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绿英

作品数:34 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高职
  • 15篇课程
  • 11篇教育
  • 9篇院校
  • 9篇高职院校
  • 8篇职业教育
  • 8篇教学
  • 8篇高等职业教育
  • 6篇职教
  • 6篇物流
  • 5篇物流管理
  • 5篇教师
  • 5篇管理专业
  • 4篇物流管理专业
  • 4篇衔接
  • 4篇高职教育
  • 3篇中等职业教育
  • 3篇农村
  • 3篇农村居民
  • 3篇高职物流

机构

  • 33篇柳州职业技术...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4篇董绿英
  • 8篇李庆原
  • 4篇王浩澂
  • 2篇明育
  • 2篇李晓雯
  • 2篇潘峰
  • 2篇刘轶宏
  • 1篇王浩瀓
  • 1篇唐凤秀
  • 1篇磨虹任
  • 1篇钟启生
  • 1篇冯雪萍

传媒

  • 13篇柳州职业技术...
  • 4篇职业教育研究
  • 3篇职业技术教育
  • 3篇高教论坛
  • 2篇中国职业技术...
  • 2篇广西教育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职教论坛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物流技术
  • 1篇天津职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课程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10年
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课题。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课程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董绿英王浩澂唐凤秀
关键词: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式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09年
课程开发与模式的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认识课程的概念出发,概要分析学科课程模式、双元制课程模式、CBE/T课程模式、MES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和多元整合等课程模式,着重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明确提出在高职课程开发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各课程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灵活运用某一种课程模式来指导课程的编制。
董绿英李庆原
关键词:高职课程模式课程编制
高职学生学习现状与学习能力的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广西三所高职院校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性带来了学生在学习适应、学习方法与效果等方面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广西柳州市三所高职院校1000多名各类生源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需求与学习适应性的调查,比较分析了不同生源类型学生在学习目的与需求、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方法、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提出实施分层教学、制定多样化课堂教学目标与模式、增强高职学生学习适应性能力的培养等教学策略。
董绿英
关键词:高职生生源差异教学对策
高职院校快递专业发展思路被引量:7
2013年
快递专业是高职院校新办专业,目前高职院校快递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课程体系建设难、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对接难、专业师资缺乏、实训场所较少等困难和挑战。在发展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方式;引入职业标准,推行"双证"制度;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前往快递企业挂职和学习;拓展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机会;做好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快递行业和快递专业的了解和信心。
李晓雯董绿英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2001年
高职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其构建与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性问题。针对目前高职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改革应以确立教学目标为前提,课程内容的设置为核心,注重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更新,科学地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测试。
董绿英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估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2004年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教学设施、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构建高职质量保障体系从外部环境上国家和政府应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管理,转变高职教育投入观念,切实提高教学条件;在学校内部上应改进和完善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董绿英
关键词:高职教育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比较被引量:42
2004年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有其各自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大致有三种,这就是:国家确认普教与职教文凭等值的衔接模式;经专门补习以学力达标实现衔接的模式;通过课程或大纲直接衔接的模式。我国的中、高职衔接在学制方面主要有独立结构类型和一体化结构类型。借鉴国外的中高职衔接经验,我国应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改革考试内容和招生方式,同时,国家和政府应在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予以保障。
董绿英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柳州市农村居民科学素养的调查
2008年
柳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32%,但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的状况却存在一些问题。了解分析柳州市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有助于寻求积极有效地措施,提高柳州市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董绿英李庆原
关键词:农村居民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被引量:38
2010年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主要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两大核心能力进行锻炼与考核,既重视学生就业所需的岗位专业能力培养,又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其特点包括:将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的考核并重,精确性评价和模糊性评价贯穿考核的全过程。
刘轶宏董绿英潘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模式
制约中高等职教衔接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2
2003年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 ,它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目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两者的衔接 ,从外部因素看 ,社会对高职的偏见 ,“普高热”及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对中、高职衔接造成消极影响。从职教发展内部因素看 ,两者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制年限等未能做到有效的衔接与沟通。从政府部门看 ,管理体制及对职教的政策使得中高职各自为战、互相分离 ;我国现行的招生政策也使得中职难以为高职输送充足及合格的生源。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影响了其与中职教育的衔接。
董绿英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