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斐

作品数:319 被引量:96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10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8篇理学
  • 21篇化学工程
  • 15篇生物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8篇农药
  • 39篇食品
  • 38篇传感
  • 35篇感器
  • 35篇传感器
  • 27篇分子
  • 23篇生物传感
  • 23篇离子
  • 22篇生物传感器
  • 22篇农药残留
  • 20篇固定化
  • 19篇配体
  • 18篇印迹聚合物
  • 18篇分子印迹
  • 17篇菊酯
  • 16篇适配体
  • 15篇量热
  • 15篇教学
  • 13篇菊酯类
  • 12篇菊酯类农药

机构

  • 314篇上海理工大学
  • 5篇青岛大学
  • 4篇江南大学
  • 4篇光明乳业股份...
  • 4篇内蒙古蒙牛乳...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上海皓信生物...
  • 2篇山东电子职业...
  • 2篇上海市食品药...
  • 2篇上海市农产品...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丰益(上海)...
  • 1篇上海市质量监...
  • 1篇江苏雨润食品...

作者

  • 314篇徐斐
  • 172篇曹慧
  • 126篇于劲松
  • 91篇叶泰
  • 70篇袁敏
  • 64篇袁敏
  • 44篇华泽钊
  • 20篇许学勤
  • 20篇胥义
  • 18篇夏永军
  • 18篇侯建平
  • 18篇艾连中
  • 17篇管骁
  • 14篇陈卫
  • 14篇郑艺华
  • 12篇李红梅
  • 9篇何定兵
  • 8篇李思超
  • 7篇王芳芳
  • 7篇董庆利

传媒

  • 19篇食品科学
  • 18篇分析试验室
  • 16篇工业微生物
  • 15篇食品与发酵工...
  • 13篇食品与发酵科...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理化检验(化...
  • 7篇食品工业
  • 6篇上海理工大学...
  • 5篇应用化工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科技信息
  • 3篇分析科学学报
  • 3篇食品与机械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食品与生物技...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9篇2023
  • 22篇2022
  • 20篇2021
  • 14篇2020
  • 16篇2019
  • 17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28篇2015
  • 21篇2014
  • 17篇2013
  • 18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19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3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芯片的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的测热性能研究
2014年
采用鸡肝酯酶作为生物敏感元件,以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制作的NCM9924微量热芯片作为换能器,建立了用于农药的残留量测定的量热式生物传感器试验系统。应用此系统进行了量热芯片灵敏度、酶促反应放热和农药抑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为0.5mL·min-1的情况下,换能器的温度灵敏度不低于1.184mV·K-1;本系统对同一酶活水平的放热量响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鸡肝酯酶被2mg·L-1甲胺磷农药抑制后,系统放热曲线的峰高降低了50%。
于劲松徐斐曹慧袁敏
关键词:温度灵敏度
核酸适体修饰纳米酶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适体修饰纳米酶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纳米金颗粒;步骤2:将制备好的金纳米颗粒与Pb<Sup>2+</Sup>核酸适体、钠盐,共孵育,得到...
徐斐叶泰苏采薇曹慧袁敏吴秀秀阴凤琴郝丽玲
基于猪肝酯酶杂化“纳米花”即时比色法检测氰戊菊酯被引量:3
2020年
建立了基于猪肝酯酶杂化"纳米花"的氰戊菊酯的比色检测方法。将猪肝酯酶杂化"纳米花"酶解与高锰酸钾氧化显色耦合,并通过琼脂糖凝胶将显色底物集成到离心管管盖上。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杂化"纳米花"进行了表征,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氰戊菊酯的线性范围为1.5~12μg/m L,检出限为0.26μg/m L,并选择黄浦江水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2.5%~108.7%。
陆单叶泰徐斐曹慧袁敏于劲松周禹丞葛宇虞成华王震
关键词:菊酯类农药
适用于量热式农药快速检测的固定化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量热式农药快速检测的固定化酶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该固定化酶由从动植物体中提取的B-酯酶和从蔬菜中提取的酚氧化酶组成,制作方法步骤为:1)酶液的提取;2)酶的部分纯化;3)酶的固定化。由本方法制作的固...
徐斐姜觅胥义华泽钊马天画
文献传递
适用于量热式农药快速检测的生物敏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量热式农药快速检测的生物敏感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点是该生物敏感元件由从动植物体中提取的B-酯酶和从蔬菜中提取的酚氧化酶组成,制作方法步骤为:1)酶液的提取;2)酶的部分纯化;3)酶的固定化。由本方...
徐斐姜觅胥义华泽钊马天画
文献传递
鸡胸软骨Ⅱ型胶原免疫活性肽的制备及其性质被引量:5
2015年
以水解度为指标,优化了中性蛋白酶酶解鸡胸软骨Ⅱ型胶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备不同水解度Ⅱ型胶原酶解复合物,并以淋巴细胞增殖率为指标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的酶解能力最强,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p H 7.5、底物质量浓度25 mg/m L、加酶量40 U/mg、酶解时间150 min。当Ⅱ型胶原在水解度为18%时,其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达到58.69%。Ⅱ型胶原酶解复合物的质量浓度对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也有显著影响,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 mg/m L时,对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达到最大。免疫活性较高的Ⅱ型胶原酶解复合物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于1 000~180 D范围内,占其总含量的75.21%。
刘露露曹慧徐斐于劲松袁敏
关键词:中性蛋白酶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食品化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22年
“食品化学”是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着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食品化学”教学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未被有效培养的问题,无法达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无法满足食品行业人才需求。从3个方面(树立典型教学案例,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行业归属感;强化食品化学学科的逻辑线条梳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对“食品化学”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探索。以有力支撑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型食品行业人才”的育人目标,满足新时代背景下食品行业的人才需求。
郝丽玲叶泰徐斐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食品化学教学改革
响应面法优化微量热仪中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的条件
2012年
利用微量热仪Micro DSCⅢ,以葡萄糖氧化酶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放热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和中心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3个因素对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产热的影响依次为:酶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响应面法分析显示,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35℃、pH4.46、酶添加量1.58mg/mL,总的反应热为39.6668J,与预测值40.1071J的相对误差为1.11%。经响应面法研究所得回归模型显著。
张成楠徐斐曹慧于劲松
关键词:微量热法葡萄糖氧化酶响应面
C反应蛋白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价
2014年
目的:评价以胶乳免疫比浊法原理研制的C反应蛋白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性能。方法测定试剂盒的检测限、精密度、线性范围、回收率、贮存稳定性,将检测200份样本的结果与国外试剂盒比较。结果检测限为0.72 mg/L,精密度:高、低浓度水平的样本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3.09%、6.75%,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47%、6.84%;线性范围为1~215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平均回收率为112.5%,系统误差<1/2TEa。贮存有效期:18个月。200份不同浓度样本测定结果与进口试剂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制的C反应蛋白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施国民徐斐
关键词:性能评价
生食贝类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半定量风险评估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上海市生食贝类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半定量风险评估。牡蛎、醉泥螺、象拔蚌、北极贝为上海市主要的生食贝类水产品,调查显示贝类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平均检出率为43.7%,其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基因Tdh+/Trh+在贝类水产品中的平均检出率为3.75%。对上海地区对生食贝类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膳食调查,并利用"Risk Ranger"软件对牡蛎、醉泥螺、象拔蚌、北极贝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半定量风险评估。上海市生食贝类消费人群比例为13.86%,生食贝类的食用频率平均2.4月/餐次,平均每餐消费生食贝类水产品为49.06 g/餐。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牡蛎/副溶血性弧菌(50)属于高度风险,醉泥螺/副溶血性弧菌(46)、象拔蚌/副溶血性弧菌(44)、北极贝/副溶血性弧菌(39)均属于中度风险,根据风险排序风险大小依次为牡蛎>醉泥螺>象拔蚌>北极贝。
梁思源袁敏徐斐曹慧于劲松叶泰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