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从容

作品数:100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食管
  • 39篇肿瘤
  • 37篇细胞
  • 28篇食管癌
  • 19篇食管肿瘤
  • 19篇化疗
  • 18篇放疗
  • 14篇预后
  • 14篇腺癌
  • 14篇小细胞
  • 14篇基因
  • 13篇蛋白
  • 13篇淋巴
  • 12篇调强
  • 12篇META分析
  • 10篇调强放疗
  • 10篇细胞癌
  • 10篇疗效
  • 9篇食管鳞癌
  • 8篇低氧

机构

  • 9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5篇唐山市人民医...
  • 13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河北联合大学
  • 5篇定州市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保定市第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0篇杨从容
  • 66篇景绍武
  • 63篇王军
  • 61篇刘青
  • 51篇曹峰
  • 49篇王祎
  • 48篇程云杰
  • 24篇孙国贵
  • 16篇王雅棣
  • 14篇李成林
  • 13篇赵学涛
  • 12篇郭银
  • 10篇胡万宁
  • 9篇张钧
  • 8篇王倩
  • 8篇李娜
  • 7篇吴凤鹏
  • 6篇任晓亮
  • 5篇巨红妹
  • 5篇边晨峰

传媒

  • 11篇中华肿瘤防治...
  • 9篇中华放射肿瘤...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癌变.畸变....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肿瘤学杂志
  • 3篇肿瘤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7篇2017
  • 21篇2016
  • 18篇2015
  • 28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准医学背景下的食管癌放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约占世界发病人数的一半以上。食管癌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在放疗技术层面以及放疗参与的综合治疗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食管癌的放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管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杨从容王烁王军
关键词:食管癌
悬浮红细胞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2015年
目的体外观察悬浮红细胞对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Ficoll低密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CD3+T淋巴细胞,给予CD3/CD28抗体共刺激,并分别与异体非去白悬浮红细胞或去白悬浮红细胞混合培养72 h。采用H3-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培养体系中CD4+/CD8+及CD4+CD25+/CD4+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组)对比,非去白悬浮红细胞组和去白悬浮红细胞组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CD4+/CD8+细胞亚群比例下降(P<0.01),而CD4+CD25+/CD4+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增加(P<0.01)。与去白悬浮红细胞相比,非去白悬浮红细胞的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悬浮红细胞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而这种作用可能主要取决于悬浮红细胞内残留的白细胞。
赵学涛杨从容任晓亮李明解晓元巨红妹
关键词:悬浮红细胞CD4^+CD25^+TREG
食管癌根治性术后辅助放化疗临床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4-01-2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与单纯手术对比的研究,依据入选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收集各项研究中如局部复发及1、3和5年总生存等数据,应用Meta分析评价预辅助化疗的疗效。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国内外文献7篇,共包括729例食管癌患者,其中鳞癌613例,腺癌115例,其他1例。与食管癌单纯手术相比,辅助术后放化疗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OR=0.383,95%CI为0.254-0.580,P〈0.001。提高1、3和5年生存率,HR=1.677,95%CI为1.056-2.663,P=0.028;HR=1.935,95%CI为1.367-2.738,P〈0.001;HR=1.829,95%CI为1.155-2.897,P=0.010。结论术后预防性辅助放化疗可显著降低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中晚期食管鳞癌或腺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不仅对于食管腺癌,对于食管鳞癌也可考虑用于指南推荐。但辅助放化疗价值仍需更多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
张月峰景绍武王军王祎曹峰刘青程云杰杨从容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治疗局限期PESC患者98例,分析不同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和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46.9...
焦文鹏王军刘青景绍武杨从容王祎曹峰程云杰
食管小细胞癌肿瘤标志物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随着食管小细胞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其与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探讨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肿瘤分子标志物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01-2012-12-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并行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82例,其中接受CD56检测82例,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检测82例,嗜铬粒-A(chromogranin A,CHr-A)检测81例,角蛋白(cytokeratin,CK)检测78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70例。比较肿瘤分子标志物不同水平间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结果食管小细胞癌术前镜检确诊率为40.6%(28/69)。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CD56的阳性率为92.7%(76/82),Syn为90.2%(74/82),Chr-A为27.2%(22/81),CK为89.7%(70/78),NSE为60.0%(42/70)。Chr-A阴性及弱阳性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度为11.6%(53/457),显著高于阳性组的4.3%(6/138),χ2=6.236,P=0.013;NSE阳性组淋巴结转移度为11.8%(40/338),较阴性及弱阳性组的7.0%(14/201)有增高趋势,χ2=3.315,P=0.069。CD56、Syn、Chr-A和CK阳性组患者与阴性及弱阳性组患者局控率、远转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阴性及弱阳性组5年局控率和生存率分别为77.2%和44.2%,优于NSE阳性组的61.9%和23.1%,χ2值分别为4.677和4.000,P值分别为0.031和0.045;NSE阳性组5年远转率为62.7%,显著高于NSE阴性及弱阳性患者的37.0%,χ2=4.146,P=0.042。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与否(P〈0.001)和NSE表达水平(P=0.035)是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术前镜检确诊率较低,对神经源性特异性抗体表达有明显的亲和性。Chr-A阴性、弱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度较Chr-A阳性患者明显升高。化疗与否和NSE表达水平�
程云杰焦文鹏王军景绍武王祎曹峰刘青杨从容武亚晶郭银
关键词:食管小细胞癌肿瘤分子标志物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预后
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剂量体积因素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剂量体积因素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其进行界值限定。方法:收集2008-12-10-2012-08-20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09例,其中肺癌57例,食管癌52例。照射剂量为1.8~2.0Gy/(次·d),5d/周,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接受处方剂量为50~66Gy,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在放射治疗前检测患者基础心脏状况,并在放疗结束、放疗开始3个月分别应用CTCAE 3.0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患者的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情况,分析全心受照剂量体积参数对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结果:109例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87例(79.8%),其中1级73例,2级14例。87例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患者中,心包积液5例(4.6%),心电图异常54例(49.5%),肌钙蛋白Ⅰ升高14例(12.8%),心肌酶升高26例(23.9%)。全心受照射量Dmax为(61.264±15.160)Gy,平均心脏剂量(mean heart dose,MHD)为(21.305±12.796)Gy,V5为(64.6±32.9)%,V10为(56.4±33.6)%,V20为(43.3±30.5)%,V30为(31.6±24.4)%,V40为(21.7±18.8)%,V50为(12.4±11.5)%,V60为(5.5±6.5)%;D5为(49.450±18.907)Gy,D50为(17.206±14.568)Gy,D100为(2.820±3.715)Gy,心脏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为10.7±17.6。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组全心V60高于未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组,t=-2.140,P=0.032;NTCP高于未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组,t=-2.088,P=0.037。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47和0.675,预测的准确性为中等和接近中等,界值分别为5.04%和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全心V60是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2。结论:全心V60、NTCP是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
何宏涛王军刘青王祎龙书敬程云杰景绍武尚凯曹峰杨从容
关键词:剂量体积直方图受试者工作曲线
食管腺样囊性癌2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食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上罕见,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病例,对本病缺乏系统了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2例食管ACC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4-01-01-2013-12-31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食管A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食管ACC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5∶1。发病部位以胸中段最常见,为14例;其次是胸上段和胸下段,各4例。Ⅰ期19例,Ⅱ期2例,Ⅲ期1例。食管ACC的术前内镜诊断率较低,仅为27.3%(6/22),其中11例被误诊为鳞状细胞癌,4例误诊为腺癌,1例误诊为腺鳞癌。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9.1%(2/22),淋巴结转移度为0.9%(2/229),肺转移发生率为27.3%(6/22)。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3%和65.1%,术后综合治疗与单纯手术相比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816。结论食管ACC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以胸中段最为多见,术前内镜诊断确诊率低。食管ACC总体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并不常见,治疗失败以肺转移最为多见,术后是否需行综合治疗尚待进一步探索。
李娜王军景绍武刘青程云杰王祎曹峰焦文鹏杨从容武亚晶
关键词:食管肿瘤预后
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预后分析
中国食管腺癌发病率低国内有关食管腺癌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疗效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研究食管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比较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综合治疗选择提供参考.选择2004-01-01-2013-12-31于河...
李娜王军李静曹峰王祎程云杰刘青景绍武杨从容武亚晶郭银
关键词:食管腺癌根治性手术化学治疗临床预后
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NSCLC临床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同期放化疗前加诱导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NSCLC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国内外数据库有关局部晚期NSCLC患者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对比的文献,依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收集各项研究的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同期放化疗前加诱导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国内外文献5篇,共包括845例患者。结果显示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较同期放化疗在近期疗效及2、3年生存率方面均相近(OR=0.875,95%CI为0.507—1.510,P=0.631;HR=0.770,95%CI为0.515—1.151,P=0.203;HR=0.809,95%CI为0.559—1.172,P=0.262),但≥3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明显增加(OR=0.637,95%CI为0.435—0.931,P=0.020)。结论同期放化疗前加诱导化疗在近期疗效和2、3年生存率并未显示优势,而骨髓抑制明显增加。限于纳入研究较少,病例数偏少,尚需开展多中心随机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数据来进一步明确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的临床价值。
景绍武王军程云杰刘青吴凤鹏杨从容王祎曹峰焦文鹏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内外的免疫调节作用,观测其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allo-BM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
杨从容单保恩
关键词:MSCSALLO-BMTGVHDMLR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