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MIR)模型组和MIR+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观察各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结果1....
- 范宝晶赵学忠
- 关键词:冠脉微循环MIR复方丹参滴丸心肌缺血再灌注
- 文献传递
-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冠脉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和IR+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观察各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原缺血部位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明显减少(P<0.01)。(2)与IR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大鼠原缺血部位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地改善IR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裴非范宝晶赵学忠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缺血再灌注冠脉微循环
-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内皮素-1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内皮素-1(ET-1)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35例的血清C-反应蛋白、内皮素-1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1均高于对照组(P<0.05);CRP与ET-1浓度间呈直线正相关(γ=0.75,P<0.01)。结论:C-反应蛋白、内皮素-1在冠心病形成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炎症反应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而起作用。
- 李丽娜周丽舫范宝晶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内皮素-1冠心病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 骨髓中主要包含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和血管内皮前体细胞,近年研究表明还包含其它干细胞群,如生肌多能成...
- 范宝晶
- 关键词:肝硬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白蛋白
- 文献传递
-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MIR)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对三组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检测和相关分析,并观察各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
- 范宝晶陈满秋周大亮刘宗武赵学忠于小风曲绍春睢大员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功能
- 文献传递
-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冠脉微循环影响及作用机制
- 近年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共识。然而,由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使得已经开通的罪犯血管所支配的心肌仍然达不到组织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再灌注。研究表明,冠脉微循环障碍是决定AMI的...
- 范宝晶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缺血再灌注冠脉微循环
- 文献传递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内皮的变化及药物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改变及腺苷与硝酸甘油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AMI行PCI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腺苷组、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在行PCI罪犯血管开通后分别立即给予冠脉内注射:腺苷组:腺苷注射液240μg+生理盐水10ml。硝酸甘油组:硝酸甘油200μg+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3组患者皆测定用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测定血管开通即刻和用药后5min冠脉血流帧数。结果3组患者vWF在术后均高于术前含量(P<0.05)。但腺苷组和硝酸甘油组vW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在术后NO血浆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腺苷组和硝酸甘油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给药后5min冠脉血流计帧数腺苷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PCI可造成血管内皮的功能损伤,PCI术后冠脉内应用腺苷与硝酸甘油对病变血管内皮功可能有保护作用。
- 杨春梅刘兵范宝晶赵学忠闫立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管内皮腺苷
-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心肌肥厚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s)对心肌肥厚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结扎大鼠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心肌肥厚模型组、PQSs100、50mg/kg剂量组。假手术组及心肌肥厚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ml.kg-1.d-1,PQSs两个剂量组分别灌胃西洋参茎叶总皂苷100、50mg·kg-1.d-1。给药6w后检测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前列环素、血栓素A2的含量并观察心肌组织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QSs100、50mg/kg剂量组的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血栓素A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前列环素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切片显示心肌肥厚不显著。结论PQSs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进一步抑制由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所致的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含量,并且有效调节前列环素与血栓素A2之间平衡来实现的。
- 范宝晶裴非赵学忠
- 关键词: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心肌肥厚血管内皮
- 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室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46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n=10),梗死模型组(n=12)、抑郁模型组(n=12)、路优泰组(每天90mg/kg)(n=12)。4 w后用Open-field法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测定和病理及光镜下心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①行为学观察:与假手术组相比,抑郁模型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增加(P<0.01);与抑郁模型组相比,梗死模型组、路优泰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时间明显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明显减少(P<0.05,P<0.01)。②心室重构指标测定:与假手术组相比,梗死模型组、抑郁模型组、路优泰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右室相对重量、室间隔厚度明显增加,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减少(P<0.05,P<0.01)。与抑郁模型组相比,梗死模型组、路优泰组,主动脉收缩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加,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右室相对重量、室间隔厚度减少(P<0.05,P<0.01),且抑郁组大鼠光镜下心肌损伤最为严重。结论AMI后抑郁可加重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过程,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均有极为不利影响。
- 周大亮范宝晶赵学忠睢大员于小风曲绍春
- 关键词:抑郁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 冠心病患者PTCA后冠脉循环PDGF水平的改变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液内PD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病(冠脉狭窄≤50%)或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47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A组)27例,PJEA组(B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即刻、术后30分钟采集冠状静脉窦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DGF水平。结果①A组冠脉造影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②B组PTCA+Stent术后30分钟血浆PDGF含量显著升高,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注:PDGF单位pg/ml)。结论①诊断性心导管检查不引起冠脉循环内PDGF含量的明显变化;②PTCA术后血浆PDGF水平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有关,可能参与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形成,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李丽娜周丽舫范宝晶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再狭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