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安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株洲市一起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调查株洲市一起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和卫生学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对病例标本、饮用水水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本次疫情历时5 d,发生病例73例,罹患率为12.54%。男女生罹患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住校生的罹患率明显高于走读生。从13例病例粪标本和1份饮用水水样中检出宋内氏志贺菌。学校自供饮用水受到污染是本次疫情爆发的原因。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由宋内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以介水传播为主的菌痢爆发。因此,加强学校饮用水的监管和消毒,提高师生饮用水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极其必要。
- 曹正安李菊安张宇帅清陵雪立杰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病原检测
-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株洲市感染性腹泻细菌和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株洲市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感染性腹泻主要的细菌、病毒病原体,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 150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标本75份,阳性率为50.0%。其中单一病原感染占阳性构成比的89.3%,混合感染占阳性构成比的10.7%。结论引起株洲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检出细菌7种计30株,以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病毒5种54株,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
- 贺放晴曹正安罗誉皓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毒
- 2011-2012年株洲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第1周-2012年第52周株洲市流感监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LI)占门诊病例的百分比(ILI%)、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型的变化规律。结果株洲市2011年第1周-2012年第52周共报告ILI 23 045例,ILI%为4.06%;共采集1 390份ILI咽拭子,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6.76%,其中B型流感病毒占阳性标本的65.24%。结论 2012年各周ILI%均低于2011年,提示2012年流感病毒活动较2011年减弱;ILI%与病毒分离率之间正相关(r=0.398,P=0.004),ILI%的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 唐雨新周利平张宇龙歆孜曹正安
-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监测
- 2005-2008年株洲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株洲市区流感活动情况及流感病毒型别特征。方法采集流感监测点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法分离流感病毒。结果2005-2008年共检测2 487份咽拭子标本,分离流感病毒181株,阳性率7.28%,其中甲1型64株,乙型35株,甲3型54株,未分型28株。结论2005-2008年株洲市区全年流感散发流行,7、8月有发病高峰。
- 庞力娟龙术国周胜勇丁愈曹正安石文松
- 关键词:流感疾病控制
- 株洲市2005-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报告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株洲市2005-2009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5-2009年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和实时荧光(RT-PCR)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五年共检测标本3840份,分离到各型流感病毒271株,其中72株因血凝滴度<1∶8未能鉴定,鉴定的199株结果为A(H3N2)72株,占36.18%;A(H1N1)75株,占37.68%;B型52株,占26.13%。结论近年来,株洲市市区流感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06%。2005年10月-2006年以A(H1N1)亚型为流行毒株、2007年以A(H3N2)亚型为主要流行毒株,2008-2009年10月31日止A(H1N1)亚型、A(H3N2)亚型、B型并存。
- 龙歆孜罗建平石文松曹正安
- Real-Time RT-PCR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建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Real-Time RT-PCR法,为手足口病病毒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采用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推荐的RT-PCR法对湖南省株洲市2009年3-8月间发生的82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儿的82份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特异性核酸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简称Real-TimeRT-PCR)进行复检,比较二者的实验结果 ,分析Real-TimeRT-PCR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结果 Real-TimeRT-PCR检测82份标本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与RT-PCR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4.09,P<0.05),Real-TimeRT-PCR法检出率明显高于RT-PCR法。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简单易行的Real-TimeRT-PCR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方法 ,为手足口病病毒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
- 罗建平曹正安贺放晴石文松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实时荧光PCR
- 湖南某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及溯源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一起因农村家宴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查明传染来源、致病因子及其耐药性,有效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此次暴发事件共搜索发现病例19例,均有共同就餐暴露史,无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为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29日中餐食用“炖猪肚”是导致本次事件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测从5例病例肛拭子和刀具、砧板涂抹样以及碗涂抹样中分离出肠炎沙门菌,其中4例病例和2个环境样本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同源性为100%,且均具多重耐药性。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肠炎沙门菌污染餐具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建议加大农村宴席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管力度,规范食品加工、餐具消毒措施。
- 罗誉皓钟艳陈帅孟灵川谭娟曹正安
-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耐药性监测
- 2005~2010年某市儿童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了解2005~2010年某市儿童中流感的流行趋势与病原学特征,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2005~2010)》采集儿童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及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与型别鉴定,分析其流感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数据.结果 2005~2010年某市儿童流感样病例数量各年整体呈上升趋势(x2趋势=42097.04,P<0.05);流感总检出率为8.77%,2~4月和7~9月为流行高峰,常存在多种亚型混合流行,各年龄段检出率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x2趋势=28.37,P<0.05).结论 某市儿童中流感活动具季节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应加强不同的防控方式与力度.
- 石文松胡卓罗建平曹正安周胜勇
- 关键词:儿童流感病毒流感样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