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之关系述论被引量:1
- 2011年
- 关于晚年的梁启超为什么会放弃政治活动,同意就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一职,学术界歧义纷陈。对这一问题的解读,不仅是晚年梁启超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清华国学院研究中绕不开的命题之一。本文的研究,从史料的实证出发,力图建立一个长时段的视野,从梁启超与清华学校之间由来以久的历史关系与1920年梁启超欧游归后思想上和心态上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两个维度,梳理和阐释梁启超走向清华园的心路历程,并从中观察中国现代早期人文学术教育生态的复杂性。
- 郑家建舒畅
- 关键词:历史关系述论
- 艺术传播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小说与话剧《生死场》的“和而不同”关系探析
- 2010年
- 两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性——萧红与田沁鑫,选择了在时空流转的一个交结点上遭遇,而这个交结点便是从小说走向话剧的《生死场》,作为小说的《生死场》与作为话剧的《生死场》之间,呈现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微妙关系,可谓是艺术传播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 舒畅
- 关键词:《生死场》话剧田沁鑫
- 略谈“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的主要体现
- 2008年
-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 舒畅
- 论《故事新编》被引量:4
- 2010年
- 郑家建舒畅
- 关键词:《故事新编》作品集出版
- 清华国学院时期的梁启超学术研究述论
- 2010年
- 受聘于清华国学院是梁启超晚年生涯中一个重大事件。在清华国学院期间,梁启超的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最能体现出他在这一时期所独有的"专力于史"、"有为学问而学问之倾向"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梁启超在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内容、特点、价值及其复杂形态的阐释与分析,试图重新认识与评价梁启超在清华国学院时期的思想与学术,并以此为个案展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人文学术教育的一个侧影。
- 郑家建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