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杰
- 作品数:50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被引量:6
- 2019年
- 自体脂肪来源于自身组织,获取方便,组织相容性好,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材料显示出了良好的优势而被广泛关注。目前,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自体脂肪移植已经积累了一些观点和经验。但在临床操作规范方面还缺少专家们的共识。由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所以该项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备受争议。近年来,在自体脂肪移植方面出现了较多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而使自体脂肪游离移植的成活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就自体脂肪移植的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使此项技术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袁继龙石杰
-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栓塞脂肪组织工程
- 41例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水光注射的护理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总结水光注射导入疗法在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中的护理及体会。方法水光注射前,采用简式心理症状量表评估水光注射患者身心健康状况。水光针注射后,预防出血、疼痛、红肿、局部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及随访。结果 41例患者肤色改善,皱纹减少,皮肤湿润。40例患者对注射后效果感到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98%。结论全方位护理能够增强水光针改善面部皮肤颜色、皱纹的效果。
- 崔丽萍肖明石杰
- 关键词:玻尿酸护理
- 人类棕色脂肪组织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09年
- 脂肪组织,在调节人体内能量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存在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它们在形态、分布、功能上截然不同。WAT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多余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而BAT则完全相反,其最突出的生理功能是消耗能量、产生热量,对体温调节起重要作用。因此,掌握人体内BAC的形成及调节机制,增加体内BAC的数量,消耗多余的能量,将不仅能达到减肥的目的,还有可能为日益增多的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紊乱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障碍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在特定条件下,WAC可转化为BAC,反之亦然。
- 石杰袁继龙高景恒
- 关键词:棕色脂肪白色脂肪
- 细胞因子与再生医学被引量:2
- 2018年
- 再生医学是美容医学的五大发展技术之一。其技术发展的三大要素是细胞疗法、细胞因子疗法和细胞外基质疗法。细胞疗法是再生医学的核心,而干细胞疗法是再生医学核心的核心。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称小分子多肽,其在再生医学中的作用与功能较复杂,种类繁多,且机制也更加多样性,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有更多的未知数。现仅作概念性简略叙述。
- 高景恒袁继龙袁继龙
- 关键词:细胞因子细胞疗法美容医学
-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评估面部提升同时行面部注射术后患者颊部的增大效果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颊部形态重建是面部年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针对颊部增大术后软组织的长期测量,目前尚无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报道。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评估5例面深部提升术同时行脂肪注射和面部美容手术患者。平均注射脂肪体积:右侧为9.1(4—12)ml、左侧8.5(4—11.5)ml。共22例术前至术后6个月(1例患者为术后1年)定期行MRI成像扫描,包括轴位、冠状位、失状位成像,
- Eric Swanson石杰袁继龙魏峰高景恒
- 关键词:术后患者颊部面部注射面部提升面部美容手术
-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缺血脂肪组织中可通过旁分泌机制提高存活率并促进局部血管化:分子成像研究
- 2011年
- 引言 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已经在整形外科领域展示出其细胞治疗的潜能。然而,移植后ASCs的转归以及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方法分离出同时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小鼠的ASCs,将细胞注入到野生型小鼠的腹股沟脂肪垫。应用已建立的脂肪垫缺血模型,检测四个实验组:注入/未注入ASCs的缺血型脂肪垫、注入/未注入ASCs的对照组脂肪垫。
- Suga HGlotzbach JPSorkin MLongaker MTGurtner GC石杰袁继龙魏峰高景恒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机制脂肪组织血管化存活率
- 一项面部脂肪移植的临床研究:脂肪的过滤清洗与离心的对比被引量:4
- 2011年
- 背景尽管利用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进行面部脂肪容量重塑有日趋增加的趋势,但就回植前处理获取脂肪的最佳方式,目前仍无共识的标准可依。依据新近报道的脂肪移植类文献,笔者对脂肪移植术后临床效果,通过对简单的过滤、冲洗方式与通过分离纯化获取的脂肪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对2006年1—6月收治的25例健康患者行有关面部脂肪移植的前瞻性双盲研究。对照手术在同期进行,同一患者的一侧面部注射简单过滤、冲洗的脂肪,而另一侧面部注射分离纯化获取的脂肪。对术后效果分别进行主观、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包括一份面向所有患者的调查问卷表,以及一份相对应的解释说明书。客观评价由3个评委共同对术前、术后对比照片进行评价得来。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脂肪提纯方式无显著差别。长期随访效果显示,两侧面部移植区域效果相当。结论经长期临床验证,结合文献报道的相关信息,笔者在脂肪移植时会选择简单过滤处理的脂肪,而不是离心处理的脂肪。
- Giovanni BottiMichele PascaliChiara BottiFlorian BodogValerio Cervelli石杰袁继龙魏峰高景恒
- 关键词:脂肪移植面部注射离心移植术后分离纯化
- 面部提升SMAS折叠瓣修复颞部巨大缺损:再造外科与美容外科的交汇
- 2011年
- 背景颞区巨大缺损可以采用皮片、带蒂或游离瓣修复重建。但由于皮片移植形似补丁、局部可用的组织瓣缺乏以及游离瓣与周围皮肤色差较大的原因,致使这些方法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应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折叠术以局部皮瓣修复颞区巨大缺损,拓展了面颈部皮瓣的应用范围。方法颞区缺损手术切口采用面部提升术手术切口,以便组织瓣的提升。荷包缝合使SMAS瓣折叠,
- Salvatore D'ArpaAdriana CordovaRoberto PirrelloGiovanni ZabbiaDaniel KalbermattenFrancesco Moschella石杰袁继龙魏峰高景恒
- 关键词:面部提升术巨大缺损美容外科颞部
- 热损伤后脂肪移植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降低纤维变性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 临床上,脂肪移植术已应用于烧伤瘢痕的治疗。至今尚无揭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报告。方法将野生型FVB鼠(n=20)麻醉后备皮。热水中加热铜条至100℃,接触鼠背部皮肤10min,形成全层皮肤损伤。2周的恢复期之后,进行多普勒扫描,对小鼠分别注射1.5ml人脂肪细胞及盐水作为移植脂肪组和对照组之前。移植后4周处死半数小鼠,移植后8周处死剩余半数小鼠。
- Sultan SMButala PBarr JSDavidsen EHWeinstein ALKnobel DSaadeh PBWarren SMColeman SRHazen A石杰袁继龙魏峰高景恒
- 关键词:脂肪移植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变性热损伤皮肤损伤烧伤瘢痕
-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鼻唇沟凹陷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观察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鼻唇沟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肿胀麻醉后,采用注射器法于腹部皮下行吸脂术;脂肪颗粒纯化、洗涤后,填充至鼻唇沟凹陷部位.按照鼻唇沟形态评分标准对求美者进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分并比较.结果 本组53例求美者(106侧)按照鼻唇沟凹陷诊断标准分为轻、中度组共62侧,重度、极重度组共44侧.术后3个月轻、中度组及重、极重度组的评分结果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期内,注射区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效果不满意的求美者进行补充注射,其中58侧补充注射1次,29侧补充注射2次,11侧补充注射3次,远期观察效果满意.结论 利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治疗鼻唇沟凹陷,此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梁帮荣徐美辰袁继龙石杰肖明
- 关键词:脂肪颗粒自体脂肪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