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并随访8例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以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和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白介素12水平与白介素4及γ-干扰素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1.HSP患儿的血清IL-12及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0.01);2.无肾损害HSP组与HSPN组的血清IL-12、IL-4、IFN-γ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3.HSP患儿急性期的血清IL-12和IFN-γ低于缓解期,p值分别为0.041和0.038;而IL-4高于缓解期,p值<0.01。4.HSP患儿的血清IL-12水平与IFN-γ存在中等程序正相关关系(r=0.437,p<0.01)。结论血清IL-12、IL-4和IFN-γ可能参与HSP的发病过程,但HSPN的发生与其异常并无相关性,造成HSP肾损害的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
- 曾巧慧梅志勇钟凤仪梁少军陈环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Γ-干扰素白介素12过敏性紫癜Γ-干扰素白介素4IFN-Γ水平干扰素水平
- 美罗培南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并感染疗效分析
- 2006年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高,中性粒细胞〈1.0×10^9/L时,48%~60%出现感染发热;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重症感染增加;中性粒细胞〈0.1×10^9/L时,致死性感染增加,16%~20%发生败血症。在白血病未经治疗者、化疗的骨髓抑制者均可发生。白血病感染的高致死性,使用初始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我们对22例患者进行了美罗培南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 郭海霞陈纯何展文梁少军方建培
- 关键词:美罗培南中性粒细胞减少白血病
- 疑难病研究——幼儿Castleman’s病被引量:1
- 2003年
- Castleman’s病是一种局限性或系统性血管淋巴滤泡增生性淋巴结病 ,儿童罕见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为淋巴系病变 ,伴或不伴有全身症状。临床分为单中心型 (UCD)和多中心型 (MCD)。病理改变包括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本病确诊需依据淋巴结病理活检。MCD目前无有效治疗 ,激素和α -干扰素可能对部分病人有效。UCD进行手术切除或加放疗可获完全缓解。
- 梁少军梅志勇李文益张玉兰
- 关键词:幼儿病理学CD淋巴结病
- 小儿狼疮肾炎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儿狼疮肾炎 (LN)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 63例LN患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本组LN患儿生存率及肾功能稳定率和国内外相仿 ,确诊时间的长短、病程早期是否重度活动及在进展期是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影响患儿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病程早期是否重度活动、病程早期是否有Cr升高、随访过程中是否仍存在大量蛋白尿是影响肾功能稳定率的独立因素 ;现行治疗方案下儿童LN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早期诊断、控制狼疮活动有利于预后。治疗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 梁少军梅志勇曾巧慧
- 关键词:LN狼疮肾炎病程预后分析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