95%CI(0.66,1.70),P=0.81]。现有研究表明,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其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的可靠指标尚不确定,需要进行更多设计严谨、细致的高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苟云久 何晓东 谢定雄 杨克虎 刘雅莉 张建华关键词:干细胞 CD133 肿瘤干细胞 肺癌 META分析 病理分期 胸导管手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16年 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源于腹腔乳糜池,向上穿过膈肌主动脉裂孔进入右侧胸腔,最后汇入左颈静脉角。在机体淋巴液和乳糜液的转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身约70%的淋巴液和乳糜液都通过它转运入血。胸导管损伤,轻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它的临床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经过不懈的探索,近年来对它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利用它的功能特点,对其进行改造或者结扎,治愈了许多以往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现将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张金周 郑鑫林 张建华 李斌关键词:胸导管 结扎 淋巴引流 VEGF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细胞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解决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缺失及心室重构的问题。干细胞移植技术可一定程度解决梗死区心肌细胞难再生,改善梗死后心脏舒缩功能受损,但存在移植干细胞成活率低等问题。如何在保证梗死区域血液供应的同时,诱导心肌细胞再生,成为人们关注热点。VEGF基因转染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张金周 张建华 李斌关键词:干细胞治疗 心肌梗死 基因转染 VEGF 细胞移植技术 心肌细胞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