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梅

作品数:15 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黄土高原
  • 6篇碳储量
  • 5篇有机碳
  • 5篇碳密度
  • 4篇土壤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群落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草地
  • 2篇有机碳储量
  • 2篇植被
  • 2篇森林生态
  • 2篇森林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天然草地
  • 2篇林地
  • 2篇黄土高原草地
  • 2篇不同林地

机构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5篇杨晓梅
  • 13篇程积民
  • 9篇孟蕾
  • 8篇韩娟娟
  • 6篇范文娟
  • 4篇胡秀娟
  • 2篇万惠娥
  • 2篇陈芙蓉
  • 2篇程杰
  • 1篇武高林
  • 1篇赵新宇
  • 1篇王占礼
  • 1篇张继敏
  • 1篇魏学红
  • 1篇孙磊
  • 1篇苏纪帅
  • 1篇何召琬
  • 1篇王向涛
  • 1篇刘俊娥
  • 1篇韩天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恢复措施对西藏安多高寒退化草地植被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为探讨不同恢复措施条件对草地植被特征、地下生物量、地下种子库以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在西藏安多典型退化草地进行围栏,并选用细茎冰草(Agpoyron trachyeaulun L.)、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ays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4种牧草,在围栏内进行免耕补播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免耕补播和围栏封育后,草地植物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植物多样性有少量增加,植被优势种差异较显著;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特别是经过围栏和补播的草地,其0~10cm地下生物量增加明显;此外,土壤种子库测定表明,围栏和补播试验地种子总数明显高于围栏外,增加的种子数主要分布在0~5cm的土层中。
孙磊王向涛魏学红杨晓梅武高林
关键词:高寒退化草地
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基于样地林分调查与室内分析,运用清查平均生物量法和林木相对生长模型,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3种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含碳率变化范围为0.331 6~0.553 2 g/g;变异系数介于2%~14%,而枯落层含碳率为0.294 8~0.335 9 g/g;3种林地平均碳密度:柴松林为238.22 t/hm2,辽东栎林为235.75 t/hm2,油松林为191.58 t/hm2,柴松林及辽东栎林碳密度约是油松林的1.24倍;从研究空间尺度上土壤层>植被层>枯落层,其碳密度分别为105.21,88.11,28.53 t/hm2,其中植被层各分层碳密度大小差异显著,而土壤层碳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3种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总储碳量为31.70 Tg,其中土壤层碳储量占整个碳库的49%,是植被层和枯落层碳储量的1.3倍和3.5倍,且碳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土壤层>乔木层>枯枝落叶层>灌木层>草本层。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碳储量黄土高原
子午岭森林群落中草本植物的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随机采样法,将子午岭3种类型森林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及变化差异与北山阳坡作对照分析,研究了子午岭不同林型下草本植物生长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下及北山阳坡物种数量在21~34种之间,与北山阳坡草本植物物种数较接近的是油松林;3种林下草本植物的高度、盖度与北山阳坡差异极显著,各森林类型间无明显差异;北山阳坡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林下存在明显差异;对草本植物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各林下及北山阳坡物种间呈显著正相关的物种对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辽东栎林>北山阳坡>油松林>柴松林。总体来说,林下草本植物分布较少,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这是由林下郁闭的环境造成的,相对而言,合理种植,抚育的人工油松林和演替顶级的辽东栎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有所改善。
范文娟程积民张继敏杨晓梅孟蕾韩娟娟胡秀娟
关键词:森林群落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29
2010年
基于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辽东栎林及人工油松林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柴松林为13.67g/kg,辽东栎林为13.95g/kg,油松林为11.43g/kg,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林分变化幅度差异不同,且各土层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2)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土层间碳密度变化范围为1.06~3.67kg/m2,并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整个土壤垂直剖面上,有机碳碳密度在9.38~11.43kg/m2之间,其中0~50cm深度碳密度的贡献率达80%以上。(3)3种林地土壤碳储量偏低,平均为105.2t/hm2,不同林分间的差异较大。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储量
子午岭天然柴松林土壤种子库被引量:11
2009年
采取子午岭天然柴松林地3个坡位与1个对照区共4个大样地54个小样方的土壤样品,通过室内种子萌发和地上植被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种子库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1)土壤种子密度平均为1 496.7粒/m^2,最小为1 240.0粒/m^2,最大为1 785.0粒/m^2,荒山对照区为510.0粒/m^2;2)种子库的垂直分布格局显示,近90%的种子储存于枯枝落叶层和0-7.5 cm土层中;3)研究中共统计到植物种32种,分属于20科,其中多年生草本和常绿灌木种子比例最高,分别占种子库种子总数的48.3%和41.9%;4)不同坡位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介于2.523-3.082之间,而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1.458-1.781之间,其中中坡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大而多样性指数最小,上坡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最大;5)各坡位地上植被主要建群植物种中,除白颖苔草、大披针苔草、胡枝子、唐松草在对应坡位的土壤种子库中出现且分别占该坡位种子库的19.7%、2.1%和0.8%、1.7%和3.1%0、.4%外,其他建群种如榛子、子、地榆等在种子库中均未出现,种子库不能很好地反映地上植被组成,部分未出现物种与其自身萌发性质有关;6)土壤种子库中柴松种子所占比例约为0.6%(地上植被调查发现),柴松林下有更新幼苗,约5-7粒/m^2,说明种子库具有潜在萌发能力,森林具备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
何召琬程积民万惠娥熊楚翘陈莉韩天丰杨晓梅
关键词:种子库生活型物种多样性
黄土高原子午岭人工油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为准确估计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群落的碳库分配特征,运用湿烧法对该群落空间尺度上的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各层次碳储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群落平均含碳率为0.4462,空间尺度上各层次差异显著;整个油松林碳储量为7.6498Tg(1Tg=106t),储碳密度为164.55t/hm2,各层碳储量依次为:土壤>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从而呈现空间分配不均的特征。此外,子午岭人工油松林林龄在20a,生长进入中期,林相整体生长旺盛,此阶段若对林木实施规范的人工抚育管理措施,将使其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
孟蕾程积民杨晓梅韩娟娟范文娟胡秀娟
关键词: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碳密度碳储量
子午岭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全量养分储量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3.9~37.6g/kg,平均含量为13.02g/kg,辽东栎林地最高,其次为柴松林,人工油松林地最低;(2)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其中柴松林地的垂直变化幅度最大,达88.86%。3种林分土壤碳密度差异显著,其各土层变化范围为1.06~3.67kg/m2,土壤碳密度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对于整个土层(0-90cm)而言,各林分土壤碳密度为9.38~11.43kg/m2;(3)不同养分储量在3种林分之间表现的规律性及相关性不同。有机碳和各全量养分储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均呈减小趋势,有机碳和全氮表现尤其明显。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韩娟娟范文娟
关键词:林地有机碳储量土壤养分
黄土坡面汇沙对细沟侵蚀的影响与贡献被引量:3
2013年
细沟侵蚀是黄土高原坡面极其重要的侵蚀过程之一,汇沙对细沟侵蚀强弱具有重要影响,阐明汇沙对细沟侵蚀的影响与贡献,可以揭示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机理,并为治理坡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定流量人工放水的组合小区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降雨强度与不同坡度下黄土坡面汇沙对细沟侵蚀的影响及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沟上方汇沙、细沟间汇沙、细沟径流剪切力对细沟侵蚀的影响,在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及坡度下皆可用三元对数方程描述;细沟上方汇沙、细沟间汇沙、细沟径流剪切力,以及细沟上方汇沙与细沟间汇沙及细沟径流剪切力三者的交互作用对细沟侵蚀的贡献率,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分别为13.18%、4.98%、61.2%及8.26%,在不同坡度下分别为4.73%、1.19%、73.65%及5.4%,在不同降雨强度及坡度下分别为10.84%、0.44%、65.22%及6.97%。
申楠王占礼刘俊娥杨晓梅焦念谭贞学
关键词:黄土坡面细沟侵蚀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5
2012年
草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全球碳源/汇及碳循环过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以黄土高原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退耕还林草与封山禁牧工程的实施,对封禁前后的天然草地和退化草地,采用样带多点调查与多年定位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类型草地植物活体、凋落物和根系碳密度分布格局与地带性规律,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草地类型退化草地和封禁草地生物量与碳密度沿海拔及降水梯度的时空变异特征,阐述了影响草地碳密度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4种草地类型3种处理的草地生物量和碳密度自西北向东南均与降雨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并随海拔降低而显著降低,且二者呈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各草地类型地上/地下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布规律均为荒漠草原<丘陵典型草原<梁塬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封禁11a草地活体植物、凋落物和根系碳密度总量:荒漠草原为7.066 t/hm2,丘陵典型草原为8.080 t/hm2,梁塬典型草原为15.319 t/hm2,草甸草原为20.982 t/hm2,分别是退化草地的14.8、8.33、6.5倍和15.88倍。充分表明,封禁不仅能使草地植被恢复和生物量提高,而且也是草地生产力和碳密度增加的一条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气候干旱和草地退化是影响草地生物量和碳密度的关键因素,系统研究黄土高原封禁草地生物量增长与碳密度变化过程,将会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分析作出重要贡献。
程积民程杰杨晓梅刘伟陈芙蓉
关键词: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碳密度气候
黄土高原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生态系统空间尺度上碳储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层乔-灌-草不同器官含碳率范围为0.413 7~0.517 4 g/g,枯落层为0.187 2~0.500 3 g/g,不同器官及层次间含碳率差异较大;土壤层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2)柴松林总储碳密度为236.04 t/hm2,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土壤层(107.55 t/hm2)>植被层(95.20 t/hm2)>枯落层(33.29 t/hm2);总储碳量为1 597万t,其中土壤碳库最大,为727万t,占总储量的45.52%,分别是植被层及枯落层碳库的1.14和3.22倍。
杨晓梅程积民孟蕾
关键词:柴松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碳储量黄土高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