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英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其与肠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出生48h的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每天2次,连续3d,建立NEC模型;对照组与母鼠同笼,鼠乳喂养,未进行缺氧冷刺激。实验结束后24h处死大鼠,留取十二指肠下端至直肠上端肠道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细胞凋亡率检测。每组随机抽取2例回盲部近端小肠进行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模型组肠组织学改变与NEC时改变一致,透射电镜显示肠黏膜出现大量凋亡细胞,部分形成凋亡小体。模型组和对照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3.33±0.59)和(0.13±0.17);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10.6)%和(4.6±3.9)%;二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肠细胞凋亡率与肠组织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1,P<0.01)。结论NEC时肠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肠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新生鼠NEC肠道进行性损伤的病理基础。
- 董海英刘健陈兢芳卓玲杨燕珍吴斌
- 预防性应用天然蒙脱石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天然蒙脱石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模型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按析因设计,32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NEC模型,出生48h起给予天然蒙脱石0.6g/(kg·d)灌胃;B组为NEC模型,未添加天然蒙脱石;C组为对照,未添加天然蒙脱石;D组为对照,出生48h起给予天然蒙脱石0.6g/(kg·d)灌胃。SD新生大鼠出生后48h开始采用鼠配方奶喂养,100%氮气90s,4℃10min,每天2次,连续3d,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A、B组在造模结束后24h和C、D组新生大鼠空腹断头处死,留取十二指肠下端至直肠上端肠管进行肠细胞凋亡率检测(流式细胞仪)、电镜观察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vating factor,PA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ELISA法)检测。所有新生大鼠均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结果造模后,A、B组新生鼠相继出现腹泻、腹胀、萎靡、活动减少,生长减慢;透射电镜显示肠黏膜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形成凋亡小体,A组程度较轻。A、B、C和D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1.42±0.36、3.54±0.50、0.13±0.17和0.17±0.18,肠细胞凋亡率为(11.6±4.6)%、(27.6±9.9)%、(4.8±2.9)%和(3.6±3.8)%;与B组相比,A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C、D两组(P均〈0.01)。A、B、C和D组肠组织PAF含量(单位为pg/mg prot)分别为385.0±308.0、1663.2±576.1、40.8±40.4和37.1±33.1;TNF-α含量(单位为pg/mgprot)为46.4±15.1、258.1±281.7、13.2±12.2和12.4±8.8。B组肠组织PAF、TNF-α含量明显高于C、D组;与B组相比,A组肠组织PAF、TNF-α含量明显降低(P均〈0.01)。肠组织损伤评分、肠细胞凋亡率及肠组织PA
- 吴斌陈兢芳卓玲杨燕珍董海英
-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坏死性硅酸盐类
- 肠细胞凋亡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损伤中动态变化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动态观察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过程中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其与肠损伤关系。方法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模型组(M)。对照组8只;模型组32只,在出生48h开始给予鼠配方奶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s,4℃冷刺激10min,每天2次,连续3d,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模型组开始造模后24h(M24)、48h(M48)、72h(造模结束,M72)及造模结束后24h(M96)分别处死8只,留取肠管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细胞凋亡率检测(流式细胞仪)。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NEC。各组随机选取1份回盲部近端小肠标本进行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黏膜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形成凋亡小体。对照组、M24、M48、M72和M96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0.08±0.15)、(1.38±0.42)、(1.46±0.69)、(1.58±0.30)分和(3.33±0.59)分,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2.9%、12.8%±6.3%、14.9%±5.5%、17.7%±5.5%和27.6%±9.9%。肠损伤程度与肠细胞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凋亡率=0.853,P<0.01)。结论新生鼠肠细胞凋亡增加是NEC肠组织损伤起始事件;随时间延长,肠细胞凋亡增加程度进一步加重;肠细胞凋亡增加是造成新生鼠NEC肠道进行性损伤的病理基础。
- 刘健陈競芳卓玲杨燕珍董海英吴斌
- 关键词: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