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3篇食管静脉曲张
  • 3篇曲张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出血
  • 2篇血清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套扎
  • 2篇破裂出血
  • 2篇纤维化
  • 2篇内镜
  • 2篇静脉曲张破裂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硬化

机构

  • 10篇上海市南汇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1篇邱夏地
  • 8篇顾国妹
  • 5篇施建平
  • 5篇余小虎
  • 3篇朱金水
  • 2篇赵引芳
  • 2篇金怒云
  • 1篇熊光苏
  • 1篇汤丽芳
  • 1篇莫剑忠
  • 1篇张俊
  • 1篇李靖环
  • 1篇杨栓平

传媒

  • 2篇肝脏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 (EVL)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45例联合治疗组 (EVL联合口服川芎嗪 )和 41例对照组 (单用EVL)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 ,治疗后随访 2年观察两组食管静脉曲线破裂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两组治疗前后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的发生情况 ,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随访 2年 ,对照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 ,分别为 48.8%和 2 2 .2 % ,病死率也高于联合治疗组 ,分别为 39%和 2 0 % ,两组中ChildC级患者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曲张静脉经治疗闭塞后 ,在对照组PHG的发生明显增加 ,而联合治疗组则不然。用川芎嗪 4周后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分别下降 ( 114 6 .2± 391.2 )ml/min、( 5 31.1± 32 1.2 )ml/min、( 1.4± 0 .3)cm及 ( 1.0± 0 .2 )cm ,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临床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联合EVL可有效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并能减少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 ,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邱夏地顾国妹施建平熊光苏汤丽芳赵引芳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川芎嗪血流动力学内镜套扎术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护理体会
2002年
目的 内镜下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的护理。方法 49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注气橡胶圈套扎39例,第2组:多环连发结扎法10例。结果 两组静脉曲张消除率分别为76.9%(30/39)、80%(8/1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均较少。结论 两组疗效都较好,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是两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赵引芳邱夏地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护理体会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显著性差异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肺功能与低氧血症的变化
1996年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肺功能与低氧血症的变化濮文虎,邱夏地,莫剑忠肝硬化可引起肺功能减退和低氧血症,作者对54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进行了肺功能和动脉血氧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本组54例均为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男35例,...
濮文虎邱夏地莫剑忠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肺功能检测肺功能减退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症
大鼠实验性脂肪肝模型血浆和肝脏脂质含量变化比较被引量:5
2002年
顾国妹杨栓平邱夏地李靖环
关键词:血脂高脂饮食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3种奥美拉唑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评价
2004年
目的:进行以奥美拉唑为基础,联用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3种抗生素中任何2种作不同组合的3种三联疗法根除H.pylofi的疗效观察。方法:134例H.pylori感染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成3个治疗组,疗程7d。A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C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前取胃窦粘膜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病理组织学检测H.pylori感染状态。治疗结束后6周,胃镜下再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RUT及病理组织学检测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全部病人均完成治疗和随访。A组、B组、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8.3%(38/43)、84.7%(39/46)、82.2%(37/45),3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奥美拉唑为基础,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种抗生素中的任何2种作不同组合的3种三联疗法对H.pvlori具有较高的根除率。符合H.pylori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
金怒云顾国妹邱夏地施建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
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背景:传统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予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水飞蓟素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蛋白(LN)以及TNF-α、瘦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A、Ⅳ-C和LN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尤以HA、Ⅳ-C下降显著(P<0.01),且TNF-α和瘦素水平亦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TNF-α和瘦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TNF-α、瘦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具有明显的抗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作用,且用药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和瘦素表达有关。
施建平余小虎邱夏地
关键词:苦参素复方丹参片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
内镜疗法后续应用粉防己碱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内镜套扎术和(或)硬化剂治疗后续用粉防己碱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作用。方法:90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接受内镜治疗,继而都予以一般对症、保肝治疗,而治疗组加用粉防己碱(20mg,3次/d),疗程12个月,随访治疗期间出血复发率及静脉曲张复发率,同时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2组患者均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内镜检查。结果:治疗组患者出血复发率及静脉曲张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内镜套扎术和(或)硬化剂治疗后续用粉防己碱可明显降低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及静脉曲张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钙离子通道、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施建平余小虎邱夏地顾国妹张俊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粉防己碱
HP根除影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8例GERD患者,均为HP阳性,试验前均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炎程度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改变,然后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HP根除组49例,接受HP清除三联疗法;对照组49例,仅服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1周后所有患者开始连续8周的奥美拉唑(20 mg/d)初始治疗阶段,8周后症状缓解及糜烂性食管炎愈合患者开始奥美拉唑10 mgd的维持治疗阶段,直至试验第12个月。初始治疗后症状未完全缓解或内镜下食管炎未完全愈合、维持阶段症状或内镜下食管炎复发为失效病例。试验结束时所有患者均行胃镜复查及14 C呼气试验。结果:试验前共有33 例患者(33.7%)内镜检查发现糜烂性食管炎;试验结束后HP根除组47例患者HP转阴(95.9%),HP阳性组3 例转阴(6.1%),两组HP根除率差异显著(P<0.01);HP根除组16例失效,HP阳性组有7例失效,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然而,HP阳性组患者胃体萎缩及胃体肠化较HP根除组明显增多。结论:HP根除可降低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GERD的疗效,同时HP根除对患者胃体萎缩及胃体肠化有预防作用。
余小虎朱金水邱夏地顾国妹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组织病理学改变HP根除率
52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UC患者均经临床、钡剂灌肠和内镜及内镜下活检确诊,其中慢性复发型22例(42.3%)、初发型15例(22.8%)、急性暴发发型2例(3.8%)、慢性持续型13例(25.0%)。主要症状:腹痛41例(78.8%)、便血6例(11.5%)、腹泻9例(17.3%)、黏液脓血便43例(82.7%)、发热4例(7.7%)。按病情分为:轻型26例(50.0%)、中型16例(30.8%)、重型10例(19.2%)。病变范围:直肠型4例(7.7%)、直乙状结肠型14例(26.9%)、左半结肠型19例(36.5%)、右侧结肠型2例(3.8%)、全结肠型13例(25.0%)。肠外合并症5例(9.6%),并发症2例(3.8%)。不同病情患者的体温、血沉、白细胞、血红蛋白、α2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内科治疗50例,大多数患者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有效。结论掌握UC的临床特点可正确地诊断与治疗该病。
金怒云顾国妹邱夏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水飞蓟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分析水飞蓟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给予水飞蓟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4例服用水飞蓟素及维生素C片治疗,疗程均为4~6月.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血脂(TG、TC、LDL-C及HDL-C)、血清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肝/脾CT比值,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均明显降低,其中尤以试验组降低明显(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试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于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均明显下降,尤以试验组下降明显(P<0.01);同时试验组治疗后肝/脾CT比值显著升高(P<0.01).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水飞蓟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余小虎朱金水邱夏地顾国妹施建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水飞蓟素二甲双胍肥胖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肪肝患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