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炎
  • 10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7篇病毒
  • 6篇受体
  • 6篇慢性
  • 5篇疗效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纤维化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肝纤维化
  • 4篇肝炎病毒
  • 4篇SMAD3
  • 4篇SMAD7
  • 3篇乙酰半胱氨酸
  • 3篇受体MRNA
  • 3篇体外
  • 3篇培哚普利
  • 3篇重型
  • 3篇重型乙型

机构

  • 23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医药工...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黄砚青
  • 19篇龚作炯
  • 6篇宋仕玲
  • 5篇阮鹏
  • 4篇张全荣
  • 3篇罗顺德
  • 3篇王雪芬
  • 3篇杨丽华
  • 2篇王宗春
  • 2篇罗丽萍
  • 2篇张志荣
  • 2篇胡积军
  • 2篇严少南
  • 2篇张频
  • 2篇陈辉
  • 1篇叶静萍
  • 1篇姜俊勇
  • 1篇郭咸希
  • 1篇张希惠
  • 1篇王雪芬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肝脏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更昔洛韦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 (GCV)体外抗乙肝病毒 (HBV )活性。方法 :应用HBVD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株 (HepG22 .2 .15 ) ,进行GCV体外抗HBV活性的研究。结果 :GCV能明显减少HepG2 2 .2 .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VDNA的产生。Southern印迹法分析 :GCV能显著抑制HBV复制中间体 (包括共价闭合环状态DNA) ,而同时该药物对细胞形态、细胞计数及总细胞DNA无明显的影响。结论 :GCV作为新的抗HBV药物 ,具有抑制HBV复制的活性 ,而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黄砚青龚作炯蔡鸿生罗顺德
关键词:更昔洛韦HBV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02年
黄砚青龚作炯
关键词:基因治疗免疫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慢性乙型肝炎
甲基供体(S-腺苷蛋氨酸及甜菜碱)治疗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探讨
龚作炯王鲁文严少南黄砚青王雪芬张洪叶静萍
该项目属临床医学领域。主要内容:该项目主要采用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观察,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甲基供体(S-腺苷蛋氨酸及甜菜碱)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蛋氨酸代谢障碍导致的血浆高同型半...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肝病
鲎试剂法检测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中细菌内毒素
2011年
目的:考察鲎试剂方法检测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中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质量浓度为5.0 mg·ml^(-1)的样品溶液对凝集反应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稀释至2.5 mg·ml^(-1)时,用灵敏度λ为0.25 EU·ml^(-1)的鲎试剂进行试验,干扰作用消失。结论: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可用鲎试剂方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
罗丽萍郭咸希黄砚青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鲎试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抗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 ,C、D组分别为缬沙坦早期治疗组和治疗组。B、C、D组大鼠均给四氯化碳 ( 1次 /3d ,共 8周 )诱导肝纤维化 ,C、D组大鼠分别于第 1、4周予以缬沙坦 ( 2 0mg/kg ,每天 1次 )灌胃治疗 ,所有大鼠于第 8周处死。RT PCR检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与其受体(TGFR)ⅡmRNA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 β1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 ,肝组织H E染色及电镜检测病理改变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生化技术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 与B组大鼠比较 ,RT PCR显示经缬沙坦治疗 ,C、D组大鼠肝内TGF β1与TGFRⅡmRNA表达明显降低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TGF β1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 ,TGF β1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大鼠肝组织TGF β1在C组与D组表达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经缬沙坦治疗后 ,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 ,纤维间隔明显变薄 ,血清透明质酸酶明显降低 (P <0 .0 5 ) ,肝功能好转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 。
龚作炯宋仕玲黄砚青阮鹏张志荣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受体
腺苷蛋氨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HHcy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腺苷蛋氨酸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给予酒精、鱼油灌胃配合高脂饮食构建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腹腔注射SAM,第8周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plasmahomocysteine,tH-cy)、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肝匀浆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Hcy、ALT、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GSH水平降低(P<0·01);大鼠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SAM治疗组ALT、MDA明显降低(P<0·05);GSH含量升高(P<0·01);肝组织内TNF-α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血浆tHcy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SAM可明显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抑制肝内TNF-α表达有关,SAM对血浆tHcy水平无显著影响。
张频黄砚青王雪芬龚作炯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脂质过氧化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受体研究、体外感染模型建立及抗病毒药物评价
龚作炯黄砚青张全荣胡积军杨丽华
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评价HBV是否存在活动性复制的系列检测方法;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并克隆出HBV特异性结合的人Annexin V(hA-V)蛋白,并证实hA-V与HBV之间的结合存在着“受体”样关系(“Recep...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受体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黄砚青陈辉王鲁文龚作炯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实验及临床探讨
龚作炯王鲁文宋仕玲黄砚青张全荣
该项目属临床医学领域。主要内容:(1)中药金三莪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抑制肝内TGFβ1系统中促纤维化成分合成分泌,如TGF-β1、TGFRⅠ、TGFRⅡ与Smad3等,并增加TGFβ1系统中具负反馈作用的Sma...
关键词: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治疗中药动物实验
阿地福韦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阿地福韦 (adefoirdipivoxil,Bis POMPMEA)是一新的广谱、抗病毒核苷类药物。本实验评价阿地福韦体外抗乙肝病毒 (HBV)的活性。方法 :应用HBVD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2 .2 .15 ) ,阿地福韦体外抗乙肝病毒 (HBV)的活性评价。结果 :阿地福韦能显著减少HepG2 2 .2 .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 ,HBVDNA的分泌 ;Southern印迹法表明 :阿地福韦能明显地抑制HBV复制中间体及共价环状闭合DNA。该实验药物浓度对细胞形态、计数及总细胞DNA无明显影响。阿地福韦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BV活性 ,同时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结论 :阿地福韦作为新的抗HBV药物 。
黄砚青龚作炯蔡鸿生罗顺德
关键词:阿地福韦乙肝病毒HEP乙型肝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