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
- 作品数:24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正念减压对消防救援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
- 2023年
- 目的了解消防救援队员的负性情绪状况,探索正念减压对消防救援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促进消防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方法采用病人健康问卷—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某消防救援支队的一线队员进行筛查,再根据筛查结果抽取60名阳性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干预,并作效果评估。结果在270名一线消防救援人员中,有轻度、中度以及中重度和重度抑郁者的分别为37人(13.7%)、15人(5.56%)和11人(4.08%);焦虑筛查有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者的分别为36人(13.33%)、14人(5.19%)和6人(2.22%)。干预后,干预组的PHQ-9减分值为(-2.00±1.77)、对照组为(-0.32±0.94),干预组抑郁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t=-4.529,P<0.01);干预组的GAD-7减分值为(-1.41±1.72)、对照组为(0.39±1.09),干预组焦虑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t=-4.808,P<0.01)。结论应关注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正念减压干预能有效降低消防救援人员的轻—中度焦虑和抑郁状况,从而提高消防人员的抗压与应对能力。
- 郑琰婷刘民楼胡嘉张良吴贻明
- 关键词:负性情绪
-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对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工作的评价及需求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血压患者对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工作的评价和需求,为进一步整改和提高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现有的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系统中登记在册的高血压重点管理对象中随机抽取1018名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97.3%的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随访管理工作有必要,99.1%的高血压患者对医生的访视工作满意,50.5%的患者希望临床医生访视,26.0%的患者希望由公共卫生医生,49.9%的患者希望集中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访视,24.2%的患者希望上门访视,8.8%的患者希望电话访视。被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长期高血压易导致肾病和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到正常仍需吃药这两方面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6.7%和77.0%。不同的年龄组、管理组别、文化程度和访视方式的患者高血压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随访管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对随访医生、随访方式和随访内容有进一步的需求。
- 夏庆华洪春荣王艳胡嘉张霞张磊潘绍卿
- 关键词:高血压随访管理
- 上海市长宁区餐饮场所工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餐饮场所从业人员工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从业人员在伤害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为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该区85家餐饮企业中的1 044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餐饮场所工伤发生率为20.7%。烧烫伤和刀或锐器伤是最主要的伤害类型,最主要高发人群是负责烹饪和切配的从业人员。餐饮场所中的厨房是最常发生伤害的地点。调查对象对伤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1.5%。98.5%的调查对象希望得到伤害防治方面的服务,其中88.4%希望得到伤害预防方面的服务。结论餐饮场所从业人员工伤发生率较高,在伤害预防和急救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因而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餐饮场所工伤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 胡越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李玉华张云
- 关键词:餐饮场所工伤知识
- 上海市某私营骨科专科医院伤害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通过分析某私营骨科医院伤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私营专科医院在伤害监测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完善伤害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长宁区某骨科医院2012年伤害病例为对象,分析人口学特征、伤害特征、受伤原因、伤后处理及疾病负担.结果 共计监测到伤害病例874例,平均年龄34.3岁,男女性别比2.8∶1.就诊病例中70.8%为非上海户籍人口.主要的受伤类型为跌落(52.4%),其次为钝器伤(23.8%)和交通伤害病例(7.7%).43.8%的病例因骨折就诊该医疗机构,其次是开放性伤害(20.6%)和扭伤(18.6%).54.3%的病例为中等程度伤害,重伤15.7%.35.7%的伤害发生在工业和建筑区域.所有病例受伤后平均需要住院7天,休息30天,平均医药费用为2 000元.结论 专科医院在病例人口学特征和伤害特征等方面不同于社区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大医院,是伤害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建议在此监测基础上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
- 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小学生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长宁区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1752名小学生家长进行甲流疫苗相关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1752名学生中,甲流疫苗接种率为42.18%,接种过季节性流行性感冒(季流)疫苗、未接种过季流疫苗、不清楚是否接种过季流疫苗的学生甲流疫苗接种率分别为48.89%、38.44%和45.11%(P<0.05)。甲流疫苗未种原因主要为家长不了解疫苗(43.04%)和认为孩子有禁忌证不能接种(32.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甲流疫苗接种与其年龄(OR=0.924)、健康状况(OR=2.350)、以前是否接种过季流疫苗(OR=1.446)、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0.366,高中OR=0.694)和是否想了解更多的流感疫苗知识(OR=0.734)有关。结论在进行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前,应遵循"健康教育先行"的原则,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增加大众对疫苗的认可程度,才能提高疫苗的接种率。
- 庞红胡嘉
- 关键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小学生预防接种影响因素
-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索城市社区居住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6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1 498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情况和可能与跌倒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入户调查。对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率为28.9%,非卒中发作跌倒发生率为27.8%。以非卒中发作跌倒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增加(OR=1.045)、有后遗症(OR=1.747)、服用镇静安眠药(OR=1.599)、视力不良(OR=1.732)、听力不良(OR=1.846)、睡眠质量不良(OR=1.775)、使用拐杖(OR=2.297)、使用轮椅(OR=2.284)、经常感觉心情不好(OR=1.888)等25个危险因素,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睡眠质量、使用拐杖、担心跌倒而限制活动和平衡能力或日常生活能力,认为跌倒可以预防是保护因素。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高,多种因素均能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可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 姜玉胡越胡嘉周鹏李玉华张姣艳夏庆华
- 关键词:脑卒中跌倒
- 调查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对流感认知和疫苗接种情况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流感认知程度和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徐汇、浦东和普陀4个区工厂中进行配额采样,随机调查了2371名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他们的流感认知情况和疫苗接种率,分析其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工厂规模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流感认知较高者(答对题>50%以上)仅占总人数的2.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4.4%;年龄(OR=1.049,95%CI=1.015~1.083)和文化程度(OR=1.935,95%CI=1.274~2.938)对流感的整体认知程度有影响;年龄(OR=0.964,95%CI=0.952~0.975)和工厂规模(OR=1.192,95%CI=1.087~1.308)对疫苗接种率有影响,P均<0.001。未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人不知道有流感疫苗。结论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对流感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流感等传染病知识教育与宣传,以提高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水平。
- 周莉芳朱鸣嘉孙原孙品胡嘉吴芬郑颖佳夏昭林
-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 上海长宁区老年妇女跌倒和跌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上海长宁区老年妇女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妇女969例,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过去1年的跌倒和跌伤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妇女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率为24.6%,多次跌倒发生率为4.7%。跌倒后84.5%的老年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伤害,跌伤发生率为20.7%;32.4%的跌倒老年人发生骨折,跌倒骨折率为7.9%。不同年龄组跌倒发生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的发生率逐渐增高(x^2=30.26,P〈0.01);不同年龄组间跌伤率(x^2=22.16,P〈0.01)及跌倒骨折率(x^2=13.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跌倒受伤后71.6%需要医疗服务,14.1%需要住院治疗。跌伤后,29.3%的老年妇女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下降,3.0%失去生活自理能力。31.2%的跌倒发生在家中,61.8%的跌倒老年人认为自己的跌倒是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跌倒在老年妇女中发生率较高,后果严重,老年妇女应作为预防老年跌倒干预的重点对象。
- 姜玉夏庆华胡嘉
- 关键词:意外跌倒问卷调查
- 某电动机车车辆制造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 职业伤害是指由生产环境或作业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性意外伤害,可造成人体伤残以致死亡和经济损失等严重社会后果。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全世界每年发生职业伤害2.7亿起,共造成36万人死亡。在发展中国家,职业...
- 胡嘉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疾病负担
- 文献传递
- 手部工伤患者回归工作的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手部工伤患者回归工作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高手部工伤后再就业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从3家合作医院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满足研究要求的共120名手部工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受伤部位、住院天数等资料,并通过电话调查,了解受伤程度、伤前职业、户籍、保险待遇。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上述因素与伤后回归工作的关系。[结果]本次共有研究对象118人,其中72人(61.0%)回归工作,平均缺勤87.3d。性别、年龄、受伤部位、伤前职业类型、城镇户籍、是否享有工伤保险或医疗保险对回归工作无明显影响,受伤严重程度与回归工作明显相关(OR=5.18,P<0.05)。[结论]手部工伤后大部分工人能回归工作,受伤程度对回归工作有明显影响。
- 胡嘉龙虎梁友信何永华
- 关键词:工伤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