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仁忠

作品数:20 被引量:1,52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文化
  • 9篇跨文化
  • 8篇文化能力
  • 8篇跨文化能力
  • 7篇大学生
  • 4篇中国大学生
  • 3篇中介语
  • 3篇文化差异
  • 2篇异化
  • 2篇英语
  • 2篇英语专业
  • 2篇外语
  • 2篇外语教学
  • 2篇文化整合
  • 2篇价值观
  • 2篇教学
  • 2篇归化
  • 2篇翻译
  • 2篇非英语专业
  • 1篇异化翻译

机构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20篇彭仁忠
  • 12篇吴卫平
  • 3篇樊葳葳
  • 1篇徐锦芬
  • 1篇陈厚勤
  • 1篇陈俊
  • 1篇李婷
  • 1篇李静

传媒

  • 3篇外语界
  • 2篇外语学刊
  • 2篇外语教学与研...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企业经济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中国外语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外语测试与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250
2004年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进行了大量探讨与研究 ,但都限于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进行界定、对其理论依据和实施策略等进行阐述与分析。本文侧重调查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首先根据国情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进行界定 ,然后通过问卷和访谈对 1 4所高校的 1 3 4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普遍较低。笔者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
关键词:自主性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基于跨文化能力理论及前人相关研究,通过实证数据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总体上处于较弱至一般水平之间。在六个能力维度中,大学生在本国文化知识、态度和意识等方面的能力较强,其中在态度方面的能力最强。相比之下,大学生在外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技能和跨文化认知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技能方面的能力最弱。本研究结果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彭仁忠吴卫平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能力视域下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研究被引量:34
2016年
基于跨文化接触相关文献及理论范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接触概念模型与维度量表,探索跨文化能力视域下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接触路径及其重要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接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跨文化接触的主要路径及其重要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直接接触4种路径中,国内社交媒体相对最重要,国外社交媒体相对较重要,国外跨文化交流活动重要性一般,国内跨文化交流活动重要性最小;在间接接触2种路径中,文化产品相对更重要,多媒体与课程重要性一般;6种接触路径均有助于提高跨文化能力。研究所得结论能为相关跨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国际化教育培养计划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彭仁忠吴卫平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评价刍议——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视角被引量:6
2013年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间跨文化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借助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评价模型的测试结果证明,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评价模型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是评价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有效而适用的方法。
彭仁忠樊葳葳吴卫平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大学生跨文化能力
企业文化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简要介绍企业文化的涵义、研究方向及流派,接着探讨国内外企业文化整合研究的现状,最后分别阐述企业文化常用的三种不同的评价维度与方法。
彭仁忠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整合文化风险
中介语僵化的归因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被引量:5
2009年
一、中介语僵化理论探讨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72年首先提出了“中介语僵化现象”这一概念。他认为,在语言运用中,僵化现象可以发生在语法、语义、语音、句法、词汇、篇章和语用等各个层面上,僵化的特征是持久的和有抵抗力的;无论是对于成人二语习得者还是儿童二语习得者,僵化现象都会发生;具体表现为一些中介语的特征处于停滞状态,错误的表达形式反复出现,很难甚至无法消除。
彭仁忠吴卫平
关键词:中介语僵化归因研究僵化现象二语习得语言学家语言运用
论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被引量:26
2008年
异化和归化问题是我国翻译界的争论焦点。当前,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引进外域文化和丰富译入语方面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对跨文化传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度异化或归化的做法给文化交流带来了许多障碍和不利。为消除文化障碍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度,笔者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或不对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折中策略——适度异化。
彭仁忠
关键词:异化归化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
称呼语在中西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被引量:1
2000年
称呼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题目,它负载着一个民族文化习惯与民族语言语用规范的一种言语行为,同时也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由于中西社会与文化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称呼语的语用也存在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探讨称呼语所具有的功能与形式,并且通过称呼语的使用形式来分析比较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一些语用差异。
陈俊彭仁忠
关键词:称呼语文化交际语用差异
从英语写作对中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介语的一项实证研究
中介语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其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然而,由于中介语研究所得证据更加系统化、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最近引起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今,在中国,有些学者开始介绍中...
彭仁忠
关键词:中介语母语迁移回避退步
文献传递
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对企业文化冲突及跨文化企业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跨文化企业中出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针对跨文化企业的文化冲突,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发展文化认同,进行跨文化培训,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及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等应对策略。
彭仁忠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价值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