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
- 作品数:52 被引量:6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京津塘高速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北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例,对2007年3月-2010年2月逐月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伤亡人数以及相应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全程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存在两个高峰,分别是4...
- 丁德平尹志聪李迅张庆林张德山谢庄
- 关键词:交通安全气象条件伤亡人数交通事故
- 中国地区高空气象探测气球空间漂移分析被引量:21
- 2010年
- 利用中国120个探空站2004年08时所有探空气球漂移信息,结合NCEP再分析场,分析规定等压面上的时空漂移规律,重点选择100、500与925 hPa等压面,采用1、4、7、10月分别代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4个季节。初步分析表明;气球的漂移方向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不同季节中国受不同的系统影响,导致漂移的方向差异明显,夏季以西南漂移为主,冬季、春季与秋季以西北漂移为主,但是在100 hPa以上4个季节均以西南漂移为主,以冬季的漂移距离最大,漂移距离超过120km,夏季最小,约为40 km,春、秋季次之,接近70 km。漂移距离的差异东部比西部显著;沿经圈漂移以向南为主,冬、春与秋季沿经圈漂移以向南为主,春季漂移最大,超过5 km;冬、秋季节漂移距离分别超过3与2 km,夏季沿经圈漂移受大尺度环流影响,200 hPa以下向北漂移,最远漂移超过1 km,200 hPa以上转向南漂移,最远漂移达3 km;沿纬圈以向东为主,以冬季最大,达77 km,夏季最小,接近13 km,春、秋季次之,分别达49和46 km;沿纬圈漂移量要大于沿经圈漂移量,沿纬圈漂移全年平均接近60 km,沿经圈漂移量全年平均接近3.5 km,有量级上的差别;从低层到高层漂移量呈增大趋势,漂移大的范围随高度往西扩张;探空漂移的整体分布范围较大,并且比较均匀。同时还选取了个例分析低空急流条件下探空漂移,结果显示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不可忽略。
- 李伟李伟李书严王建凯谢庄
- 关键词:高空气象
- 北京地区气温诊断分析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讨论了北京地区百余年气温的变化特征,依据加法模型理论,提出了一种气候诊断和预测方法─—逐步回归多重因子方法,其优点在于将序列的周期因子、谱成分及外界气候振动因子同时引入回归模型中。这一方法,对单序列的气候诊断和预测具有明显效果。
- 谢庄李慧
- 关键词:气温
- 北京秋季降水的一种中期预报方法
- 1991年
- 本文在对北京秋季(9、10月)降水的500hPa影响系统分型的基础上,利用谐谱参数能定量描述大尺度环流形势的特点,以谐谱参数为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制作北京秋季降水的中期预报。在1990年为亚运会服务期间取得较好的效果。
- 谢庄刘燕辉
- 关键词:降水秋季
- 北京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 统计表明北京年平均降水总日数为72.5天,出现R<1mm的小雨的平均日数达25.6天,出现概率为35%.>50mm的暴雨日数只有二天,5mm以下和25mm以上的降水呈明显下降趋势,后者导致了近年来北京连续干旱,使北京本匮...
- 谢庄李慧虞海燕柴生张金跃张天明
- 关键词:降水变化降水日数降水概率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冷度日与电力的关系研究及预报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空调等降温设施日益广泛使用,我国各大城市的电力需求增长很快,城市电力供应屡创新高,每年夏季的高温时段许多城市的电力负荷都达到甚至超过警戒水平,甚至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以解决电力供需紧张的形势...
- 谢庄丁德平于丽萍尤焕苓郑艳虞海燕
- 关键词:电力负荷预测
- 文献传递
- 北京道面温度的观测和预报研究
- 道面高温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行的高影响天气之一,为保证奥运会期间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和开展交通气预报,北京市气象局在北京地区建立了以18个自动道面监测站为主的交通气象监测网,对道面温度及他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有关部门除了需要路面...
- 李迅丁德平冯涛韩超丁谊尤焕玲谢庄
- 关键词:高速公路中尺度模式
- 文献传递
-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9
- 2006年
- 利用最新获取的1998年3月-2001年12月北京地区自动站资料,对北京城市热岛效应进行了细致、完整的研究。选取城区的官园站和郊区密云站的气温差作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指标。在验证了资料可靠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热岛强度昼夜变化的年、季、月及日变化特征,以及几种极端天气事件的逐时及平均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后制作了连续3年的月平均逐时热岛强度变化的三维立体图。
- 谢庄崔继良陈大刚胡保昆
-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极端天气事件
- 华北和北京的酷暑天气 I.历史概况及个例分析被引量:65
- 1999年
- 如果将日最高气温超过35 ℃的天气定义为酷暑天气, 则近60 年的资料统计表明, 北京出现酷暑天气的年频率高达81 % , 并不少见, 尤以40 年代和90 年代明显偏多。1942 年6 月和1999 年7 月都出现≥42 ℃的酷暑天气。分析表明, 北京和华北酷暑天气的出现与大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大陆副热带高压维持于华北上空是其主要因素, 空气下沉增温是酷暑的主要机制, 而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则可使城区百叶箱气温再增高2 ℃左右。
- 谢庄崔继良刘海涛赵思雄孙建华陈红曾庆存
- 关键词:城市热岛
- 华北和北京的酷暑天气 II.模拟试验和机理分析被引量:47
- 1999年
- 利用Penn/NCAR 的MM5 中尺度模式对1999 年6 、7 月华北的两段高温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 并利用模拟输出量对高温形成的机理进行了一些探讨。结果表明, 在利用了Nudging 同化以后, 中尺度模式能对整个过程作较长时间的模拟, 对高压的移动过程、强度和维持能较好的复制出来。分析结果表明, 大陆副热带高压中的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是造成此高温酷暑天气的主要原因。
- 孙建华陈红赵思雄曾庆存谢庄崔继良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