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伟

作品数:31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核科学技术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高放废物
  • 13篇废物
  • 11篇岩体
  • 10篇地质
  • 10篇地质处置
  • 8篇高放废物地质...
  • 6篇节理
  • 5篇废物处置
  • 5篇高放废物处置
  • 4篇地段
  • 4篇花岗岩
  • 4篇高放废物处置...
  • 4篇处置库
  • 3篇地质建模
  • 3篇地质条件
  • 3篇天湖
  • 3篇钻孔
  • 3篇结构面
  • 3篇甘肃北山
  • 2篇地球化

机构

  • 31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武...
  • 3篇中国自然资源...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31篇李亚伟
  • 12篇王驹
  • 8篇罗辉
  • 7篇苏锐
  • 7篇田霄
  • 7篇宗自华
  • 7篇陈亮
  • 6篇郭永海
  • 5篇刘健
  • 5篇刘淑芬
  • 4篇王春萍
  • 4篇陈伟明
  • 3篇王海龙
  • 3篇季瑞利
  • 3篇王贵宾
  • 2篇赵宏刚
  • 2篇王锡勇
  • 2篇金远新
  • 2篇董建楠
  • 2篇吴益平

传媒

  • 6篇世界核地质科...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炭科技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山地区断裂构造裂隙水富集规律
北山地区基岩分布面积高达70%以上,断裂构造发育。断裂带构造裂隙水是区内重要的地下水类型之一,单井涌水量最大可达1500 m·d以上。构造裂隙水的富集不仅受断裂力学性质、规模的影响,也受补给条件、岩性等因素的制约。
郭永海王海龙董建楠苏锐季瑞利刘淑芬李亚伟宗自华
关键词:断裂带构造裂隙水
阿奇山1号岩体现场水文地质试验及渗透性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岩体渗透性是高放废物处置场址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双栓塞水文地质试验设备,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新疆预选区阿奇山1号岩体的钻孔进行了分层水文地质试验,并利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参数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解译,获得了岩体的渗透系数。结果显示:阿奇山1号岩体渗透性极低,90%的试验段渗透系数低于10^(-8)m·s^(-1),钻孔揭露岩体渗透系数呈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从渗透性的角度判断,该岩体是有利场址之一;深部岩体渗透系数与裂隙数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张明季瑞利李亚伟周志超李杰彪
关键词:裂隙岩体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离散裂隙网络模拟在地下硐室稳定性中的应用——以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室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以甘肃北山地下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离散裂隙网络-离散元(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FN-DEM)耦合方法在花岗岩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方面的探索研究。选取地下实验室工程勘察范围内代表性勘察钻孔和地表露头裂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三维离散单元软件3DEC构建离散裂隙网络(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和等效岩体模型,模拟分析了地下实验室-560 m水平试验巷道的硐室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硐室开挖引起硐室围岩应力重分布,裂隙与硐室开挖面相交部位发生应力集中现象,硐室围岩出现位移变形;在现有条件下,硐室围岩变形量较小,应力集中程度不高,地下硐室稳定性较好。
纪景仁王驹王驹李亚伟唐振平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稳定性
北山沙枣园花岗岩体随机结构面的空间分布
2024年
北山沙枣园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备选场址,该区域中广泛分布的随机结构面是控制岩体变形和核素迁移的关键因素.选取600 m×600 m×600 m沙枣园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露头节理调查和钻孔裂隙编录的方法,探究岩体随机结构面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开展随机结构面的产状分析,并运用基于粒子群的K-means算法开展产状聚类,岩体中主要发育倾角大于65°,走向为NNE向、EW向和NW向的随机结构面,其中钻孔裂隙优势组为295.4°∠68.3°、189.5°∠71.2°、235.6°∠69.2°和66.0°∠33.0°,露头节理优势组为320°∠79°、180°∠77°、282°∠80°和231°∠67°,两者呈现相似特征;其次开展露头节理平面分析,采用Voronoi法剖分岩体,计算节理平均迹长值和中点面密度值表征剖分后的岩体节理发育特征,岩体东北部的平均迹长值约为西南部的一半,而中点面密度在岩体中部最大.据优势组拆分露头的节理参数值,相对于其他优势组,NE向与NNE向优势组的平均迹长更长,中点面密度值更大;最后开展钻孔裂隙的位置分析,据产状聚类分析结果,绘制不同优势组的走向、倾角深度分布图,裂隙呈现深度不均匀的分布特征,平均线密度为0.11 m^(–1),在[–150 m,–160 m]区间达到最大值0.60 m^(–1),在[–310 m,–370 m]区间密集发育NNE向裂隙.研究结果可以为沙枣园区域的高放废物处置提供参考依据.
霍亮王贵宾李亚伟魏翔刘桓兑
关键词:高放废物花岗岩随机结构面钻孔
膨润土参数对缓冲材料热-水-力耦合性能的影响研究
基于孔隙介质热-水-力(THM)耦合基本理论,针对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缓冲材料多场耦合性能试验台架,开展了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在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数值分析研究。采用LAGAMINE多场耦合数值软件,通过改变膨润土的水热等参数进行...
曹胜飞陈亮刘月妙谢敬礼马利科李亚伟赵星光
关键词: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地下实验室施工期井巷地质编录技术方法研究
2023年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阶段,井巷地质编录是一项基础性的现场工作,可获得不同硐室的地质信息、查明场址区域内岩体与构造特征,其编录数据可为场址精细化三维地质建模与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资料,为工程开挖过程中的现场试验设计和未来地下实验室中的科研试验提供支撑。传统的地质编录方法,其编录目标、对象和内容等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通过借鉴国外地下实验室的编录经验,并参考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编录标准和规范,结合北山地下实验室的工程特点,编制了一套适用于北山地下实验室的井巷地质编录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井巷地质编录技术规范的空白,同时也可为地下工程的编录方法提供参考。
张竞嘉田霄李亚伟李亚伟
关键词:地质编录竖井
一种钻孔岩心方位恢复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领域和工程地质研究领域深部岩体构造特征研究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钻孔岩心方位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岩心基线划定;②岩心结构面编录;③钻孔电视测量和解译,获得钻孔孔壁分布图;④岩心校对并确定...
陈伟明陈亮王驹苏锐宗自华王锡勇罗辉李亚伟田霄
文献传递
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在有限的历史资料和几年来观测资料分析基础上,阐明了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其与当地大气降水的关系,并对其动态类型进行了剖析,由此得出北山地区地下水源自当地大气降水补给的认识。为处置库预选区场址评价提供了水文地质依...
郭永海王驹王志明肖丰刘淑芬苏锐宗自华李亚伟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库地下水位
文献传递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天湖预选区地表岩体质量综合评价
2018年
地表岩体质量评价可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初期选址阶段提供经济、客观的比选依据。不同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由于侧重点不同,致使针对同一对象,评价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基于天湖候选场区钻孔周边花岗岩体的详细调查获得大量实测数据,采用BQ、Q和RMR等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将不同分类方法之间分值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再通过多方法的"综合平均"来评定研究区的岩体质量等级。评价结果证明研究区内西北部的岩体质量水平要高于东南部的岩体质量水平。
李亚伟宗自华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岩体质量评价
北山沙枣园花岗岩岩体露头节理的平面特征研究
2023年
北山沙枣园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的重点预选地段,该区域花岗岩体中广泛分布的露头节理是地下水渗流和核素迁移的通道。在前期露头调查测量基础上,以单一露头节理为对象,采用圆形窗口法计算节理的平均迹长L和单位面积数量P_(20)、采用拓扑理论计算单位节理的连接节点数C_(L)、采用盒子法计算露头节理的分形维数D;其次分析平面特征参数的线性相关性,其中C_(L)和L,D均呈正相关,系数为0.418,0.612,而P_(20)与L,D为负相关,系数为-0.538和-0.387,C_(L)与P_(20)没有体现相关性,提出露头节理的连通节点面密度参数P_(20C);然后以区域露头为对象,基于露头位置,采用Voronoi法剖分岩体,由面积加权法得区域平面特征参数值L=13.54 m,P_(20)=0.095个/m^(2),C_(L)=2.93,D=1.19,P 20C=0.25个/m^(2),运用四分位图呈现参数的区域分布,其中P_(20)区域分布聚集明显,区域“西南部大于东北部”;参数C_(L),L和D的区域分布相似,区域“中间小,周围相间”,最后采用参数P_(20C)和P_(20),C_(L)筛分岩体,岩体质量“好”的区域均位于调查区域的中部和东部。
霍亮王贵宾李亚伟魏翔刘桓兑
关键词:岩石力学高放废物花岗岩拓扑分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