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承城

作品数:21 被引量:122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芬太尼
  • 15篇瑞芬太尼
  • 13篇全麻
  • 9篇丙泊酚
  • 6篇静脉
  • 6篇静脉复合
  • 5篇手术
  • 5篇全麻维持
  • 5篇量效
  • 5篇量效关系
  • 5篇控制性降压
  • 5篇降压
  • 4篇择期
  • 4篇择期手术
  • 4篇中青年
  • 4篇麻醉
  • 4篇静脉复合全麻
  • 4篇复合全麻
  • 4篇插管
  • 3篇配伍

机构

  • 2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1篇袁承城
  • 20篇刘华
  • 19篇吕东森
  • 18篇康力
  • 15篇刘焕结
  • 10篇周骞
  • 6篇陈丽
  • 1篇郭玉花
  • 1篇罗涛

传媒

  • 14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青年全麻患者瑞芬太尼用量与控制性降压幅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中青年全麻患者瑞芬太尼用量与控制性降压幅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择期手术接受全麻的中青年患者共80例,全麻维持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比其基础MAP降低≤5%组(A组)、〉5%-10%组(B组)、〉10%-15%组(C组)、〉15%-20%组(D组),每组20例。全麻维持中泵注丙泊酚6 mg/(kg·h)恒速不变,调节瑞芬太尼用量[起始泵速60μg/(kg·h)]在手术开始后15 min内把维持MAP降低到各组的要求范围,并持续到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用药。结果 四组全麻诱导前MAP均比其基础MAP升高15%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丙泊酚6 mg/(kg·h)时,A组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2.79±0.04)%,瑞芬太尼平均用量为(42.54±19.16)μg/(kg·h);B组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8.08±1.15)%,瑞芬太尼平均用量为(53.14±18.51)μg/(kg·h);C组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13.63±3.78)%,瑞芬太尼平均用量为(68.04±28.47)μg/(kg·h);D组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17.38±4.01)%,瑞芬太尼平均用量为(99.47±32.73)μg/(kg·h);瑞芬太尼平均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维持MAP平稳指数均小于其基础MAP平稳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超过基础MAP 10%以上后部分病例出现降压封顶效应,再增加瑞芬太尼用量维持MAP不再继续降低。C组降压封顶效应发生率为(38.09±8.91)%,D组降压封顶效应发生率为(60.00±10.13)%。结论 全麻诱导前MAP均高于其基础MAP。全麻维持中与一个恒定丙泊酚用量配伍,瑞芬太尼用量越大,降压幅度越大。降压幅度越大,出现降压封顶效应的发生率越大。
吕东森刘华罗芬袁承城康力刘焕结周骞
关键词:全麻降压幅度瑞芬太尼中青年
全身麻醉苏醒期静注曲马多预防躁动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200例ASAⅠ-Ⅱ级患者,均行择期上腹部手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注曲马多1.5 mg/kg,对照组仅给予静注生理盐水2 ml。记录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麻醉前基础值、术毕、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气管拔管时两组心率、MA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重度躁动的比率显著降低(χ2=4.07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比率分别为10%(10/100)、7%(7/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马多治疗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好,给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周骞吕东森袁承城康力罗芬刘焕结刘华
关键词:曲马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
固定瑞芬太尼用量调节丙泊酚用量控制MAP与固定丙泊酚用量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控制MAP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中青年患者接受择期手术实施静脉复合全麻过程中,恒速泵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调节丙泊酚泵速控制MAP与恒速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调节瑞芬太尼泵速控制MAP全麻维持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择期手术需实施全麻的中青年患者390例,随机分为13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后,维持麻醉分为恒速泵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调节丙泊酚用量控制维持MAP(简称RB法)和恒速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控制维持MAP(简称BR法)2种方法。RB法设6组,瑞芬太尼泵速分别为60μg/(kg·h)(R_(60)组)、55μg/(kg·h)(R_(55)组)、50μg/(kg·h)(R_(50)组)、45μg/(kg·h)(R_(45)组)、40μg/(kg·h)(R_(40)组)、30μg/(kg·h)(R_(30)组),丙泊酚起始泵速3 mg/(kg·h),调节丙泊酚泵速控制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0~10%(含15例降〉0~5%和15例降〉5%~10%)。BR法设7组,丙泊酚泵速分别为10 mg/(kg·h)(B_(10)组)、8 mg/(kg·h)(B_8组)、7 mg/(kg·h)(B_7组)、6 mg/(kg·h)(B_6组)、5 mg/(kg·h)(B_5组)、4 mg/(kg·h)(B_4组)、3 mg/(kg·h)(B_3组),瑞芬太尼起始泵速60μg/(kg·h),调节瑞芬太尼泵速控制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0~10%(含15例降低〉0~5%和15例降低〉5%~10%)。13组控制性降压均在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结果 12种方法均能达到把维持MAP控制并维持在比其基础MAP降低〉0~10%的效果,2种方法中各组的HR随着MAP的降低而被动降低,降低的HR对阿托品的增加心率作用敏感,麻醉中按需静注适量阿托品能把HR维持在55次/min以上。2在达到同一控制范围的维持MAP时,BR法各组(除B_6、B_7、B_8组间瑞芬太尼用量相近外)与RB法各组均表现为丙泊酚用量与瑞芬太尼用量呈现负相关(r=-0.91和r=-0.94,P〈0.05);瑞芬太尼用量与睁眼时间无关;丙泊酚用量与睁眼时�
刘华袁承城吕东森周骞康力刘焕结罗芬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维持
3个年龄段全麻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最佳配伍维持剂量间量效关系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老年、中青年、儿童患者静脉复合全麻维持中的瑞芬太尼、丙泊酚最佳配伍量效关系,找出3个年龄段全麻维持效果相同时瑞芬太尼、丙泊酚配伍用量的差异,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已按照科研计划实施的老年、中青年、儿童全麻患者资料,将3个年龄段各自全麻维持效果最佳的一组分别定为老年组(L组,15例)、中青年组(Z组,30例)、小儿组(X组,20例)。全麻诱导:L组泵注依托咪酯0.15 mg/kg、瑞芬太尼15μg/kg,同时静注阿托品0.007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Z组泵注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5μg/kg,同时静注阿托品0.007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X组泵注丙泊酚1.5 mg/kg、瑞芬太尼15μg/kg,同时静注阿托品0.008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全麻维持:L组恒速泵注瑞芬太尼50μg/(kg·h),调节丙泊酚用量控制并维持麻醉中MAP(简称维持MAP)比其基础MAP降低5%(0~10%)左右;Z组和X组均是恒速泵注丙泊酚5 mg/(kg·h),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控制并维持麻醉中MAP比其基础MAP降低5%左右。3组均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降压。结果 3组全麻维持效果评级均达到Ⅰ级,3组间维持MAP平稳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维持MAP平稳指数比基础MAP平稳指数均在36.70%~68.30%;3组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清醒躁动及术中知晓病例出现。X组实际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L组和Z组(P均<0.05),L组实际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X组和Z组(P均<0.05)。结论 3个年龄段达到同样的全麻维持效果Ⅰ级时,儿童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多于老年和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儿童和中青年患者。儿童、中青年患者应采用固定丙泊酚用量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控制MAP的麻醉用药方法,老年患者应采用固定瑞芬太尼用量调节丙泊酚用量控制MAP的麻醉用药方法。
陈丽刘华康力王珊袁承城吕东森
关键词:中青年人量效关系
小儿与中青年接受择期手术实施静脉复合全麻维持中瑞芬太尼用量的比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与中青年患者接受择期手术实施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维持中瑞芬太尼用量的差异。方法选择普外、骨科择期手术接受气管插管全麻的小儿(1~10岁)40例和中青年者(18~64岁)60例,依全麻维持中丙泊酚用量随机分为小儿4mg/(kg·h)组(XB4组)20例、小儿5 mg/(kg·h)组(XB5组)20例、中青年4 mg/(kg·h)组(CB4组)30例、中青年5 mg/(kg·h)组(CB5组)30例。全麻诱导:小儿均泵注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15μg/kg、阿托品0.008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成人均泵注丙泊酚1.0mg/kg、瑞芬太尼15μg/kg、阿托品0.007 mg/kg、维库溴铵0.12 mg/kg。全麻维持:XB4组和CB4组均恒速泵注丙泊酚4 mg/(kg·h),XB5组和CB5组均恒速泵注丙泊酚5 mg/(kg·h),4组均调节瑞芬太尼[起始泵速60μg/(kg·h)]用量,控制全麻维持中MAP比其基础MAP下降5%左右(不超过10%)至手术结束停药。结果 4组基础MAP平均值均低于其诱导前MAP平均值15%以上。4组维持MAP平均值均达到比其基础MAP值降低5%左右的效果。XB4组和XB5组维持MAP稳定指数分别低于CB4组和CB5组(P均<0.05),而维持HR稳定指数分别高于CB4组和CB5组(P均<0.05);4组维持MAP稳定指数和维持HR稳定指数均比其基础稳定指数降低。XB4组和XB5组睁眼时间分别长于CB4组和CB5组(P均<0.05),而瑞芬太尼维持平均用量分别多于CB4组和CB5组(P均<0.05),但每一组内的瑞芬太尼用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4组全麻维持效果均为Ⅰ级,均无拔管躁动发生。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与中青年择期手术,全麻维持中恒速泵注丙泊酚[4 mg/(kg·h)或5 mg/(kg·h)],当调节瑞芬太尼用量将维持MAP控制并稳定在低于其基础MAP值5%左右时,全麻维持效果均能达到Ⅰ级,但小儿瑞芬太尼用量多于中青年人,小儿睁眼时间长于中青年人。
康力刘华吕东森陈丽袁承城刘焕结
关键词:小儿中青年全麻维持瑞芬太尼
曲马多静脉复合全麻与中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大剂量曲马多静脉复合全麻与中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曲马多组(T组,n=30)诱导插管:泵注曲马多20 m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全麻维持:丙泊酚起始泵速10mg/(kg.h)。芬太尼组(F组,n=34)诱导插管:泵注芬太尼5μ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全麻维持:丙泊酚、芬太尼起始泵速分别为8 mg/(kg.h)、10μg/(kg.h),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0μg/kg。结果 T组诱导后MAP降低百分比值、插管后MAP升高百分比值,拔管时MAP、HR升高百分比值均显著小于F组(P<0.01);切皮后T组的HR减慢,F组的HR增加,麻醉中T组MAP稳定指数值显著低于F组(P<0.01);T组拔管时痰少,无呛咳、躁动、寒战;T组术后镇痛优秀率显著高于F组(P<0.01)。结论曲马多20 mg/kg剂量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的麻醉效果比芬太尼40μg/kg剂量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镇痛时效更好。
刘华吕东森周骞刘焕结袁承城康力
关键词:曲马多芬太尼全麻
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复合Dex应用于手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液(商品名:得普利麻)复合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果。方法58例全麻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予以Dex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为(8.56±2.42)min,短于对照组的(11.42±2.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T1)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T2)~术后5 min(T4)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本组T1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1.15±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55±0.42)分,Ramsay评分(2.68±0.45)分高于对照组的(1.79±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复合Dex的麻醉方式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袁承城肖腾
关键词:全身麻醉瑞芬太尼得普利麻
老年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维持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量效关系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维持中不同瑞芬太尼、丙泊酚配伍剂量与全麻维持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择期手术患者120例,均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全麻诱导方法均相同。全麻维持分为恒速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控制并维持全麻中MAP比基础MAP降低5%左右(0~10%)部分(简称BR法)和恒速泵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调节丙泊酚用量控制并维持全麻中MAP比基础MAP降低5%左右部分(简称RB法)。BR法共3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泵速1.0 mg/(kg·h)组(B_(1.0)组)、1.5 mg/(kg·h)组(B_(1.5)组)、2.0 mg/(kg·h)组(B_(2.0)组)、2.5 mg/(kg·h)组(B_(2.5)组)、3.0 mg/(kg·h)组(B_(3.0)组),每组6例。瑞芬太尼起始泵速均为30μg/(kg·h),如瑞芬太尼用量增加到60μg/(kg·h),MAP降低未达预设范围,丙泊酚用量增加0.5 mg/(kg·h),再调节瑞芬太尼用量,如此反复直至降压达到预设范围;如瑞芬太尼用量降到零,MAP仍低于预设范围,降低丙泊酚用量0.5 mg/(kg·h),再调节瑞芬太尼用量,如此反复直至降压达到预设范围。RB法共9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泵速60μg/(kg·h)组(R_(60)组)、55μg/(kg·h)组(R_(55)组)、50μg/(kg·h)组(R_(50)组)、45μg/(kg·h)组(R_(45)组)、40μg/(kg·h)组(R40组)、30μg/(kg·h)组(R_(30)组),每组15例。丙泊酚起始泵速均为2 mg/(kg·h),调节丙泊酚用量在25 min内控制并维持全麻中MAP比基础MAP降低5%左右。全部11组控制性降压均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结果 (1)BR法中B_(1.0)组有3例,B_(1.5)组、B_(2.0)组、B_(2.5)组各有2例能够按原计划丙泊酚用量完成全麻维持;有18例需增加或减少丙泊酚用量后再调节瑞芬太尼用量完成全麻维持,这其中还有3例丙泊酚用量大于3.0 mg/(kg·h)才能完成全麻维持;还有3例按照原计划丙泊酚用量用药,但需在输入多巴胺的同时输入瑞芬太尼完成全麻维持。(2)RB法各组均可较容易地把全麻维持中的MAP控�
刘焕结刘华罗芬吕东森袁承城康力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维持量效关系
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Narcotrend指数、血流动力学及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价比较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比较等效镇痛剂量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对麻醉/脑电意识监测系统Narcotrend指数(NTI)、警觉/镇静评分(OAA/S)、血流动力学及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行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手术的中青年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6组各20例,舒芬太尼1组、舒芬太尼2组、舒芬太尼3组分别静脉泵注0.4,0.5,0.6μg/kg的舒芬太尼,瑞芬太尼1组、瑞芬太尼2组、瑞芬太尼3组分别静脉泵注4,5,6μg/kg的瑞芬太尼,各组药物均3 min泵注完毕。观察各组入室安静平卧5 min、泵注完毕即刻、泵注完毕3 min、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的NTI、OAA/S评分、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以及肌肉僵硬、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在安静平卧5 min时各组NT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泵注完毕即刻时NTI、OAA/S评分瑞芬太尼各组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各组(P均<0.05);泵注完毕3 min、气管插管前时NTI瑞芬太尼各组低于舒芬太尼各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气管插管后1 min时,各组NTI比气管插管前均升高(P均<0.05)。泵注完毕即刻、泵注完毕3 min、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 min时舒芬太尼各组间、瑞芬太尼各组间NT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等效镇痛剂量的瑞芬太尼较舒芬太尼在气管插管后1 min时MAP、HR比气管插管前升高幅度小(P均<0.05)。瑞芬太尼各组肌肉僵硬、呼吸抑制总发生例数明显多于舒芬太尼各组总例数(P均<0.05)。结论等效镇痛剂量时,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使NTI、OAA/S评分降低,但瑞芬太尼的NTI、OA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镇静作用强于舒芬太尼;等效镇痛剂量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气管插管后MAP、HR、NTI均升高,但瑞芬太尼升高MAP、HR的幅度小于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作用优于舒芬太�
陈丽罗涛吕东森王珊温涛刘华袁承城肖腾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NARCOTREND指数气管插管反应
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降压幅度10%时的量效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降压幅度10%时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院的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采用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5μg/kg、阿托品0.007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 6 min泵注维持,A、B、C、D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8、7、6、5 mg/(kg·h)恒速泵注、患者均调节瑞芬太尼60μg/(kg·h)起始,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10%。观察4组患者的MAP维持平稳指数、HR维持平稳指数、瑞芬太尼用量、停丙泊酚到睁眼时间、维持中反应熵以及全身麻醉维持效果评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均能达到维持MAP比基础MAP降低10%的效果,HR随MAP降低减慢;瑞芬太尼用量逐组增加。C、D组MAP维持平稳指数明显高于A、B组,停丙泊酚到睁眼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D组全身麻醉维持效果评级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丙泊酚5 mg/(kg·h)配合瑞芬太尼平均泵速60μg/(kg·h)是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幅度10%时最佳量效关系。
吕东森郭玉花刘华罗芬周骞陈丽袁承城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量效关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