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岭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玉米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效应
  • 1篇玉米穗
  • 1篇玉米穗部性状
  • 1篇玉米株型
  • 1篇穗部
  • 1篇穗部性状
  • 1篇株型
  • 1篇株型性状
  • 1篇基因效应分析

机构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作者

  • 2篇崔绍平
  • 2篇陈岭
  • 1篇张动敏
  • 1篇徐有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8
1994年
由8个亲本组成1/2P(P+1)双列杂交试验,采用Hayman等人的双列分析法,对叶长、叶宽、叶面积、叶角、叶向值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叶面积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外,其余4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叶角、叶向值以加性效应为主;叶长、叶宽、叶面积显性效应起主要作用。叶角、叶向值以低值为部分显性,叶长、叶面积以高值为超显性。叶角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在88.7%左右,叶面积最低,为32.7%左右。
陈岭崔绍平徐有张动敏
关键词:玉米玉米株型基因效应
玉米穗部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被引量:26
1996年
由8个亲本组成的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的基因效应。Wr/Vr和D、H、(H/D)分析表明,除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外,其余4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穗粗、穗行数以加性效应为主,穗长、百粒重、单株产量显性效应和上位性起主要作用;穗粗隐性基因为增效,显性基因为减效,其余性状均为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穗长、穗粗、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为50.8%~87.9%,百粒重、单株产量较低为21%左右;平均杂种优势效应按强弱顺序是单株产量>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
陈岭崔绍平孙耀邦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基因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