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华 作品数:83 被引量:268 H指数:8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无锡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沉默Med19对人乳腺癌裸鼠成瘤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Med19基因对人乳腺癌裸鼠成瘤的影响,探讨Med1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前期已稳定感染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Med19蛋白的沉默效果。稳定感染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背侧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和移植瘤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以慢病毒空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所构建的Med19-siRNA慢病毒载体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Med19蛋白的表达,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了62%,Med19基因沉默组较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组瘤体生长速度慢(t值分别为4.843、6.291、5.317,均P<0.01),肿瘤终体积分别为(620.08±263.07)mm3和(1406.77±351.14)mm3,终重量分别为(0.20±0.18)g和(0.67±0.2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9、3.615,均P<0.01)。结论:Med19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裸鼠成瘤和移植瘤生长,表明Med19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王晓艳 华东 李莉华 高琪 郭子健关键词:MED19 RNA干扰 慢病毒 16q12 rs380366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性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16q12 rs380366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罹患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Ovid、Medli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文献,应用Stata/SE 12.0对全部关于16q12 rs380366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结果检索到30篇相关文献,25篇纳入研究的文献中,累计病例69 127例,对照95 954例。总研究人群分析结果显示,与C等位基因相比,16q12 rs3803662位点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高加索人群、亚洲人群和混合人群乳腺癌的罹患风险。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rs3803662 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罹患风险。与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相比,rs3803662 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携带BRCA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易感性。结论排除非洲人群,16q12 rs3803662位点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风险。 范艳玲 郭子健 杨晓丹 吴小红 余波 李莉华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乳腺癌 META分析 抗人VEGF发卡状核酶基因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6年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针对人VEGF的发卡状核酶(RZ),定向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转染肝癌细胞SMM C-7721,RT-PCR鉴定。EL ISA法和M TT法检测SMM C-7721细胞对照组、SMM C-7721/pcDNA 3.1+空载体对照组和SMM C-7721/RZ基因转染组细胞VEGF表达和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为SMM C-7721/RZ基因转染组细胞VEGF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速率显著低于SMM C-7721细胞对照组和SMM C-7721/pcDNA 3.1+空载体对照组。M C-7721/RZ基因转染组细胞出现凋亡峰,其凋亡率达11.0%,而细胞对照和空载体细胞对照均末出现。认为SMM C-7721/RZ转基因细胞株的成功构建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建立裸鼠人肝癌模型及评价RZ对体内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郭子健 李莉华 严玲玲 杨吉成 王学浩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肿瘤 细胞增殖 胃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G6PDH作内参照,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41例胃癌组织TS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TS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93。TS高表达组(〉0.93)和低表达组(≤0.93)之间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S 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TS mRNA表达水平对判断胃癌病人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邓建忠 华东 黄朝晖 李莉华 郁皓 茆勇 刘志辉 任金冬 宋明旭关键词:胃肿瘤 TS 预后 TUM2-P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42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UM2-PK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联系。结果:TUM2-PK mRNA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35/42)和57.14%(24/42),表达量为0.7230±0.6744和0.2594±0.2835,肝癌组织中TUM2-PK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TUM2-PK mRNA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肝癌的大小、门脉癌栓、淋巴转移、肝内转移、AFP水平及患者5年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TUM2-PK mRNA的高表达提示肝癌的分化差。可作为评估肝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吴二斌 李莉华 郭子健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一种人外周血NK细胞高效扩增的方法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索从人PBMC中高效扩增CD3^- CD56^+NK细胞的方法。方法 使用干细胞生长培养基,在抗CD3单抗和IL-2的作用下,从健康成人PBMC中诱导扩增CD3^- CD56^+NK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 PBMC经抗CD3单抗、IL-2联合作用获得大量增殖,在14d时扩增54.3±5.5倍,含有(52.4±7.9)%CD3^- CD56^+NK细胞。结论 可使用干细胞生长培养基,在抗CD3单抗和IL-2协同刺激下大量扩增NK细胞,为应用NK细胞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扩增NK细胞的方法。 黄朝晖 王丰 华东 刘志辉 李莉华 任金冬关键词:NK细胞 抗CD3单抗 过继免疫治疗 PDGF-D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及其受体PDGFRβ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标本中PDGF-D及PDGFRβ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DGF-D及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8.28%,72.41%)均高于癌旁组织(87.93%,53.45%),P均<0.05。PDGFRβ与PDGF-D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5)。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有意义指标。 丁苏宁 李莉华 华东 宋明旭 周希科 吴二斌 刘志辉关键词:胃癌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癌基因iASP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iASPP(inhibitor member of the ASPP family)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iASPP mRNA在60例胃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ASP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iASPP表达水平(0.503±0.33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05±0.108)。胃癌中iASPP的高表达同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iASPP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影响胃癌的分化及患者预后,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梁环宇 李莉华 任峰 宋明旭 周希科 刘志辉关键词:IASPP 胃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Genesil-2.1-iASPP-shRNA质粒的构建及转染 2011年 目的构建针对iASPP基因的短发卡RNA干扰(iASPP-shRNA)质粒,并转染胃癌细胞AGS(p53野生型)。方法以iASPP为靶基因设计两条带有短发卡结构的寡核苷酸序列,连接到pGenesil-2.1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a,提取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并培养形成稳定的细胞系,PCR检测转染AGS细胞中的iASPP基因。结果构建的pGenesil-2.1-iASPP-shRNA质粒测序证实iASPP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该质粒转染AGS细胞后,其iASPP基因表达受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pGenesil-2.1-iASPP-shRNA质粒,并可成功转染AGS细胞而抑制其iASPP基因的表达。 饶敏 李莉华 郭子健 梁环宇 王晓艳 过建工 戴赛民关键词:RNA干扰 基因转染 FGFR2基因rs2981579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rs298157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抽取321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33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外周血,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FGFR2 rs2981579基因多态性,比较基因型分布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s2981579低频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9%和46.3%。以CC基因型为参照,CT或TT基因型没有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其中携带CT基因型患病风险为OR=0.972,95%CI:0.648~1.458;携带TT基因型患病风险为OR=1.042,95%CI:0.668~1.626。rs298157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FGFR2基因rs2981579多态性不是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因子和预后预测因子。 周希科 华东 郭子健 黄朝晖 刘志辉 宋明旭 李莉华关键词:乳腺癌易感性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