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颉刚

作品数:76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病毒
  • 15篇细胞
  • 15篇耐药
  • 11篇艾滋病
  • 10篇药物
  • 10篇引物
  • 10篇突变
  • 10篇免疫缺陷
  • 9篇突变位点
  • 9篇位点
  • 9篇基因
  • 9篇感染者
  • 8篇人类免疫
  • 8篇人类免疫缺陷
  • 8篇人类免疫缺陷...
  • 8篇缺陷病
  • 8篇免疫缺陷病
  • 8篇免疫缺陷病毒
  • 8篇碱基
  • 7篇HIV-1

机构

  • 7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南宁市第四人...
  • 3篇百色市疾病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贵港市疾病预...
  • 2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宁市疾病预...
  • 1篇鹿寨县疾病预...
  • 1篇钦州市疾病预...

作者

  • 75篇黄颉刚
  • 54篇梁浩
  • 53篇叶力
  • 53篇梁冰玉
  • 50篇蒋俊俊
  • 27篇廖艳研
  • 20篇周波
  • 14篇李彧
  • 14篇苏锦明
  • 14篇臧宁
  • 14篇宁传艺
  • 14篇陈荣凤
  • 12篇陈晖
  • 11篇刘洁
  • 8篇樊晓晖
  • 6篇王洪
  • 6篇杨小艺
  • 4篇张增峰
  • 4篇陶人川
  • 4篇曹存巍

传媒

  • 7篇中华疾病控制...
  • 5篇广西医学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内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成人教育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病毒学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6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霉酚酸对肝细胞自噬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比较日本爆发性丙型肝炎病毒1型(hepatitis C virus Japanese fulminant hepatitis-1,HCV JFH-1)感染的Huh7细胞中细胞自噬因子在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探讨MPA对肝细胞自噬相关因子的调节影响。方法用HCV JFH-1感染Huh7细胞,用5μg/ml的霉酚酸处理细胞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内HCV、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 1 light chain,MAP1-LC3B,简写LC3B)、自噬相关因子3(autophagy-related gene 3,ATG3)和自噬相关因子7(autophagy-related gene 7,ATG7)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上述因子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和蛋白水平上,MPA可以降低HCV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并且降低自噬标记物LC3B mRNA和LC3B-II的蛋白质表达(均有P<0.001);MPA可以使Huh7细胞中的自噬相关因子ATG3和ATG7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01;P=0.003;P=0.010;P=0.002)。结论 MPA可以抑制HCV JFH-1在Huh7细胞中的复制和细胞自噬,并且可以下调自噬因子ATG3和ATG7的表达,推测MPA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关键因子表达来抑制细胞自噬从而拮抗HCV的复制。
蒋俊俊苏锦明李彧陈晖梁冰玉黄颉刚潘沛江刘洁赵芳凝梁浩霍文哲叶力
关键词:霉酚酸自噬
一种与HIV-1新发感染相关的血浆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HIV‑1新发感染相关的血浆miRNA标志物,具有序列表SEQ.ID.No.1的碱基序列。同时,发明人还设计并制备了血浆miRNA标志物hsa‑miR‑3162‑3p的引物或探针。由于HIV‑1既往感染...
黄颉刚梁浩叶力赖菁贞梁冰玉蒋俊俊王敏连宁传艺臧宁廖艳研
文献传递
用于扩增HIV‑1B亚型病毒env基因的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扩增HIV‑1 B亚型病毒env基因的引物,包括上游引物env‑H3和下游引物env‑B3,它们分别具有序列表SEQ.ID.No.1和SEQ.ID.No.2的碱基序列。本发明的引物可能够明确地扩增出带有H...
黄颉刚梁浩叶力王洪梁冰玉蒋俊俊黄春湲宁传艺臧宁廖艳研
文献传递
检测艾滋病治疗药物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耐药突变位点的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艾滋病治疗药物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耐药突变位点的引物,包括检测HIV‑1病毒pol基因的突变位点K103N、V108I、E138A、Y181C、Y188C、G190A、G190R和M230I的AS...
蒋俊俊梁浩叶力梁冰玉陈荣凤臧宁黄颉刚周波刘洁赵芳凝王洪王敏连
文献传递
甲基苯丙胺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冰毒)对 HIV 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设吸食甲基苯丙胺的 HIV 感染组、无吸毒史的 HIV 感染组、吸食甲基苯丙胺的非HIV 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5名。流式细胞仪检测 HIV 感染者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并测定HIV 载量;ELISA 法检测血浆 MIP-1α、MIP-1β、IL-6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比较和交互作用分析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在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与非吸毒者比较,CD4+ T 淋巴细胞明显下降、HIV 载量明显升高(t 值分别为5.431,4.670,均 P <0.01)。在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 MIP-1α、MIP-1β、IL-6表达量分别为(40.60±9.84)、(47.35±11.25)和(37.94±11.44) pg/mL ,无吸毒史者分别为(31.31±8.11)、(39.40±8.41)和(31.31±8.11) pg/mL(t=2.822,P=0.001;t=2.192, P=0.020;t=1.831,P=0.043);非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 MIP-1α、MIP-1β、IL-6分别为(24.45±5.90)、(27.82±7.25)和(27.18±8.57) pg/m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2±5.79)、(31.76±9.04)和(23.28±6.07) pg/mL(t=1.860,P=0.158;t=1.317,P=0.233;t=1.438,P=0.228)。甲基苯丙胺与 HIV 感染在调节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时,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均 P>0.05)。结论吸食甲基苯丙胺可上调 MIP-1α、MIP-1β的表达,表明甲基苯丙胺可能在促进 HIV 的感染中具有调节作用。
李彧石艺叶力陈晖蒋俊俊梁冰玉黄颉刚周波廖艳研苏锦明潘沛江梁浩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白细胞介素6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的肠道菌群与衰弱的关联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肠道菌群与衰弱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分别从MiBioGen数据库、IEU OpenGWAS Project数据库获取肠道菌群样本、衰弱样本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以肠道菌群作为暴露因素,衰弱作为结局,与各类肠道菌群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筛选合格的工具变量后,分别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加权中位数(WM)法、MR-Egger检验进行两样本MR分析。采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测试、留一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拟杆菌纲(IVW法:OR<0,P<0.05)和拟杆菌目(IVW法:OR<0,P<0.05)是衰弱发生的保护因子,β变形菌纲(IVW法及WM法:OR>0,P<0.05)、伯克氏菌目(WM法:OR>0,P<0.05)、真杆菌属(Coprostanoligenes组)(IVW法及WM法:OR>0,P<0.05)和梭状芽孢杆菌属(Innocuum组)(IVW法:OR>0,P<0.05)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子。Cochran′s Q检验未发现异质性效应(P>0.05),MR-Egger截距测试未发现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分析结果提示,已鉴定的6个肠道菌群与衰弱之间的因果效应不受任何单个的SNP驱动。结论 部分肠道菌群与衰弱之间存在因果效应,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韦宜汝兰映吉黄颉刚
关键词:肠道菌群衰弱因果效应
艾滋病治疗药物NRTIs耐药突变位点G73C的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艾滋病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耐药突变位点G73C的ASPCR引物,每个引物对均由上游特异序列和下游序列组成。据此,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应用本发明可检测HIV‑1病毒RNA的pol基因的3...
臧宁余军梁冰玉蒋俊俊陈荣风杨全略宁传艺廖艳研梁浩叶力黄颉刚
文献传递
检测HIV逆转录酶区主要耐药突变的DNA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HIV逆转录酶区主要耐药突变的DNA芯片,包括16种HIV逆转录酶区主要耐药突变的40条寡核苷酸探针,寡核苷酸探针分布在载体上形成点阵。同时,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的DNA芯片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制备的...
梁浩叶力陈荣凤蒋俊俊臧宁梁冰玉余军黄颉刚宁传艺廖艳研刘洁
文献传递
百色市2014—2016年静脉吸毒人群社会网络结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社区静脉注射吸毒者(IDUs)交往的社会网络结构的动态特点。方法采用提名法,收集2014-2016年主动参与针具交换的IDUs和其帮助交换针具的其他吸毒人员名单,按年度建立三年社区IDUs交往的无向矩阵数据库,使用UCINET 6.212软件分析年度社区IDUs的社会网络分析常用分析指标变化和社会结构特点。结果 2014-2016年中相对结点中心度最高两数量级和最低两数量级行动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5/327)和84.4%(276/327)、1.0%(4/419)和90.0%(377/419)、1.0%(3/299)和82.3%(246/299);相对中间中心度依次为:1.8%(6/327)和95.1%(311/327)、0.7%(3/419)和96.9%(406/419)、2.0%(6/299)和94.0%(281/299)。整体网络密度3年分别为0.007 1、0.005 4和0.006 5;成分分析显示,3年最大的群体中行动者占当年所有行动者比例分别为89.6%、85.9%和73.9%;派系分析显示,年度群体派系分别有14、24和12个,派系之间共享成员的比例为92.9%、91.7%和66.7%。社区内2014年参加针具交换的IDUs持续到2015年继续参与针具交换的比例为34.6%(115/332),到2016年24.1%(80/332)。2015年参加针具交换的IDUs在2016年继续参与的比例26.3%(113/430)。2014年相对结点中心度排名前十位IDUs到2015年有5人继续排名前十名,到2016年还有1人;2014年相对中间中心度排名的前十位IDUs到2015年有4人排名前十名,而到2016年有1人。结论社区IDUs之间存在相互联系,IDUs之间交往程度低,整个网络易受到少数人控制或影响的社会结构特征稳定。根据以上社会结构特点和研究成果指导制定相应公共卫生干预策略和方式,以提高疾病控制的效果。
梁旭黄颉刚郑志刚田维英陈坚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中心性分析
广西HIV/TB双重感染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nciency syndrome,AIDS)/结核病(tuberculosis,TB)双重感染影响因素,为针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AIDS治疗门诊和感染科住院部就诊和住院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nciency virus,HIV)单纯感染者、TB单纯感染者和HIV/TB双重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74名被调查对象中,AIDS单纯感染者83人(47.7%),TB单纯感染者56人(32.2%),HIV/TB双重感染者35人(20.1%);与HIV组比较,HIV/TB双重感染和以下因素有关:了解TB免费治疗政策(OR=2.85,95%CI:1.03~7.85)、接受过有关预防AIDS宣教咨询等服务(OR=0.17,95%CI:0.06~0.49);与TB组比较,HIV/TB双重感染和以下因素有关:现居住地在钦州百色或其他地区(OR=3.44,95%CI:1.26—9.42)、仅通过医生、医院咨询服务了解AIDS(OR:3.68,95%CI:1.28~10.56)。结论应加强社会对AIDS和TB的宣教工作和血液的管理,注意把两种疾病联合进行预防。
玛杜梁冰玉黄颉刚蒋俊俊潘沛江苏锦明李彧杨小艺周波叶力谢志满欧汝志卢祥婵梁浩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广泛耐药结核数据收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