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萍
- 作品数:4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创造性叛逆视角下英文人名翻译研究
- 2015年
- 创造性叛逆不仅用于文学翻译,也同样适用于英文人名翻译。以创造性叛逆为视角,结合人名翻译实例,阐述英文人名翻译不同题材中的改译、结构上的漏译和发音上的变译。但因人名翻译受客观知识规律、文化规范和接受语境三个"度"的制约,译者并非无限制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能动转换或转述原作。因此,译者在正确把握这三个"度"的前提下,有利于译者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契合读者的文化心理,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 李晓燕龚小萍
-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人名翻译
- 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与审视被引量:6
- 2007年
- 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美家庭文化呈现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中国家庭文化的父子重心与美国家庭文化的夫妻重心;中国家庭文化的群体认同与美国家庭文化的个人本位;中国家庭文化的中庸平和与美国家庭文化的公平竞争;中国家庭文化的情感依托与美国家庭文化的理性基础。运用人类整体主义历史观审视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有利于建立适合中国人传统和社会发展的更高形态家庭文化。
- 龚小萍
- 关键词:家庭文化审视
- 试论多译本读者的“理解困惑”
- 2008年
- "理解困惑"是读者在孤立的哲学阐释学视角下阅读多译本时的心理状态。读者在历史的哲学阐释学视角下会发现:他们不是被动的译文接受者,而是审慎的创造性阅读者。读者只要转换视角就可以走出"理解困惑"。
- 龚小萍
-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
- 葛浩文“用达雅”翻译思想研究——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翻译家葛浩文认为他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不太大,这意味着国内译学界原本疏离的二者更有渐行渐远的趋势。文章通过对葛氏文论、访谈实录及其译本的分析,梳理出"用达雅"的翻译思想:"用"于构建中国他者文化形象,"用"占据核心地位,它决定了"达"于西方大众读者的内容和方式,也决定了翻译之"雅"在于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因用制宜"。通过对葛浩文"用达雅"翻译思想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他认为翻译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不太大,但在他的翻译思想中显示出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关系。
- 龚小萍
- 关键词:良性互动
- 应用翻译简述
- 2016年
- 近年来,应用翻译研究作为整个翻译研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在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中,方梦之的宏观-中观-微观应用翻译理论作为国内的先进理论,对应用翻译的研究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西方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带来应用翻译的更加蓬勃的发展。
- 胡鑫龚小萍
- 关键词:应用翻译功能论
- 关于实现翻译教学中“学”与“术”有机统一的思考被引量:3
- 2014年
- "学"与"术"在翻译教学各环节中本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在现实的翻译教学中却存在"学"与"术"分离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本文分析了翻译教学中"学"、"术"分离的真实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与"术"有机统一的对策。
- 龚小萍陈达
- 关键词:翻译教学
- 原文错漏信息翻译的伦理困境——以Red Star Over China董乐山译本为例
- 2017年
- 埃德加·斯诺创作的Red Star Over China因文体的特殊性和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性,译者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伦理关系问题。本文拟在翻译伦理的关照下,利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董译本对错漏信息翻译的伦理困境。
- 张晓盼龚小萍
- 关键词:翻译伦理REDSTAR
- 中国译学构建主体性困境初论
- 2013年
- 译论实践两相分离,学者们对此多反思译学理论本身并进而重构理论。但改变视角从反思译学研究者切入,则会发现中国译学的主体性困境。中国译学构建的主体性困境有其独特的内涵、理论特征及理论结果。译论实践的分离是中国译学构建主体性困境的自然结果。
- 龚小萍
- 关键词:中国译学主体性困境
- 英语阅读教学变革的哲学阐释学之解被引量:1
- 2005年
- 信息时代要求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变革。在借鉴美国三种阅读理论的基础上,以哲学阐释学的理解理论来观察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前见”与英语文本的“视域融合”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获得和使用英语阅读所需要的“真前见”,这就需要与过去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龚小萍
-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英语阅读英语阅读教学
- 翻译标准的相对性与确定性——基于一次“笔译基础”课程考试的分析
- 2014年
- 翻译标准多元化使译者翻译时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但这并不代表翻译无标准或译者可以任意选择翻译标准。在"笔译基础"课程考试中,评价译文的标准是给定的,即要综合考虑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目的、功能和文体风格。这要求译者应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来考虑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如果改译甚至胡译或者乱译都将被处以"低分"的惩罚。因此,翻译标准在理论上是多元的,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是唯一而确定的。
- 安燕龚小萍
- 关键词:翻译标准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