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红
- 作品数:26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脑脊液微小残留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温红陈先睿郭碧贇王月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失败相关因素分析———福建省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失败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414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失败定义为复发、非复发相关死亡和第二肿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9.7(0.1-136.9)个月,共有269例(19.0%)治疗失败,其中140例(52.0%)为复发,129例(48.0%)为非复发死亡,0例第二肿瘤。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T-ALL、BCR-ABL1、KMT2A基因重排、早期治疗反应不佳是导致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HR>1.000,P<0.05)。140例复发ALL患儿的5年OS率仅为23.8%,其中极早期复发(复发时间在诊断18个月内)预后更差。129例非复发死亡患儿中,包括71例(26.4%)治疗相关死亡,56例(20.8%)因放弃治疗死亡,2例(0.7%)疾病进展死亡;其中治疗相关死亡与化疗强度显著相关,而放弃治疗主要与经济因素相关。结论:福建省儿童ALL的治疗失败率仍较高,复发为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治疗相关死亡、经济因素放弃导致死亡则是无复发死亡的主要原因。
- 蔡春霞郑湧智温红翁开枝庄树铨吴兴国乐少华郑浩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复发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门冬化疗期间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及化疗并发症的影响
- 郭碧赟温红王玥白海涛林刚曦
- MLL基因重排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MLL基因重排(MLL-r)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414例初诊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MLL-r^(+)与MLL-r-ALL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疗效,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LL-r ALL预后的因素。结果:在所有纳入的ALL患儿中,年龄<1岁患儿占所有入组ALL的比例为1.8%,MLL-r^(+)检出率为3.4%(48/1414);在<1岁、≥1岁且≤14岁年龄组中,MLL-r检出率分别为38.5%(10/26)和2.7%(38/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MLL-r-组相比,MLL-r^(+)组初诊年龄<1岁、白细胞数(WBC)≥50×10^(9)/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的患者比例更高,而诱导治疗后d 33或d 46微小残留病(MRD)<0.01%的患者比例更低(P<0.05)。MLL-r^(+)组预期10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均显著低于MLL-r-组(EFS:49.9%vs 77.0%;OS:55.3%vs 82.9%,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龄<1岁、诱导治疗后d 33或d 46 MRD≥0.01%为MLL-r^(+)ALL更差OS及E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LL-r^(+)ALL患儿初诊年龄<1岁、高WBC数、合并CNSL和TL更常见,且早期治疗反应较差,预后不良;初诊年龄<1岁、诱导治疗后MRD阳性可能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李梅郑湧智李健乐少华郑浩陈再生翁开枝庄树铨吴兴国温红
- 关键词:MLL基因重排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预后
- SCCLG-APL方案多中心研究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砷剂对白细胞、诱导分化综合征及出凝血的影响
- 目的 ATRA+砷剂±化疗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基本治疗方案,目前有两种砷剂:静脉用三氧化二砷(ATO)及口服复方黄黛片(RIF)。在成人及儿童APL,ATO 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证实,包括我们在内的研究也证实...
- 罗杰思李健万伍卿麦惠蓉陈惠芹温红刘日阳陈国华罗学群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砷剂
- 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后继发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依托泊苷治疗相关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和风险。方法 报告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应用依托泊苷治疗后继发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报道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后继发白血病的11例病例进行文献复习。
- 温红
- 长期小剂量凝血因子Ⅷ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4月1日~2011年4月1日我院16位2~16岁重度血友病A患儿进行FⅧ预防性静脉输注(每次5~15 U/kg,间隔3 d),记录治疗前1年与治疗后1年的关节出血次数,同一关节反复出血的情况,治疗前后FⅧ抑制物产生情况,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感染情况及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1年关节出血次数为(29.69±4.48),治疗后1年关节出血次数为(10.94±3.30)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为45.2%,治疗后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为14.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FⅧ抑制物产生率为12.5%,产生率低及抗体滴度低,治疗前后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均阴性,肝功能正常。结论 FⅧ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输注可有效减少中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次数,同时可有效减少靶关节出血发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关节的功能,且FⅧ抑制物产生率及滴度低,无相关疾病传播,安全可靠。
- 温红郭碧赟
- 关键词:血友病A
- 儿童非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的诊治和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18
- 2018年
-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以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异质性疾病,因基因型变异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呈明显多样性。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和是否需要定期输血将地贫分为输血依赖型地贫(transfusion-dependent thalassemia,TDT)和非输血依赖型地贫non-transfusion-depen-dent thalassemia,NTDT),后者发病率远高于前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显示,未接受规范治疗的NTDT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肺动脉高压、腿部溃疡、肝纤维化、铁过载等)的概率显著升高,其长期生活质量甚至低于规范治疗的重型B地贫患者[1-3]。
- 方建培尹晓林兰和魁冯晓勤江华刘四喜朱易萍李长钢李志光李健李海亮李春富陈光福吴学东张新华张翠梅罗学群徐宏贵金皎郑翠敏徐忠金温红赖永榕
- 关键词:儿童
- SLC25A38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4年
- 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SLC25A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以2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实验组,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SLC25A38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23例实验组中SLC25A38蛋白阳性的有8例,阳性率34.78%,10例对照均未检测出SLC25A38蛋白;ALL患儿中SLC25A38蛋白阳性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4673±0.05344,阴性组为1.296±0.2517;蛋白阳性组较阴性组SLC25A38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1097);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比例、免疫分型、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C25A38蛋白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蛋白,在初诊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过表达,有可能作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 陈华英卢燕燕温红鹿全意张云武许华曦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蛋白表达
- 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毒副作用的相关性
- 温红陈先睿郭碧赟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