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成芳

作品数:54 被引量:415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土壤
  • 14篇亚热带
  • 11篇杉木
  • 11篇生态系统
  • 11篇细根
  • 11篇米槠
  • 9篇凋落
  • 7篇增温
  • 7篇陆地生态
  • 7篇陆地生态系统
  • 6篇凋落物
  • 6篇养分
  • 6篇土壤呼吸
  • 6篇中亚热带
  • 6篇微生物
  • 6篇细根分解
  • 5篇植物
  • 5篇森林生态
  • 5篇森林生态系统
  • 5篇酶活性

机构

  • 5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2篇福建省湿润亚...
  • 4篇教育部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4篇林成芳
  • 30篇杨玉盛
  • 27篇刘小飞
  • 25篇熊德成
  • 22篇陈光水
  • 19篇杨智杰
  • 15篇林伟盛
  • 8篇陈仕东
  • 8篇郭剑芬
  • 7篇谢锦升
  • 6篇胥超
  • 6篇林廷武
  • 3篇黄锦学
  • 3篇魏翠翠
  • 2篇杨智榕
  • 2篇李一清
  • 1篇林开淼
  • 1篇赵月彩
  • 1篇王家骏
  • 1篇王韦韦

传媒

  • 13篇亚热带资源与...
  • 9篇生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空间变异与取样数量估算被引量:3
2016年
林木细根生物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因此采用合理的细根取样策略对精确估算细根生物量十分重要。通过在福建省三明杉木人工林林内采用土钻法随机选取100个取样点,分析不同细根类型(杉木、林下植被、总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细根生物量所需的取样数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细根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随径级(0—1、1—2 mm)及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异增大,所需的取样数量也相应增加。Shapiro-Wilk检验表明,仅0—2 mm杉木细根和总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符合正态分布,其余各个细根类型不同径级不同土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均呈明显的右偏分布。蒙特卡罗统计模拟分析表明:在置信水平为95%、精度为80%的条件下,直径为0—1 mm、1—2 mm和0—2 mm的细根,杉木采集95、96、32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生物量的需要,林下植被分别采集98、98、63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生物量的需要,而总细根分别采集93、93、18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生物量的需要。
熊德成黄锦学刘小飞林伟盛林成芳陈光水谢锦升杨玉盛
关键词: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
增温对亚热带杉木枝和叶凋落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在区域尺度上,凋落物的底物性质是决定其分解速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埋设电缆进行土壤增温,分析气候变暖对杉木枝、叶凋落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年的土壤增温试验(4℃),杉木枝凋落物的氮(N)、磷(P)含量和可萃取物含量分别增加35.2%、40.8%、7.6%,叶凋落物分别增加41.2%、45.9%、5.9%;枝凋落物的碳(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C/N分别降低5.1%、11.6%、28.8%,叶凋落物分别降低5.3%、11.3%、33.3%。土壤增温导致杉木叶凋落物的比叶面积提高29.8%,抗拉强度减小40.7%,但增温对杉木枝和叶凋落物木质素含量和pH值无显著影响。^(13)C NMR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增温后杉木凋落物中氨基酸、多糖、多酚和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变化显著,而且在不同器官凋落物之间有所差别,表现为多糖类物质只在叶凋落物中显著增加,枝凋落物中氨基酸的增加量大于叶凋落物。土壤增温显著改变了杉木枝、叶凋落物的理化性质,N、P养分含量的提高以及抗拉强度减小等特征可能加速初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而由于复杂大分子化合物的增多,后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可能较慢。
李澳归林成芳胡明艳刘小飞刘小飞张磊杨玉盛
关键词:凋落物理化性质
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0
2009年
我国热带亚热带区域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潜在脆弱性,在人类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南方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包括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群落演替机制、养分循环和碳循环,山地丘陵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湿地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入侵机制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植物的环境修复、热岛效应缓解及碳源汇功能等,并展望了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修复和重建大面积的退化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人居环境和人类健康,提高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增强生态安全保障,是今后我国南方植物生态学研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杨玉盛郭剑芬王健王健盛浩李熙波林成芳王维奇谢锦升
关键词:植物生态学湿地退化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持续性主动增温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研究初报被引量:15
2013年
本研究使用自主研发的PID主动增温控制系统和自动化土壤呼吸长期室来探讨持续性主动增温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初步实验结果表明:1)增温样地平均增温幅度是4.93℃,与预设的5℃增温相差0.07℃,完全到达预期的效果.对照样地的温度变化越缓慢,实际增温幅度越接近预设值.2)增温对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影响具有"光敏性",即增温提高了夜间的总呼吸速率,但有光照情况下土壤的总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3)增温后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从18时提前到15时,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每日土壤总呼吸速率的上升曲线越来越陡.4)随着增温时间的增加,夜间土壤总呼吸速率与土温的拟合曲线越来越接近指数关系,R2从增温前的0.60增加到0.93.5)增温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更不容易受到降水的阻滞,恢复速度更快.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在讨论部分已加以分析.
陈仕东刘小飞熊德成林伟盛林成芳谢麟杨玉盛
关键词:PID
凋落物分解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7年
森林凋落物分解模型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对凋落物失重率的简单描述到广为人知的单指数分解模型,随着对凋落物分解研究的深入,双指数模型、三指数模型也应运而生。国外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欧洲温带森林、北方森林。国内的研究也正在经历一个应用、改进和开发的过程,目前还主要处在应用和改进的阶段。为了准确预测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C等元素的动态,急需建立适合于我国各类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模型。本文回顾了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重要模型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评述。
林成芳高人陈光水杨玉盛钟羡芳
关键词:凋落物森林生态系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2种木本植物凋落叶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5
2023年
为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叶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测定了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内62种主要木本植物凋落叶C、N和P含量,分析叶习性(常绿、落叶)、生活型(乔木、小乔木或灌木)以及主要科之间凋落叶化学计量的差异,通过Blomberg’s K衡量系统发育信号,分析了科水平分化时间与凋落叶化学计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2种木本植物凋落物C、N、P含量分别为405.97~512.16、4.45~27.11和0.21~2.53 g·kg^(-1),C/N、C/P和N/P分别为18.6~106.2、195.9~2146.8和3.5~68.9。常绿树种凋落叶P含量显著低于落叶树种,C/P和N/P显著高于落叶树种,二者之间的C、N含量和C/N无显著差异;乔木与小乔木或灌木之间的化学计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系统发育对凋落叶C、N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对P含量、C/P和N/P无显著影响。科水平分化时间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N呈显著正相关。壳斗科凋落叶倾向于高C、N含量、C/P和N/P,低P含量和C/N;无患子科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与全球尺度相比,亚热带地区凋落物具有高C、N含量和N/P,以及低P含量、C/N和C/P的特征;受系统发育的影响,进化较古老的树种凋落叶具有较低的N含量和较高的C/N;凋落叶之间的化学计量差异不受生活型的影响;不同叶习性树种之间的P含量、C/P和N/P差异显著,但整体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效应。
李澳归蔡世锋罗素珍王小红曹丽荣王雪林成芳林成芳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木本植物凋落叶化学计量
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养分释放及化学组成变化被引量:16
2008年
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里采用网袋法进行杉木细根(按直径大小分成0~1mm、1~2mm、2~4mm3个级别)分解研究.在为期720天的时间里,网袋中所有细根分解均表现出2个快慢不同的阶段:细根在前期分解速度较快,3个径级干重年(360天)损失率分别达54.8%、41.2%和38.2%;后期分解速率显著下降.3个径级细根分解过程中,皆呈现N浓度上升、P浓度变化平缓、K浓度下降趋势.细根化学组成分析显示:0~1mm、1~2mm径级可萃取物浓度呈下降趋势,酸溶性物质浓度变化平缓,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2~4mm径级可萃取物、酸溶性物质浓度呈下降趋势,酸不溶性物质浓度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径级细根分解速率与其底物中初始的P、K、可萃取物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P比、酸不溶性物质/N、酸不溶性物质/P显著负相关.
林成芳杨玉盛陈光水郭剑芬韩志刚
关键词:细根P杉木
干扰强度对亚热带米槠人促更新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轻度干扰和重度干扰对亚热带米槠人促更新林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轻度干扰米槠林相比,重度干扰林的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均下降,其中,自养呼吸(R_A,1.75 t C·hm^(-2)·a^(-1))下降了40%.与轻度干扰林相比,重度干扰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细根生物量和凋落物量均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轻度干扰林土壤呼吸(R_S)、异养呼吸(R_H)、自养呼吸(R_A)的84.7%、68.3%、5.1%,可以解释重度干扰林的84.4%、54.6%、21.7%.轻度干扰林和重度干扰林R_S、R_H、R_A的Q_(10)值分别为1.75、1.93、1.27和2.46、2.34、1.65.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降低,土壤呼吸下降,且土壤呼吸及其咅组分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更明显,生态系统表现出脆弱性,重度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陈忠林成芳张星星林伟盛刘小飞李一清杨玉盛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
凋落物输入改变对亚热带两种米槠次生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18年
酶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起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产量的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以亚热带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促更新次生林(米槠人促林)和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凋落物加倍(DL)、凋落物去除(NL)和对照(CT)3种处理,探讨土壤6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米槠次生林中土壤纤维素水解酶(CB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酚氧化酶(PhOx)和过氧化酶(PerOx)活性高于米槠人促林,而酸性磷酸酶(AP)和β-葡萄糖苷酶(βG)活性没有差异;NL和DL处理均降低了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森林土壤的AP、βG和NAG活性,CBH和PerOx活性均无显著变化,而PhOx活性仅在DL处理后降低;除NAG活性外,米槠人促林的AP、βG、PhOx活性在凋落物处理后下降的幅度均高于次生林;Pearson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碳(C)、氮(N)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显著相关。因此,凋落物输入的改变(无论增加和减少),引起了土壤含水量、C、N以及MBC和MBN含量的下降,进而可能会导致亚热带米槠次生林和米槠人促林土壤某些胞外酶(如AP、βG和NAG)活性降低。从土壤酶活性角度看,米槠次生林比米槠人促林更有利于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C、N养分循环。
魏翠翠刘小飞刘小飞李先锋林成芳郑裕雄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植物体三维立体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体三维立体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左直线滑台模组、右直线滑台模组、横向直线滑台模组、测距传感器和控制器,左、右直线滑台模组相互平行设置在工作台上,左直线滑台模组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左、右直线滑...
陈仕东钟小剑杨智杰林成芳刘小飞熊德成胥超陈光水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