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连升
-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移植术后脑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探讨
- 2002年
- 谷欣权付耀文孔祥波邢广君肖连升
-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脑出血病因
- 前列腺癌157例临床观察
- 肖连升牛芳儒刑广君
- 关键词:前列腺年龄差异磷酸化酶肿瘤腺癌触诊前列腺肿瘤
- 精囊囊肿1例报告
- 2008年
- 陈晓亮那万里毛小强刘凯峰张浩侯毅卢启海晋学飞姜福全肖连升宗克山郑春雨张静仁
- 关键词:精囊囊肿
- 肾移植受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附14例报告)被引量:1
- 1992年
- 我院自1978年至1992年4月共施行尸体肾移植320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征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27~56岁,平均34岁。全部病例原发病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自4个月至29年,平均46个月。肾移植术后13天至4年,平均17个月,其中1.5年至4年7例,13天至9个月7例。肾功能正常9例,异常4例,BUN为25~33mmol/L。神经系统感染7例,其中颅内感染5例。颅内感染除1例性质不清外,其余4例为霉菌感染2例,左额叶多发脓肿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并发疱疹病毒感染1例。另2例神经系统感染为疱疹病毒感染,其中1例为带状疱疹一水痘综合征。脑血管意外3例,其中脑梗塞1例,脑出血2例。脑病3例。
- 王梦文邢广君吴长利肖连升
- 关键词:肾移植神经系统并发症
- 肾移植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测定的临床意义
- 1998年
- 动态测定5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含量.结果表明,术后发生急性排鼻者,血清ICAM-1值明显高于无排异反应的病人,且在血清肌酐浓度升高前1天~2天已升高,随着排异反应的控制,血清ICAM-1也恢复至排异前水平;而环孢素A(CSA)急性肾中毒患者,血清ICAM-1值无变化.结果提示,动态观察血清ICAM-1对急性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急性排异与CSA急性肾中毒的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武玉东马腾骧董秀哲肖连升杨树立
-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肾移植血清术后并发症
- CsA肾中毒时血桨中6-酮-PGF_(1α)和TxB_2的变化
- 1990年
- 本试验检测了21例肾移植病人血浆中6-酮-PGF_1α和TxB_2的浓度。结果表明,当临床出现CsA肾中毒症状前1~3天和当日,血浆中6—酮—PGF_1α水平明显降低。从而分析CsA肾中毒的发生可能是由于PGI_2降低后,使血浆中TxA_2和PGI_2的比例发生变化,TxA_2相应增加,在肾血管中微小血栓形成,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肾中毒的临床症状。我们认为在器官移植后应用CsA的病人中进行PGI_2的监测可以在临床早期发现CsA肾中毒,成为CsA肾中毒的可靠监测指标之一。
- 史明肖连升邢广君
- 关键词:肾中毒血栓素A2
- 人参总皂甙对犬肾自体移植再灌注损伤中钙离子内流的阻滞作用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为了解人参总皂甙对犬肾移植再灌注损伤中钙离子的内流阻滞作用。 方法 :采用犬肾移植模型观察再灌注后 2 4h肾组织细胞中钙离子含量及移植前后不同时期内生肌酐清除值。 结果 :在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肾组织细胞钙离子含量异常增高。给人参总皂甙后显著减少肾组织细胞中钙离子含量 ,同时提高内生肌酐清除值。 结论 :人参总皂甙对犬肾自体移植再灌注损伤中钙离子内流有阻滞作用。减轻肾脏再灌注损伤 ,保护肾脏功能 ,并促进肾脏功能早期恢复。
- 董秀哲武玉东邢广君肖连升
- 关键词:自体移植人参总皂甙肾移植再灌注损伤
- 移植肾病变的临床诊断与病理对照(附10例报告)
- 1984年
- 我院自1978年7月至1983年10月共行同种肾移植44例,获得10例移植肾的病理资料。为了提高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及通过肾移植病人的临床经过与病理对照来查找同种肾移植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失误,对今后尽早识别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理,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 常喜华周方钧姜长胤肖连升
- 关键词:移植肾排斥反应病理资料尸体肾移植病理对照急性肾功衰竭
- 肾移植术后阳萎
- 1997年
- 本文主要内容是在观察具有稳定移植肾功能1年以上的218例男性患者中阳萎的友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其发现阳萎患者72例(33%);其中心理性阳萎28例,占阳萎患者的39%;内分泌性阳萎21例(29%);血管性阳萎18例(25%);神经性阳萎5例(7%).并对不同病因的阳萎进行了讨论.
- 武玉东吴长利肖连升邢广君
- 关键词:阳萎肾移植
- 供体特异性输血与嵌合体发生及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供体特异性输血 (DST)患者末梢血中嵌合体的发生及其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肾移植患者 6 0例 ,分为 :A组 ,未行 DST的尸体肾移植 35例 (2 or 3HL A- mism atched) ;B组 ,未行 DST的活体肾移植 3例 ,HL A配型各位点无错配 ;C组 ,术前行 DST的活体肾移植 2 2例 (1 or 2 HL A- mism atched) ,利用 PCR- SSP法检测患者末梢血中的 HL A- DRB1基因。结果 :A组 1 2例 (34.3% )、B组 3例 (1 0 0 % )、C组 1 9例(86 .3% )发现了供体的 HL A- DRB1基因 ,证实有嵌合体发生。在 34例有嵌合体发生的病例中 1 4例 (4 1 .2 % )、2 6例无嵌合体存在的病例中有 1 0例 (38.5 % )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同时排斥反应发生的频率、次数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 (P>0 .0 5 )。另外 ,C组病例中嵌合体现象消失 ,PCR- SSP检测转为阴性时未见排斥反应病例发生。结论 :DST有利于促进嵌合体的形成 ,嵌合体现象与急性排斥反应间无相关性 。
- 张志宏那万里傅耀文岗崎肇肖连升郭应禄
- 关键词:供体特异性输血嵌合体移植物排斥肾移植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