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清媚

作品数:15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人类学
  • 3篇知识
  • 3篇费孝通先生
  • 2篇知识社会
  • 2篇知识社会学
  • 2篇中国人类学
  • 2篇人类学考察
  • 2篇上座部
  • 2篇上座部佛教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学
  • 2篇宗教
  • 2篇文明
  • 2篇民族研究
  • 2篇南传上座部佛...
  • 2篇佛教
  • 2篇边疆
  • 1篇傣族
  • 1篇傣族社会
  • 1篇代人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5篇杨清媚
  • 3篇王铭铭
  • 2篇周飞舟
  • 2篇渠敬东
  • 1篇张亚辉
  • 1篇孙飞宇
  • 1篇菅志翔
  • 1篇孙静
  • 1篇田耕
  • 1篇罗杨
  • 1篇苏国勋
  • 1篇王楠
  • 1篇王娟
  • 1篇何贝莉

传媒

  • 5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社会
  • 1篇群言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 1篇宗教人类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被引量:27
2010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写作有着广深的学术背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如果说《江村经济》侧重讨论社会制度变革,那么《乡土中国》则在探讨与之相匹配的社会道德。《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之关系这条线索,贯穿了费孝通大半生对社会改革的种种设想。费孝通晚年对《乡土中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认为中国文化比"乡土社会"要复杂的多,并重申"文化自觉"的命题,对知识分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王铭铭杨清媚
关键词:《乡土中国》写作背景
无用之人类学的想象力——读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被引量:2
2009年
听过不少人议论说,王铭铭的书越来越难懂,越来越飘乎;连带地会附议,人类学这样搞有啥用啊?对此深表赞同。这种没有用的学术,已经很稀少,以至于显得很怪异。手中这本《西方作为他者》①,便属于这种没有用的学术之列。书的字体大,还配上好些插图,看着挺花哨;讲的是一个人类学者在古史中穿行的经历,没有村子和土著,也不追求精确的史实,书非正统意义上的人类学民族志,倒像是作者读书到有趣之处,禁不住手舞足蹈。然而,追随他的脚步而去,会越发感到沉重,英法人类学骨子里的严肃和深沉、思考和想象之成瘾,渐渐显露出来。
杨清媚
关键词:法人类学想象力他者民族志土著
16世纪车里宣慰使的婚礼——对西南边疆联姻与土司制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被引量:1
2012年
我们通过16世纪车里宣慰使刀应猛迎娶缅甸孃呵钪公主这一事件,来考察在中缅双重封建影响下,当地土司制度"天朝为父,缅朝为母"的特点。通过对婚礼的仪式过程、礼物、交换和朝贡的细节,结合缅甸-云南这一区域的宗教史背景,我们试图对车里土司制度和心态的双重性作出较为充分的说明。这一双重性形塑了西双版纳的王权,也形塑了当地的社会。与过去的土司制度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文不再从单纯纵向的朝贡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联姻,而是试图从中缅双方与西双版纳地方的相互关系中,展示其中在历史场景下多重的对话。
杨清媚
关键词:土司制度联姻
知识分子心史--从ethnos看费孝通的社区研究与民族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我们对费孝通先生的理解通常有几个层次,例如从经济方面去讨论他的乡土工业,从社会方面去讨论他的"差序格局",或从文化方面来关注他的"文化自觉",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对费孝通缺乏整体的关照。根据这一考虑,本文侧重从文化方面对他进行整体的理解,试图通过挖掘他文本中对绅士与巫的关系之论述,来看他的文化论的基本特征。这也是过去对他的文本考察不够重视的地方。本文将通过对他这些论述的重新理解,来寻找他的汉人社区研究和民族研究两块内容之间的学术关联。其中,史禄国的ethnos理论是本文想要重点讨论的一个角度。
杨清媚
关键词:知识分子
人类学与发展:一个两难的话语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尝试对人类学的发展研究进行综述。文章从"发展人类学"与"发展的人类学"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指出发展研究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类学的应用研究,另一个是对发展的理论反思。两者相互呼应,与国际格局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过梳理西方人类学对发展问题研究的兴起、发展和当下的前沿动态,本文尝试总结人类学对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特点。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中国人类学的发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求为进一步探索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杨清媚
关键词:应用人类学
作为精神科学的人类学——陶云逵与中国人类学的德国因素
本报告是一项以人类学家为个案的学术史研究,意图通过民国人类学家陶云逵,来梳理德国“文化”概念及理论经过中国学者的思考和运用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的历程。虽然本报告是从人类学角度展开论述,但是所关注的问题却关涉到中国社会科学的整...
杨清媚
关键词:人类学学术思想文化因素
从“双重宗教”看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双重性——一项基于神话与仪式的宗教人类学考察被引量:6
2012年
作为中缅之间的缓冲地带,历史上西双版纳受到来自中国和印度两重文明的影响。这些影响以土司制度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寺组织为制度渠道,形塑了当地社会。为了在这种文明的碰撞中生存,西双版纳社会发展出自身的特点:在政治上倾向于中国,在宗教上倾向于缅甸;而作为本土王权代表的土司,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出于这种整合的压力,在面对佛教这种外来宗教的时候,土司和贵族也有自己所要依靠的宗教宇宙观——后者通过勐神祭祀的仪式确保了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土地和丰产不是由佛教掌握,而是形成了与之对立的另一套宗教观念,在这一套宗教观念里,表达了对社会整体丰产的追求,它和佛教对个人救赎的追求相配合,构成了西双版纳社会的自我。
杨清媚
关键词:双重性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社会
“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3
2015年
本文比较了吴文藻、费孝通和李安宅对知识社会学的引介与消化,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基于此尝试论证三人分别开拓了三种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路径。吴氏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主要依据,主张知识与知识人受限于社会本体论,走向实践改造社会的国家主义。费氏一直到1950年代之前似乎在曼海姆与韦伯之间摇摆;到晚年则尝试从新儒家出发,提出社会科学应借鉴诠释学,关注"心"的问题,从而重新接近张东荪的知识社会学。李氏原先引介曼海姆最积极,后来转向吸收张东荪的思想而走向韦伯,认为应该更全面地考察整个知识系统在社会中沉淀的不同层面。通过上述比较,文章尝试指出,社区研究可能需要与知识社会学结合,才能将我们对国家与社会的理解推至更深处。
杨清媚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吴文藻李安宅
拓展人类学比较研究视野——从费孝通的一篇导言出发被引量:1
2015年
费孝通先生在纪念自己的老师们时,通常细写自己从师所得与反思。如今,他也成为我们所纪念的前辈。也许如他一样,我们对他开辟的学术道路的坚持,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犹记得,2009年我在等待工作期间偶然拾起费孝通早年为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一书所写的序言,一时冲动就去了西双版纳南边一个小镇做田野调查。很少人知道,这篇序言是费孝通一生中屈指可数的宗教研究作品之一。
杨清媚
关键词:宗教研究费孝通先生学术道路知识社会学多重性
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研讨座谈会实录被引量:12
2016年
王铭铭:感谢各位来参加这次研讨座谈会,请在座几位老师围绕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谈谈各自的看法。另外,今天是费老的生日,是他诞辰105周年,我们开这样一个会,也可以算是一种纪念。
王铭铭苏国勋渠敬东周飞舟孙飞宇杨清媚王楠罗杨(整理)孙静(整理)金婧怡(整理)张常煊(整理)
关键词:资本主义精神教义新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