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雄
- 作品数:60 被引量:209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斯坦利医学研究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时间点进行1H MRS检测 ,观察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 (Cho)、肌酸 (Cr)和乳酸(Lac)代谢物变化 ,损伤侧及对侧皮质的代谢物比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5只动物在 1h1H MRS检测后处死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NAA/Cr伤后 1h分别降低了 16 %、2 9%、4 0 % ;各组NAA/Cr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8% (2 4h)、37% (2 4h)、5 4 % (4 8h) ;其后轻度组NAA/Cr逐渐恢复 ,16 8h可达对照组水平 ,而中、重度组NAA/Cr则未完全恢复。伤后NAA/Cr水平与打击力大小呈明显负相关 (r =- 0 .6 4 ,P <0 .0 1)。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Cho/Cr伤后 1h分别降低 12 %、16 %、31%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7% (6h)、30 %(6h)和 39% (3h) ,其后恢复 ,伤后 16 8h分别恢复到 10 2 %、114 %和 83%。中、重度组损伤对侧皮质NAA/Cr、Cho/Cr在伤后亦见降低 ,但不及伤侧明显。损伤侧皮质Lac/Cr升高 ,以重度组改变较持久。结论 1H
- 高燕孙骏谟田志雄吴光耀方可雷皓张在鹏黄雄谢长青
- 关键词:创伤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
- 超低剂量多排螺旋CT与常规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病灶筛查对照
- 目的:对超低剂量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与常规结肠镜检在结直肠病灶筛查的两种检查结果比较.方法:本院158例患者接受了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其次是常规结肠镜检查.采用西门子64排双源CT,检查前一日晚做好充分肠道准备工作,并在...
- 曾俊杰程婧黄雄幸奠奎
- 浅析个性优化全腹部轴位T2WI抑脂序列扫描技术
- 目的:为不同患者呼吸方式寻求最佳个性化全腹部T2WI抑脂横断面成像优化技术,减少图像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方法:收集本院全腹部MRI检查患者212例,分为3个年龄组段,A组18-40岁.57例;B组41-60岁:92例;C...
- 曾俊杰范晨虹黄雄幸奠奎谢长青
- 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丘脑腹中间核的核磁共振成像解剖学研究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丘脑解剖特征的测量与分析,探讨采用丘脑长度比例法测量、计算丘脑腹中间核(Vim)坐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5T高清晰核磁共振成像仪(MRI)仪测量了82例正常成人大脑前后联合间径(AC-PC)、大脑长度与宽度、丘脑长度与宽度、两侧丘脑间的夹角,分析AC-PC与大脑长度、大脑宽度、丘脑长度、丘脑宽度及两侧丘脑间夹角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通过丘脑长度比例法和原点法(根据AC-PC中点)测算Vim核的坐标,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AC-PC22.5±1.1mm,丘脑长33.1±1.4mm,丘脑宽17.5±1.2mm,两侧丘脑间的夹角51.0±6.0°;左右丘脑长、宽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明显:不同个体丘脑长度的最大差为7.4mm,丘脑宽度的最大差为5.9mm;AC-PC与脑长、丘脑长呈正相关;两侧丘脑间的夹角同脑形、脑宽呈正相关性;原点法测得的Vim核位置偏后,而丘脑长度比例法确定的Vim核的Y值变异较大。结论可根据丘脑长度来测算Vim核坐标,丘脑长度比例法较原点法确定的Vim坐标更加个性化。
- 熊玉波张捷黄雄田志雄吴光耀盛阳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手术
- PACS服务器和光盘库的管理与维护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探讨PACS服务器和光盘库的管理与维护。材料与方法系统采用菲特公司多服务器PACS软件 -MiNet系列 ,支持DICOM3.0标准 ,其中连接CT和MR设备、两台服务器、一个光盘库、五个工作站、两个登记站,系统采用100MIn tranet网。结果经18个月的运行实现了数字图像在放射科的PACS内传输、存储、管理和备份。结论服务器和光盘库是PACS的重要环节。
- 黄雄孙骏谟田志雄张在鹏廖美焱吴光耀屈艳娟
- 关键词:光盘库工作站
- 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WSCT的fMRI研究
- 目的利用fMRI实时检测功脑功能活动,分析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sin card sotting tes,WCST)时脑的激活模式,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变化。方法根据精神分裂症量表...
- 吴光耀雷皓舒畅孙骏谟田志雄黄雄
- 关键词:WCST精神分裂症FMRI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对实验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评价
- 在大白鼠局灶性缺血研究中对模型效果的评估多通过实验鼠醒后的表现打分来判断:如虹膜颜色变浅、Homer's综合征、左眼裂变小、瞳孔缩小、右侧偏瘫、提尾悬拉右前肢卷缩、屈曲或被动性的过度伸展、转圈跌倒等。但不同大白鼠同样的栓...
- 吴光耀孙骏谟田志雄黄雄张权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缺血磁共振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以及低注射速度在CTU中的应用初探
- 目的 探讨采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以及低注射速度在CT尿路造影( CTU) 显示尿路结构的可行性. 方法 将2015年12月我院行CTU检查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记录其身高、体重.采用西门子 ...
- 范晨虹王欢方键黄雄
- 关键词:低剂量CTU
- 消化道异位胰腺CT表现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分析消化道异位胰腺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25例消化道异位胰腺CT表现,其中14例行CT增强检查。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将消化道异位胰腺CT表现分为:黏膜下型、梗阻型、憩室型和溃疡型。结果:①25例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胃部12例,十二指肠7例,小肠6例(空肠4例,回肠2例)。②黏膜下型异位胰腺:胃部7例,发生在胃窦部大弯侧;十二指肠2例,位于球部。梗阻型:胃部3例,病变位于幽门管;十二指肠2例,位于壶腹周围区,胆总管梗阻;空肠3例,1例发生肠套叠。溃疡型:胃部2例,见中央脐凹征;十二指肠2例,位于球部。憩室型:十二指肠1例,位于乳突部;空肠1例;回肠2例,近回盲部。③病理显示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5例。在增强检查14例中11例类似正常胰腺强化,病理为Ⅰ型或Ⅱ型;3例强化不明显,病理为Ⅲ型。结论:消化道不同部位异位胰腺有不同CT特征,CT不同表现与异位胰腺病理组成相关,CT检查有助于对本病的正确诊断。
- 吴光耀田志雄黄雄
- 关键词:异位胰腺消化道十二指肠CT
- 多层螺旋CT肝静脉成像后处理技术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静脉成像技术及后处理方法。方法:20例患者行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肝静脉期3期扫描,肝静脉期图像分别行1mm及2mm层厚重建,图像重叠60%,分别对两组薄层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遮蔽表面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比较各种后处理技术显示肝静脉的优缺点。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显示第二肝门的肝左、肝中及肝右静脉,20例中有18例显示第三肝门静脉属支,另2例在第二肝门以下未见明显肝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1mm重建层厚较2mm重建层厚对微小肝静脉的显示更好,图像质量好。4种后处理方法中轴面薄层MIP显示的引流静脉数目最多,冠状面MPR对第二肝门及第三肝门的解剖关系显示最好。VR及SSD对门静脉系、第二肝门及第三肝门各静脉属支立体结构关系显示最好。结论:多层螺旋CT肝静脉成像可显示主要肝静脉,1mm重建层厚,60%影像重叠后的重建图像质量较好,各种重组技术相结合可清晰、立体显示门静脉系、第二肝门及第三肝门的结构。
- 彭碧荣黄雄罗锐
- 关键词:肝静脉门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