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方

作品数:132 被引量:28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机械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8篇电气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冶金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图像
  • 20篇神经网
  • 20篇神经网络
  • 16篇陶瓷
  • 11篇网络
  • 10篇固相烧结
  • 10篇CT
  • 9篇孔隙率
  • 9篇粉末
  • 8篇图像处理
  • 8篇微波
  • 8篇加载
  • 7篇细胞神经
  • 7篇细胞神经网络
  • 6篇电路
  • 6篇实验仪
  • 6篇陶瓷粉
  • 6篇陶瓷粉末
  • 6篇相场
  • 6篇瓷粉

机构

  • 8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8篇西南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香港城市大学
  • 4篇安徽工业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重庆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海南浙江大学...

作者

  • 132篇胡小方
  • 47篇许峰
  • 37篇段书凯
  • 25篇王丽丹
  • 21篇肖宇
  • 16篇伍小平
  • 15篇汪敏
  • 8篇赵建华
  • 8篇康丹
  • 7篇蒋锐
  • 7篇董博
  • 7篇刘文超
  • 6篇黄万霞
  • 6篇袁清习
  • 6篇贾鹏飞
  • 5篇周广东
  • 5篇李永存
  • 5篇田玉莲
  • 5篇董博
  • 5篇李永存

传媒

  • 21篇实验力学
  • 7篇物理学报
  • 6篇中国科学:信...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光子学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计算机科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光学技术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激光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的电子鼻气体分类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的电子鼻气体分类方法,在硬件层面上使用了多类嗅觉传感器阵列来获取样本数据,然后再使用具有自适应约束条件的忆阻细胞神经网络(M‑CeNN)来提取数据特征,并在此基...
胡小方史文强贾鹏飞周跃
文献传递
一种改进的WO_x忆阻器模型及其突触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忆阻器被定义为第四种基本电子元器件,其模型的研究呈现多样性.目前,忆阻器模型与忆阻器实际特性的切合程度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改变离子扩散项,提出了一种新的WOx忆阻器模型,更好地匹配了忆阻器的实际行为特性.首先,新的模型不仅能够描述忆阻器的一般特性,而且能够俘获记忆丢失行为.另外,将新的忆阻器作为神经突触,分析了脉冲速率依赖可塑性、短期可塑性、长期可塑性,并发现了与生物系统中极为相似的"经验学习"现象.最后,考虑到温度与离子扩散系数的关系,探讨了温度对突触权值弛豫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新忆阻器模型比原来的模型更切合实际,且更适合作为突触而应用到神经形态系统之中.
孟凡一段书凯王丽丹胡小方董哲康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温度
陶瓷粉末烧结演化的同步辐射观测
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腐蚀和耐高温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独特的光、电、磁功能特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广泛。该类材料的内部孔隙大小、分布、界面特征及孔隙率等都对材料的
胡小方江帆许峰赵建华袁清习黄万霞
关键词:CT孔隙率陶瓷
固相烧结微结构演化的三维相场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
<正>应用Ginsburg-Landau理论的相场动力学模型来模拟固相烧结的演化过程,引入了多种同时发生的物理机制,如:表面扩散,晶界扩散,蒸发-凝聚,晶粒生长以及颗粒的刚体平移和旋转,并结合同步辐射CT(SR-CT)技...
康丹许峰胡小方董博肖宇刘文超
文献传递
一种改性丝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忆阻器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丝素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忆阻器和应用,其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该改性丝素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6‑二羟基吲哚、聚甘油‑3和丝素蛋白溶液进行混合,得到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进行热处理,得到改...
周广东颜秉陶胡小方王丽丹段书凯
忆阻器交叉阵列及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忆阻器是一种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其阻值的变化依赖于流过它的电荷数量或磁通量.忆阻器作为第4个基本的电路元件,在众多领域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推动整个电路理论的变革.文中利用数值仿真和电路建模,分析了忆阻器的理论基础和特性,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存储的忆阻器交叉阵列,可以实现黑白、灰度和彩色图像的存储和输出,一系列的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由于忆阻器交叉阵列的并行信息处理优势,该方案有望用于高速的图像处理.
胡小方段书凯王丽丹廖晓峰
关键词:建模仿真图像存储图像输出
基于相场模型的金属微波烧结演化机制分析及同步辐射断层扫描实验验证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索不同种类金属材料的微波烧结机制,本文针对钛和铝两种具有不同电磁学特性的金属材料,分析了微波与金属微粒的相互作用。依据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金属表面产生电子涡流和趋肤效应。由P.Mishra和K.I.Rybakov等提出的金属在微波中的加热效率理论,推导出钛金属表面的热效应明显高于铝。因为电子涡流在磁场中产生指向颗粒内部的洛伦兹力这一微波非热效应,阻碍了内部物质向外的扩散,且铝的感应涡流大于钛,故其向心力更大。由于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导致物质扩散的驱动力不同,得出"钛的微波烧结速率明显大于铝"这一区别于常规烧结的结论。将获得的分析结果引入相场数值模拟,改变相场模型中控制演化过程中的表面和体扩散变量,获得不同的模拟结果,定量分析了烧结颈等微观结构参数随模拟时间的演化曲线。结合同步辐射断层扫描(SR-CT)技术获得的金属在微波烧结过程中的实验参数,与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分析和模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上述结果可为研究金属在微波烧结过程中的演化机制提供支持。
康丹许峰胡小方刘文超董博肖宇
关键词:金属微波烧结
基于仿生自适应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的图像增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自适应忆阻细胞神经网络的图像增强方法,融合了模拟人类视觉机制的自适应三高斯模型、细胞神经网络和纳米忆阻器,在典型自适应三高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便于硬件实现的线性化自适应三高斯模型,利用高斯核函数...
胡小方郑雅文周跃段书凯
用同步辐射光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及界面演化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提出了用同步辐射光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及界面演化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刻实验站的软X射线,对复合材料试件在静态与加载状态下进行透射,由PMMA光刻胶记录带有内部结构信息的透射射线。通过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读出图象。
胡小方关锷伍小平
关键词:软X射线复合材料
纳米压痕法研究PZT压电薄膜的力学性能被引量:14
2007年
PZT压电薄膜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硬度等对于MEMS器件的结构设计、结构响应特性、服役性能等尤为重要。薄膜材料由于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的作用,力学性能与宏观块体材料有显著差异。本文用纳米压痕法获得了PZT压电薄膜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考察了基底的影响,分析了退火时间对于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硬度和压入深度之间的压痕尺度效应。
蒋锐胡小方许晓慧伍小平
关键词:纳米压痕法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