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
- 作品数:117 被引量:60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启蒙视野中的庄子被引量:6
- 2016年
- 启蒙的题中之义是反传统,并与自由、人权、平等、科学、理性等理念一起构成百年中国的启蒙语境,庄子的命运复杂多变。由于庄子质疑一切权威与教条,启蒙主义者借之反传统;由于庄子齐是非、逍遥游的哲学是对人类理性的解构,启蒙主义者在反传统的同时,也反庄子。从庄学看启蒙,当今世界的主要流弊之一是理性的独断,庄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齐是非",认为任何普世法则都不合乎人类参差不齐的自然天性。庄子哲学一直以文明批判者的角色而存在,对文明的批判和文明本身一样不可或缺,这是庄子永恒的意义。
- 陈少明
- 关键词:反传统启蒙
- “孔子厄于陈蔡”之后被引量:19
- 2004年
- 《论语》之外,从战国到秦汉的典籍中,还记载着各种与孔子有关的故事。该文解读其中关于“孔子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系列,揭示儒、道、墨三家对事件的不同想像及其在孔子形象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儒家把事件描述为孔子立德的范例,是树立孔子圣人形象的一种思想策略。
- 陈少明
- 关键词:孔子立德
- 调整经验的视角被引量:1
- 2022年
- 这次论坛的主题,"从‘学科性学术’到‘问题性学术’",我觉得跟我们上一次的题目是有关联的。上一届开放时代论坛在云南大学举办,题目叫做"作为中国研究方法的文史哲传统"。虽然现在把它扩展成更广泛的社会科学的内容,但两者有两个共同的地方:一是强调学问不受学科的限制,讲究跨学科;二是强调有经验的针对性。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调整经验的视角",跟何明教授前面的发言有些关联,但我说得简单一点。我的问题分四点:第一点,知识的来源。
- 陈少明
- 关键词:学科性文史哲社会科学跨学科
- 迷失在“诉诸后果”谬误中的中国哲学学术被引量:2
- 2007年
- 中国当代哲学界的不少学者对哲学理论的评价,是以哲学理论对社会政治进程的影响为标准的,而不是以哲学理论本身的学理根据为标准。这样的情况说明中国哲学界的很多学者都犯了"诉诸后果"的错误。"诉诸后果"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一种推理错误,就是以某命题为真或我们相信某一命题为真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好与坏来判决命题是否为真。过去把哲学等同于意识形态留下的习惯可能是这种谬误的根源之一,中国的传统思维习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特殊理论环境也有可能是造成哲学学术还没步入正轨的因素,将"价值"混同于"意识形态"则是导致相关概念混乱的一个理念性根源。
- 翟振明陈少明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庄子哲学中道与生命意义的联系
- 2017年
- 把宰牛同养生联系起来,亏庄子才想得出来。通过讲故事来论道理,在先秦诸子中比比皆是,不是庄子的独创。庄子的特出之处,不仅是情节生动,更在于其道理超凡脱俗。这种叫做庄子寓言的文体,几乎是创造了一种哲学式样。
- 陈少明
- 关键词:庄子哲学先秦诸子庄子寓言生命意义超凡脱俗
- 中国哲学:通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
- 2019年
- 虽然包含文史哲在内的中国现代人文学科,均是在近代西学的框架下建立起来。然而,中国哲学却经常需要为自己的正当性辩护。究其原因在于,不论文学还是史学,其学科理想可以容纳特殊的经验内容,而哲学不然,似乎普遍性才是其终极目标。因此,中国哲学与哲学的关系,就成为一个缠人的问题。以往存在两种描述这种关系的方式,一种叫做支流与主流,另一种是殊相与共相。
- 陈少明
- 黑格尔哲学与现代新儒家
- 1992年
- 近代中国向西方打开自己的精神殿堂后很久,黑格尔才姗姗来迟。不是完全无人知道黑格尔。至少,1903年马君武便在有影响的《新民丛报》上,高呼“黑格尔的大名,雷轰于哲学界”了。然而思想最活跃的二十年代,学界对黑格尔依然保持沉默。对此,贺麟的解释是,这是由近代学者讲西方的初始动机——寻求富强之道决定的。“在哲学方面,他们是先从外表,边缘、实用方面着手,先介绍培根、洛克、赫胥黎、穆勒。
- 陈少明
- 关键词:唯心论新黑格尔主义道德理想理想主义
- 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被引量:2
- 1997年
- 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510275)今日哲学事业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我们的哲学研究本身日渐丧失其应有的思想魅力。哲学研究包括哲学史研究与哲学创作两大类,两者之间的关系,大概类似鸡与蛋之间的问题。站在职业的立场上,我觉...
- 陈少明
- 关键词:哲学意识现代中国哲学现代新儒家哲学知识经验性知识
- 通往想象的世界——读《庄子》被引量:6
- 2004年
- 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附论相关的政治与哲学问题。作者期待,《庄子》所召唤的想象力,会阻止我们在庸常生活中精神的沉沦。
- 陈少明
- 关键词:《庄子》想象力召唤人物角色沉沦人文
- 儒家伦理与人性的未来被引量:5
- 2018年
- 本文的论题以现代高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为背景,不过它关心的不是机器是否会变成人,而是人是否会改变自己本性的问题。儒家人性论是可供参照的一个视角,但需要对性善与性恶两种观点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澄清。从根本上讲,人性变化与否的判断标准,主要是自我认同的能力,包括自我意识以及欲望的感知与表现,还有由此派生的与同类相处的社会态度,即儒家理解的善恶观。由此分析,日新月异的虚拟现实的技术,如果不是通过对脑神经的改造甚至替换,罕有机会实现对人性的改造。生物技术则不一样,除了克隆与基因编辑可能引发人道问题,因而备受瞩目外,本文特别关注体外生殖与寿命延长这两种现象可能带来的道德困境。体外生殖有机会得到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价值观的支持,而寿命延长则几乎是人类永恒的梦想。当然,面对这一挑战的不只是儒家伦理,也包括整个人类文明既有的基本价值准则。
- 陈少明
- 关键词:儒家伦理人性未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