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红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脑梗
  • 9篇梗死
  • 8篇血管
  • 8篇脑梗死
  • 7篇动脉
  • 7篇急性
  • 6篇动脉狭窄
  • 6篇缺血
  • 6篇卒中
  • 5篇预后
  • 5篇中动脉
  • 5篇大脑
  • 5篇大脑中动脉
  • 4篇血管造影
  • 4篇造影
  • 4篇症状
  • 4篇数字减影
  • 4篇数字减影血管...
  • 4篇细胞
  • 4篇脑卒中

机构

  • 2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高红华
  • 15篇高连波
  • 9篇文佳媚
  • 3篇于治华
  • 2篇李明
  • 2篇曹云鹏
  • 1篇张立新
  • 1篇李艳艳
  • 1篇樊建华
  • 1篇王君
  • 1篇刘千朔
  • 1篇张红岩
  • 1篇李冬梅
  • 1篇于长江
  • 1篇窦文波
  • 1篇姜伟韬
  • 1篇高飞
  • 1篇惠林萍
  • 1篇杨帆
  • 1篇沈雪莉

传媒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脑缺血再灌注后以神经元为主的坏死与细胞凋亡是脑损伤中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细胞凋亡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与坏死不同,其为一可逆的过程。抑制细胞凋亡,可以减少脑梗死的体积。死亡受体凋亡途径(Fas/...
高红华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FAS蛋白表达脑损伤
文献传递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有症状及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有症状与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9月—2012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9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所有患者支架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决定是否行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在支架术前24 h内、术后3个月分别接受神经认知功能测试〔包括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智能量表的部分项目〕,用以评价整体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执行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视觉和运动协调能力,对有症状与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术前及术后的各项测试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6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支架植入术,并完成3个月的随访。无症状组术前的MMSE评分,中国韦氏智力量表的知识测试、相似性测试、数字广度测试中的倒背测试、词汇测试及数字符号测试得分高于有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支架术后3个月认知功能均明显改善,尤其是整体认知功能、瞬时记忆力、工作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能力,无症状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程度较有症状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症状与无症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受损,有症状组认知功能受损伤更严重。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无症状组改善更明显。
高连波李艳艳高红华李明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对9例TOBS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TOBS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死因主要为脑疝,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高红华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先后行MRA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MRA对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35例患者70支大脑中动脉中,MRA显示正常血管28支,病变血管42支,病变部位47处,MRA与DSA诊断符合53处,符合率70.7%,诊断偏高22处。MRA诊断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0;中度狭窄时各值分别为100%、71.4%、73.1%、17.6%、100%、3.5、0;重度狭窄时各值分别为100%、81.4%、82%、15.4%、100%、5.38、0;闭塞病变时各值分别为100%、96.8%、97.3%、86.7%、100%、31.25、0。MRA对大脑中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1.0、0.224、0.222、0.912。结论与DSA相比,MRA对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对轻度狭窄诊断效度最高,适于筛查;对于中、重度狭窄诊断效度降低,应进一步做DSA明确以决定治疗策略;对于闭塞病变诊断符合率虽高,但也应慎重对待。
高红华文佳媚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Fas/FasL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溶栓技术的开展,血液循环重建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日益受到重视,其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现对Fas/FasL系统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高红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FAS/FASLFAS/FASL系统
急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伤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脑卒中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86例与脑卒中肾功能正常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脑卒中类型、意识状态、并发疾病及甘露醇使用情况等均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肾功能损伤由多种原因造成,临床应进行早期监测,及早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高连波高红华王正则刘千朔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并发症肾功能衰竭病因学
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I患者10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脑梗死组(A组,NIHSS评分<4分)40例、中型脑梗死组(B组,NIHSS评分4~15分)38例、重型脑梗死组(C组, NIHSS评分>15分)28例。同期住院48例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危险因素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D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M IF水平,对ACI患者随访,评估90 d改良Ranking量表( mR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与D组血清MIF存在差异,数值上A组、B组、C组大于D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关性分析,MIF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呈正相关,与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SBP )、M IF、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Hcy、WBC水平与患者90 d的mR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M IF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90 d预后相关,说明M IF可能参与了ACI的炎症反应过程。
于治华高连波高红华杨艳田沈曹云鹏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病损伤严重度评分
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围手术期风险和短期预后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围手术期风险及短期预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27例后循环缺血患者,29处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率≥70%,因常规药物治疗无效,采用球囊扩张支架进行治疗。术后1、3、6、9、12个月进行随访,监测血脂、血糖、血压。术后6个月复查动脉超声,12个月时复查DSA。结果 27例患者的29处重度狭窄均成功置入球囊扩张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术前狭窄率80%~99%,平均92.55%±5.26%,中位狭窄率95%;术后狭窄率0%~15%,平均3.27%±4.60%,中位狭窄率0%,手术并发症0。术后随访12个月时,无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12个月时随访DSA,支架内内膜增生1例,再狭窄0例。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预后良好。
高红华高连波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预后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30 min后松夹再灌注,NGF组和生理盐水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分别肌肉注射NGF 30μg·mL^(-1)和生理盐水0.1 mL,应用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后6和24 h,NGF组Fas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小于生理盐水组(P<0.001和P<0.05)。再灌注后48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再灌注后6、24和48 h,NGF组TUNEL阳性细胞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NGF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高红华沈雪莉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神经生长因子FAS蛋白
颈内动脉闭塞后脑梗死分布与侧支循环代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闭塞时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侧支循环对不同部位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均行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并引起同侧新发梗死。记录梗死分布部位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分析颈内动脉闭塞引起同侧脑梗死的分布特征与前、后交通动脉开放的相关性。结果 45例中,颈内动脉闭塞后梗死分布依次为皮层微小梗死38例(84.4%),内分水岭梗死22例(48.9%),流域性梗死21例(46.7%),后分水岭梗死10例(22.2%),前分水岭梗死6例(13.3%),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10例(22.2%)。其中皮层微小梗死合并分水岭梗死23例(60.5%)。前交通动脉开放时无流域性梗死(0%,P=0.013);12例无一级侧支开放者发生流域性梗死11例(91.7%,P=0.003)。结论动脉到动脉栓塞机制与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机制共同参与了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前交通动脉开放可以降低流域性梗死发生率。
高红华文佳媚高连波
关键词:侧支循环颈内动脉闭塞磁共振弥散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