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珂

作品数:30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宫颈
  • 19篇上皮
  • 18篇上皮内
  • 18篇皮内
  • 16篇病变
  • 15篇宫颈上皮
  • 15篇宫颈上皮内
  • 14篇上皮内瘤
  • 14篇内瘤
  • 14篇宫颈上皮内瘤
  • 13篇细胞
  • 11篇上皮内瘤变
  • 11篇瘤变
  • 10篇细胞学
  • 10篇宫颈上皮内瘤...
  • 9篇危型
  • 9篇高危
  • 9篇高危型
  • 8篇乳头
  • 8篇乳头瘤

机构

  • 30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大同市第三人...
  • 2篇北京市上地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信息工程...
  • 1篇湖南省劳动卫...

作者

  • 30篇游珂
  • 28篇耿力
  • 24篇郭艳利
  • 13篇乔杰
  • 7篇沈晓野
  • 6篇范晓红
  • 5篇姚燕君
  • 4篇郭红燕
  • 4篇葛雪飞
  • 3篇白丽
  • 2篇韩劲松
  • 2篇张璐芳
  • 2篇李子健
  • 2篇梁华茂
  • 2篇司盛丹
  • 2篇赵一鸣
  • 2篇王迎
  • 2篇张小为
  • 2篇黄鑫
  • 2篇王爽

传媒

  • 6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第七届中华女...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阴和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外阴和阴道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VIN,and 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VAIN)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阴道镜门诊行外阴或阴道活检的148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中经病理诊断为VIN2,3或VAIN2,3级23例,VIN1或VAIN1级16例,外阴或阴道湿疣61例,以及外阴癌1例,外阴或阴道炎症47例。VIN或VAIN患者中85%(33/39)年龄在30岁以上,并且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的年龄。VIN,VAIN及湿疣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结果阳性率达84%(84/100),其中23例VIN 2,3或VAIN2,3患者的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超过90%(69/75)的VAIN病灶位置在阴道上段。VIN或VAIN常与CIN或宫颈癌伴随存在或继其后发生(79%,31/39),并且高级别的VIN或VAIN常合并高级别的CIN或宫颈癌(70%,16/23)。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也是VIN或VAIN及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对宫颈病变或宫颈癌患者应仔细检查外阴和阴道黏膜。
郭艳利耿力游珂乔杰刘从容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外阴肿瘤阴道肿瘤
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萎缩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量化指标在绝经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患者术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龄≥50岁宫颈HSIL,因无法宫颈锥切而直接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宫颈萎缩患者(全切组)以及行锥切后再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患者(锥切组)进行1∶1配对,每组各41例。阴道镜下分别测量宫颈前后径D1和宫颈横径D2。根据D1和D2构建判别模型,研究判别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与手术分组符合率。另外选取35例锥切术进行验证。结果全切组D1、D2分别为(1.58±0.41)cm和(1.69±0.39)cm,锥切组分别为(2.10±0.31)cm和(1.90±0.39)cm,2组间D1和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5)。根据D1和D2构建的判别模型与手术分组相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3%(95%CI:70.90%~94.95%)和75.61%(95%CI:61.89%~89.33%)。2组患者通过分类判别函数分类后术式符合率为79.27%(65/82),35例验证分类判别函数分类后术式符合率为82.86%(29/3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径线测量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患者宫颈情况,与主观判断选择手术方式有一定的一致性,可考虑作为术式选择的临床量化指标。
徐海洋徐海洋王爽游珂梁华茂游珂张春妤
关键词:阴道镜
高危型HPV以及病毒载量检测在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以及病毒载量对宫颈病变检出的帮助。方法对我院宫颈病变门诊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首次因细胞学异常就诊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具备完整宫颈液基细胞学以及高...
游珂郭艳利耿力乔杰沈晓野范晓红
文献传递
宫颈电凝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103例12个月的随访结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宫颈细胞学随访宫颈电凝物理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12个月的结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首次诊断为CIN2者行电凝物理治疗,术后6、12个月复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报告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ASC-US)及以上者行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结果 103例完成随访。术后6个月宫颈脱落细胞学正常72.8%(75/103)。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检出CIN2共3例(2.9%)。术后12个月复查,细胞学异常14例,经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没有CIN2及以上病变检出。结论宫颈电凝物理治疗CIN2,病变持续率2.9%(3/103)。随访12个月,所有病变在首次检查中发现,故应该重视首次随访。
齐彬加衣娜游珂耿力
关键词:电凝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p16^(INK4a)/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妇女131名,平均年龄(39±10.73)岁,进行宫颈上皮细胞p16^(INK4a)/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p16^(INK4a)/Ki67双染采用CINtec PLUS细胞学试剂盒方法,宫颈细胞学应用Thinprep或Surepath液基薄片的方法,高危型HPV检测采用Cobas 4800检测系统。结果:p16^(INK4a)/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出CIN2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为92.8%,特异度为58.8%,AUC为0.773,高于细胞学检查(82.5%,44.1%,0.633);其特异度及AUC也明显高于高危型HPV检测(17.6%,0.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联合细胞学检查漏诊率最低。结论:p16^(INK4a)/Ki67双染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降低了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的漏诊率及过度诊断,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张睿怡郭红燕游珂郭艳利李子健耿力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宫颈癌
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检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同时实施HPV和阴道微生态检测的5159例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0~65岁。按是否感染高危型HPV分组,高危型HPV阳性组953例,HPV阴性组4206例,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环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18.5%,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失衡中细菌性阴道病(BV)168例(17.5%)、滴虫性阴道炎(TV)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28例(2.9%)、需氧菌性阴道炎(AV)83例(8.7%)、混合性阴道炎16例(1.7%)、清洁度异常193例(20.3%)。混合性阴道炎以BV与VVC混合感染为主、其次为BV+TV混合感染。与HPV阴性组比较,BV、VVC阳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AV、混合性阴道炎、清洁度异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中,混合性阴道炎以BV与VVC混合感染为主、其次为BV+TV混合感染;BV阳性为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VVC阳性为保护因素。
王迎孔凡雪游珂郭艳利耿力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TERC基因
2011年
目的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TERC基因,评价该技术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91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利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TERC基因,计数不平衡扩增细胞,比较其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对照组、CINⅠ/湿疣、CINⅡ、CINⅢ及以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每100个细胞中TERC基因不平衡扩增细胞分别为(0.1±0.3)个、(0.6±1.3)个、(1.7±2.1)个、(2.5±4.4)个。CINⅡ及以上病变组TERC基因不平衡扩增与对照组和CINⅠ/湿疣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8,P=0.002)。结论随宫颈病变加重,TERC基因不平衡扩增细胞增加,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TERC基因扩增可以辅助诊断宫颈癌前病变。
游珂丁永霞耿力郭艳利乔杰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TERC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A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郭艳利游珂耿力乔杰
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262例及切缘阳性38例随访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及CIN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预后。【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262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CINⅡ/Ⅲ患者行CKC的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8例手术切缘阳性术后随访资料进一步分析。【结果】①CKC术后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级别对照46.60%(122/262)完全一致,41.9%(110/262)降级,11.5%(30/262)升级,发现早期浸润癌11例,浸润癌3例。49例进一步行全子宫切除术,8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浸润癌1例,早期浸润癌3例,无1例病理升级。②CKc术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38例,20例选择保留子宫随访,13例本研究随访期间细胞学及HPV检测正常,3例阴道镜活检可见CINⅡ~Ⅲ行全子宫切除(2例为术后1年,1例为术后3年),4例失访;18例切缘阳性选择切除子宫,术后随访15例正常,1例术后一年为V1NⅠ,2例失访。【结论】CKC是宫颈病变诊断的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方法,对年轻有生育要求及强烈保留子宫愿望CKC手术切缘阳性也可选择保守治疗及严密随访。
田红菊游珂郭红燕
宫颈局部物理治疗和切除性治疗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宫颈局部微波治疗、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CIN)Ⅱ、Ⅲ级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89例2000年3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级者,按照我国中华医学会和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制定的CIN的处理指南分别进行治疗和随访。结果233例完成随访(80.6%,233/289),随访时间3~56个月,平均11.8月。77.7%(181/233)的CINⅡ、Ⅲ级进行了治疗,其余22.3%(52/233)未治疗。治疗后CINⅡ、Ⅲ级病变消失率为88.4%(160/181),未治疗者病变消失率63.5%(33/52),差异有显著性(χ2=17.664,P=0.000)。CINⅡ级的微波治疗、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冷刀锥切术与病变转归无关(χ2=0.008,P=0.996),CINⅢ级采用冷刀锥切术与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与病变消失无关(χ2=0.017,P=0.897)。结论CIN病变的治疗能提高CINⅡ、Ⅲ级的病变消失率,但3种治疗方法对CIN病变的转归差异无显著性。
耿力黄鑫郭艳利赵一鸣游珂乔杰韩劲松郭红燕张璐芳熊光武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转归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冷刀锥切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