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卒中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脑卒中
  • 3篇跌倒
  • 3篇老年
  • 3篇成瘾
  • 2篇血管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社区老年
  • 2篇死亡率
  • 2篇年级
  • 2篇人工智能
  • 2篇中学生
  • 2篇流行病学研究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精神卫生

机构

  • 16篇上海市长宁区...
  • 2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16篇李玉华
  • 15篇夏庆华
  • 12篇姜玉
  • 10篇周鹏
  • 7篇胡嘉
  • 5篇张云
  • 5篇胡越
  • 2篇张磊
  • 2篇张姣艳
  • 2篇周方家
  • 2篇钮春瑾
  • 1篇张步
  • 1篇郑文蔚
  • 1篇钱蕾
  • 1篇余力

传媒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6
  • 7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长宁区餐饮场所工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餐饮场所从业人员工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从业人员在伤害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为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该区85家餐饮企业中的1 044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餐饮场所工伤发生率为20.7%。烧烫伤和刀或锐器伤是最主要的伤害类型,最主要高发人群是负责烹饪和切配的从业人员。餐饮场所中的厨房是最常发生伤害的地点。调查对象对伤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1.5%。98.5%的调查对象希望得到伤害防治方面的服务,其中88.4%希望得到伤害预防方面的服务。结论餐饮场所从业人员工伤发生率较高,在伤害预防和急救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因而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餐饮场所工伤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胡越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李玉华张云
关键词:餐饮场所工伤知识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体系中报告的806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信息、合并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54.59%,抑郁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合并慢性病、有卒中史和日常生活能力差是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家庭人均收入高是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较高,其发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李玉华周鹏姜玉张云夏庆华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影响因素
上海市长宁区儿童跌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儿童跌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0~18岁儿童1681人,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过去一年的跌倒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0~18岁儿童跌倒发生率为6.5%(110例),占儿童全部伤害的82.7%。跌倒率性别间无差异(χ2=0.347,P>0.05)有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的趋势(χ2=25.994,P=0.000)。不同年龄段跌倒发生地点、受伤时活动、受伤部位和性质均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均为轻伤,治疗后完全康复。仅14.6%需要紧急处理或治疗,平均治疗费用(31.7±19.7)元。结论在不同儿童群体中开展跌倒防治,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姜玉周鹏胡越李玉华夏庆华
关键词:儿童跌倒发生率流行病学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索城市社区居住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6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1 498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情况和可能与跌倒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入户调查。对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率为28.9%,非卒中发作跌倒发生率为27.8%。以非卒中发作跌倒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增加(OR=1.045)、有后遗症(OR=1.747)、服用镇静安眠药(OR=1.599)、视力不良(OR=1.732)、听力不良(OR=1.846)、睡眠质量不良(OR=1.775)、使用拐杖(OR=2.297)、使用轮椅(OR=2.284)、经常感觉心情不好(OR=1.888)等25个危险因素,经χ2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睡眠质量、使用拐杖、担心跌倒而限制活动和平衡能力或日常生活能力,认为跌倒可以预防是保护因素。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高,多种因素均能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可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姜玉胡越胡嘉周鹏李玉华张姣艳夏庆华
关键词:脑卒中跌倒
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分析2014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结果 2014年,长宁区急性心梗标化发病率为23.03/105,标化死亡率为9.45/105,卒中标化发病率为122.97/105,标化死亡率为49.42/105。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死亡率不存在性别差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监测的发病病例以缺血性卒中比例最高,死亡病例以冠心病死亡比例最高;该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华阳和北新泾街道较高。结论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预防工作有待加强,尤其是男性及老年人群。
李玉华张云周鹏夏庆华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上海市长宁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与跌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居住的脑卒中患者跌倒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6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1 498人,调查过去1年的跌倒和跌伤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跌倒年发生率为28.91%,其中3.93%因为卒中发作而跌倒。跌伤率为18.22%,骨折率为5.47%。跌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后遗症显著增加跌倒发生率(χ2=14.257,P〈0.01),而不同卒中类型、累及部位、时间间隔卒中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最主要的原因是腿发软(34.21%)、头晕(29.73%)、运动中没保持平衡(17.11%)。跌伤后,因卒中跌倒的患者全部住院治疗,36.36%需要120急救服务。非卒中跌倒的患者44.66%到医院就诊,8.40%需要120急救服务。医疗费用中位数为705(80~3 525)元。7.25%的非卒中跌倒的患者因跌倒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结论社区居住的老年脑卒中现患病例跌倒发生率高,跌倒后果严重。虽然卒中发作可导致跌倒,但其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卒中后遗症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跌倒。卒中患者应作为干预的重点人群,采取优先干预措施。
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胡越李玉华
关键词:脑卒中跌倒流行病学
上海长宁区低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长宁区低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现状及特征,为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设备,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长宁区2所小学1-2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智能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结果低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率为83.50%。设备类型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主,使用场所以家中为主,平均使用年限为2.83年。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以1h以内为主,周六、周日以2h以内为主,休息间隔以不定时经常小休和1h休息1次为主。使用目的以玩游戏和查阅学习资料为主,不同性别学生使用目的存在差异(χ-2=22.323,P〈0.001)。使用安排方式以与家长灵活协商或固定时间内使用为主,不同年级学生使用安排方式不同(χ-2=13.489,P=0.004)。智能移动设备成瘾倾向率为1.89%,男生高于女生(χ-2=7.672,P=0.006)。结论上海长宁区低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相当普遍,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李玉华胡嘉夏庆华钮春瑾
关键词:小学生成瘾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三~五年级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现况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三~五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现况,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2所小学1 025名三~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智能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结果三~五年级小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率为87.71%。设备类型以平板计算机(79.42%)和智能手机(55.28%)为主,使用场所以家里为主(94.66%),平均使用年限为(2.60±0.05)a。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以0.5 h以内为主(66.30%),周六、周日以0.5~2 h为主(63.74%),休息间隔以不定时经常小休(42.16%)和1 h以内休息1次为主(37.82%)。使用目的以查阅资料和玩游戏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户籍学生使用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482,34.805,26.851,P值均〈0.01)。使用安排方式以与家长灵活协商或固定时间内使用为主,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结构学生使用安排方式不同(χ2值分别为26.065,29.085,P值均〈0.01)。智能移动设备成瘾倾向率为3.71%,男生高于女生(χ2=5.914,P=0.015)。结论小学三~五年级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相当普遍,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李玉华胡嘉夏庆华姜玉周鹏钮春瑾
关键词:人工智能成瘾精神卫生
上海市长宁区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长宁区糖尿病流行现况。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长宁区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83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8.3%,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血糖异常率为21.9%,糖耐量异常率为11.3%;高血压患病率为28.0%;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0%和6.0%;超重和肥胖率合计为44.5%;平均每天总静态行为时间为6.6小时;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知晓率为27.8%。结论长宁区居民糖尿病高发,不仅有大量的现患病例,而且前期患者和高风险人群数量巨大,防控形势严峻。居民对糖尿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晓率总体情况较好,但仍有一些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周方家夏庆华周鹏张磊李玉华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
中学生智能移动设备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20年
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1-4],关注青少年睡眠质量,探讨引发睡眠质量下降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价值。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日益普及,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引起广泛关注[5-7]。国外有队列研究显示,手机的高频使用是青少年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8];瑞典的一项横断面调查发现,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会更多地出现疲劳、头痛、睡眠质量差等健康问题[9];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熄灯后打电话和发短信与青少年的睡眠障碍有关[10]。
李玉华庄尹竹姜玉夏庆华
关键词:人工智能睡眠异常精神卫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