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萍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喹啉为单一燃料对填料型MFC产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 喹啉是典型的含氮杂环芳烃,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畸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本研究利用填料型MFC对单一喹啉为燃料的产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过六个月利用喹啉和葡萄糖作混合燃料的驯化,MFC中的阳极群落发生了改变,可以利用单一喹啉进行...
- 张翠萍谢健贾后磊刘广立
- 关键词:单一燃料喹啉降解机理产电性能
- 文献传递
- 喹啉和吡啶共存条件下的MFC产电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喹啉和吡啶往往共存于实际废水中,本文通过构双极室MFC,以铁氰化钾为电子受体,对喹啉和吡啶在MFC中的降解以及产电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FC的最大输出电压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当喹啉和吡啶初始浓度均为500mg·L-1,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00、500、100mg·L-1时,最高输出电压逐渐降低,分别为606、537、354m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18.4、14.4和6.3W.m-3.当以等浓度500mg·L-1的喹啉和吡啶作混合燃料时,MFC的内阻超过1250Ω,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2.9W.m-3.周期结束时,COD的去除率达79%以上,喹啉和吡啶均可以完全去除,喹啉的降解速率明显高于吡啶.MFC可以利用喹啉和吡啶作为混合燃料,这为含喹啉和吡啶共存类实际废水的MFC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翠萍刘广立张仁铎全向春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喹啉吡啶产电性能
- 降解苯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通过构建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对葡萄糖、苯为单一燃料和葡萄糖+苯混合燃料条件下MFC的产电性能及苯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 000Ω外电阻条件下,以1 500mg/L葡萄糖作为单一燃料时,MFC可获得的最高功率密度为228 mW/m2(阳极),相应的体积功率密度为20.5W/m3(按阳极室有效体积计算);以1 000 mg/L苯作为单一燃料时,最高功率密度为9.5 mW/m2(阳极),体积功率密度为0.9 W/m3;以1 000 mg/L葡萄糖+600 mg/L苯为混合燃料时,最高功率密度为288 mW/m2(阳极),相应的体积功率密度为25.9 W/m3。1 000 mg/L葡萄糖+600 mg/L苯混合燃料情况下,MFC在24 h内可将苯完全降解,产电周期结束时MFC的COD去除率在95%以上。以1 500 mg/L葡萄糖和1 000 mg/L葡萄糖+600 mg/L苯分别作为燃料时,MFC可获得的库仑效率分别为15.7%和2.3%。结果表明,MFC能够利用苯作为燃料,在实现高效降解的同时可稳定地向外输出电能,这为苯类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低耗处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骆海萍张翠萍宋海红刘广立张仁铎
-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
- 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公众参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已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划定海洋生态红线,这是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海洋环境管理的现状存在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海洋生态红线公众参与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阐述海洋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内涵与重要性,总结国内外公众参与海洋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旨在为海洋生态红线中的公众参与提供建设性建议。
- 苏文贾后磊黄华梅张翠萍谢健
- 关键词:公众参与海洋环境管理
- 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对我国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原则和工作程序。目的是更好地促进海域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良性发展。
- 张翠萍贾后磊王平谢健
-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基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澳门习惯水域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澳门地处珠江河口,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地域狭小是制约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务院令第665号文已经明确了澳门习惯管辖水域范围,对促进澳门经济持续、健康、多元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作用。澳门习惯水域明确工作过程中,具体技术承担单位通过收集2006-2015年8个水期,跨越春、夏、秋和冬四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环澳门水域水质、沉积物、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等质量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对澳门习惯水域管理范围明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澳门习惯水域范围的建议,同时对澳门习惯水域今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用海方式,促进澳门习惯水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张翠萍谢健王平贾后磊石萍谢素美李珊舒勰俊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三维海籍: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案例分析
- 2024年
- 我国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已从单一空间逐渐向多层立体转变,然而二维海籍管理无法明确海域三维竖向空间的权属状况,无法清晰地反映用海活动的三维权属界线和空间位置关系,也难以满足立体分层开发的海域空间管理需求。当前对海域使用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法律性质、市场机制和分层界定理论上,缺少从实际案例的角度开展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研究。本文分析了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基于海域空间和功能用途分层设立海域使用权的观点,并结合珠海大桥防撞建设项目与珠海隧道工程重叠用海和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大桥权属空间划定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在用海活动的三维权属界线和空间位置关系的表达、在多司法体系管辖的背景下用海主体的明确,以及海域空间精细化再分层方面的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解决海域权属纠纷,提高海域三维精细化管理水平。
- 应申王猛张文婷郭仁忠张翠萍张翠萍贾后磊
- 关键词:海域使用权
- 珠海横琴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5月(春季)、2015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横琴岛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及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9门210种,节肢动物58种,软体动物52种,环节动物42种,脊索动物40种,棘皮动物8种,腔肠动物6种,星虫动物2种,纽形动物1种,螠虫动物1种。平均获得个体数量为30个,春季45个、夏季17个、秋季12个、冬季44个。栖息密度范围为0~1490ind/m2,均值为212ind/m2,基本趋势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生物量范围为0~288.5g/m2,均值为16.61g/m2,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研究区优势种更替较快,共出现13种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数Y>0.02,春季以双形拟单指虫(Cossurella dimorpha)和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为主要优势种,夏季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为主,秋季以双形拟单指虫为主,冬季则以小荚蛏(Siliqua minima)为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阈值及丰富度指数均值春季为2.49、0.78、1.96、1.87,夏季为2.81、0.90、2.57、2.49,秋季为2.34、0.75、1.88、1.60,冬季为2.71、0.81、2.32、2.80;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夏季和冬季较高,春季和秋季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春季丰富度指数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秋季多样性指数与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指数与pH呈显著正相关(P<0.05);夏季和冬季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与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
- 罗艳林丽华张翠萍黄华梅
-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特征环境因子
- 围堰拆除后的区域水动力环境恢复作用研究
- 2022年
- 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支持人类长期经济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研究选取珠海填海区,对围堰假设拆除情况下的区域水文动力条件改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假设部分围堰拆除后,纳潮面积和纳潮量增大,导致潮汐通道流速变大,距离口门越近流速变化越大。项目附近潮汐通道深槽内最小幅度为-100 m/s,东大堤口门增大幅度最大为57 cm/s。围堰拆除对附近东大堤内侧区域范围海域水动力影响较大,东大堤外侧7 m范围内的水动力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围堰拆除打通潮汐通道恢复滨海湿地约279 hm^(2),水动力环境改善对于增大东大堤内侧咸淡水交汇湿地生境具有较大作用。
- 张翠萍杨毅王金华贾后磊吴玲玲黄华梅
- 关键词:围堰拆除
- 一种孔隙水应力测试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测试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孔隙水应力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用于装设泥浆使其沉积的沉积柱、切换测量孔隙水应力单元、用于感应孔隙水应力的孔隙水应力传感器以及若干用于传递孔隙水应力的水管。切换测量...
- 王亮张翠萍曹玲珑杨黎静王琰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