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田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克隆及序列分...
  • 7篇大熊猫
  • 7篇克隆
  • 5篇亚基
  • 5篇基因
  • 4篇亚基基因
  • 3篇RT-PCR
  • 3篇CDNA
  • 2篇基因克隆
  • 2篇核糖
  • 2篇核糖体
  • 2篇PCR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亚基
  • 1篇顶芽
  • 1篇硬皮病
  • 1篇诱变
  • 1篇植株
  • 1篇突变系
  • 1篇自身抗原

机构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湛江教...

作者

  • 9篇张田
  • 8篇侯万儒
  • 5篇郝彦哲
  • 5篇侯怡铃
  • 3篇杜玉杰
  • 2篇孙冰
  • 2篇苏秀兰
  • 2篇吴光富
  • 2篇宋嫣
  • 2篇李俊
  • 1篇陈国栋
  • 1篇刘慧
  • 1篇伍春莲
  • 1篇吴夏
  • 1篇杨军
  • 1篇沈顺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动物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熊猫核糖体蛋白L10亚基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核糖体蛋白L10亚基基因(RPL10)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RPL10基因的异同。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RPL10基因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对核糖体蛋白亚基RPL10基因的进行克隆、测序;采用Genescan软件,对所克隆的基因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推定;采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查找;采用DNAMANVersion 6软件,对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Ex2PASy Proteomics Server软件,进行蛋白质功能位点和生化特性预测分析;采用http://www.imtech.res.in/raghava/apssp2/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大熊猫RPL10基因的表达序列长为685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599 7×103,等电点为10.74,含有4个功能位点,分别为: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2个N化位点,2个酰胺化位点,1个核糖体蛋白L10e信号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人、牛、家犬、褐家鼠、小家鼠有很高的相似性,其表达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4%、92.4%、97.21%、88.84%与89.61%;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除与牛的同源性为99.07%外,与其他哺乳动物同源性为100%。而且,其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除牛外其他物种也具有一致性。结论无论是从RPL10基因的序列、结构、功能位点,还是从其编码的氨基酸的序列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都表明大熊猫的RPL10基因和已报道的哺乳动物的RPL10基因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和功能一致性。
苏秀兰侯怡铃李俊孙冰吴光富宋嫣张田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RT-PCR克隆
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1亚基基因(RPS11)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RPS11是核糖体小亚基40S的组成部分,由RPS11基因所编码,属于核糖体蛋白S17p家族,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为了解大熊猫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1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1基因的异同,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S11亚基基因(RPS11)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核糖体蛋白亚基RPS11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RPS11亚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为477bp,编码15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18.4275kDa,pI为10.96。拓扑预测显示该蛋白含有14个功能位点:即2个N-糖基化位点,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1个核糖体蛋白S17 signature位点。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RPS11基因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本研究结果为丰富和完善哺乳动物RPS11基因资源库提供了基础资料。
孙冰侯怡铃李俊苏秀兰吴光富宋嫣张田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
大熊猫Sjogren综合症/硬皮病自身抗原1(SSSCA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病是以皮肤及各种内脏器官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种结缔组织病。本研究运用RT-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A iluropoda m elanoleuca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硬皮病自身抗原1(SSSCA1)基因的表达序列,...
侯怡铃张田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基因克隆
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2亚基基因(rpS12)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S12亚基基因(rpS12)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核糖体蛋白S12亚基基因的表达序列,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核糖体蛋白S12亚基基因的表达序列全长为422bp,开放阅读框(ORF)为399bp,编码13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5×104,PI为6.81,含有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3个N-豆蔻酰化位点和一个核糖体蛋白S12 signature位点.该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有很高的相似性.
张田郝彦哲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RT-PCR克隆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RPS24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运用RT-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RPS24(Ribosomal Protein S24)基因的表达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RPS24基因的表达序列全长为431bp,开放阅读框(ORF)为399bp,编码13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5.3251kD,pI为10.92,含有7种类型共14个功能位点:即1个N-糖基化位点、2个cAMP和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6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3个N-酰基化位点、1个酰胺化位点及1个RPS24e sig-nature.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RPS24基因与已报道的人、牛、苏门答腊猩猩、褐家鼠和小家鼠5个哺乳动物物种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编码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1%、92.4%、94.7%、89.9%和90.4%;与人RPS2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8%,其余均为99.24%.
杜玉杰侯怡铃郝彦哲张田侯万儒
关键词:大熊猫克隆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线粒体ATP合酶和亚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首次从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的肌肉组织总DNA中成功克隆了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8(ATP8)和亚基6(ATP6)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的总长度为942 bp,其中842 bp为四川黑熊ATP8和ATP6基因的编码区。ATP8和ATP6基因存在一段长43 bp的重叠区域。ATP8基因长204 bp,编码6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蛋白分子质量为7.9 KD,等电点为10.35;ATP6基因长682 bp,编码22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蛋白分子质量为24.8 KD,等电点为10.63。四川黑熊线粒体ATP合酶F0亚基8和亚基6与其他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以基因序列为数据构建的进化树表明四川黑熊和美洲黑熊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在分子水平上探究黑熊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点,探究物种进化关系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科学参考。
郝彦哲杜玉杰吴夏张田侯万儒
关键词:线粒体ATP合酶亚基基因克隆
大熊猫LSM3c DNA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运用RT-PCR技术首次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肌肉组织总RNA中成功克隆了LSM3的表达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熊猫LSM3基因的表达序列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306bp,编码10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1.845kDa,pI为4.58,含有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和1个细胞附着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熊猫LSM3基因的表达序列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哺乳动物完全一致。
郝彦哲侯万儒杜玉杰张田
关键词:大熊猫RT-PCR克隆
大熊猫核糖体蛋白亚基RPS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核糖体蛋白亚基RPS7基因的结构及其与已报道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核糖体蛋白亚基RPS7基因的同源性。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大熊猫的肌肉组织总RNA中对核糖体蛋白亚基RPS7基因的表达序列进行克隆、测序;采用Gnescan软件,对所克隆的基因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推定;采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DNA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查找;采用DNAMAN Version6,对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Ex2PASy Proteomics Server软件进行蛋白质功能位点和生化特性预测分析。结果大熊猫RPS7基因的表达序列全长为589bp,ORF为585bp,编码194个氨基酸,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2685×103,等电点为10.09,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2个依赖于cAMP和cGMP的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1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十四(烷)酰化位点,2个酰胺化位点及1个RPS7蛋白signature位点。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熊猫RPS7基因的表达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部分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结论运用分子生物学原理与相应的技术手段,成功地扩增出大熊猫RPS7基因的表达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初步分析,丰富和完善了哺乳动物RPS7基因资料库。
侯怡铃伍春莲侯万儒郝彦哲张田
关键词:大熊猫克隆
航天诱变向日葵SP_7植株中顶芽突变系的跟踪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对经航天诱变向日葵种子的第7代植株进行性状考察,发现来自第6代单株套袋的42株幼苗中有12株第1对真叶表现出明显延长.对这12株进行形态跟踪观察,发现其中仅1株顶芽发育正常;其余11株的顶芽则出现了不同的差异,8株顶芽未发育,2株顶芽仅发育出1片叶片,1株顶芽先瘤化,再长出叶片,最后分化出新芽.虽然变异植株的顶芽的发育具有不定向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突变株第1对真叶与子叶之间的部位生长出2个侧芽,这些芽能够正常的发育成独立的茎秆并结实,有很强的增产潜力,为寻找高产向日葵的育种工作者提供好材料.通过观察还发现,所有的突变体的第1对真叶都比正常植株有很明显的延长,在种苗期就可以很容易地把能够发育成2个或3个茎秆的植株筛选出来.
沈顺杨军张田刘慧陈国栋
关键词:航天诱变向日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