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晓军

作品数:95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手术
  • 24篇切除
  • 18篇切除术
  • 17篇外科
  • 16篇肿瘤
  • 16篇腹腔
  • 16篇腹腔镜
  • 14篇胆囊
  • 14篇胰腺
  • 12篇胆道
  • 12篇胰腺炎
  • 12篇腺炎
  • 11篇术后
  • 10篇肝移植
  • 9篇血管
  • 9篇原发性
  • 9篇肝癌
  • 8篇血管瘤
  • 7篇外科治疗
  • 7篇肝切除

机构

  • 95篇空军总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95篇何晓军
  • 83篇张洪义
  • 69篇张宏义
  • 53篇肖梅
  • 51篇张辉
  • 42篇刘承利
  • 41篇孔亚林
  • 35篇张希东
  • 34篇徐新保
  • 29篇冯志强
  • 23篇赵刚
  • 19篇李捷雷
  • 15篇刘晓鹏
  • 5篇李文兵
  • 5篇刘洋
  • 4篇甄玉英
  • 4篇李劲松
  • 4篇苗常春
  • 3篇苗长春
  • 3篇李志杰

传媒

  • 20篇空军总医院学...
  • 14篇中国医刊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中国现代普通...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德国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2008年中...
  • 2篇2009北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7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aemangioma of liver,CHL)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肿瘤,传统观点认为其为良性疾病,发展缓慢,对机体影响小,故主张动态观察。但是在部分患者, CHL可呈进行性生长方式、逐...
张洪义孔亚林张宏义何晓军张辉刘承利肖梅张希东
拔除T管所致胆漏的治疗和预防被引量:11
2000年
何晓军张宏义肖梅张希东张洪义李捷雷
关键词:拔除T管胆漏
坠落性肝脏撞击伤后血液黏弹性对机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血液黏弹性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在肝损伤后早期采用降黏措施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建立模拟空降坠落性肝脏撞击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0、30、60、120min及死亡即时等几个时相点各抽血5ml,
张洪义孔亚林何晓军刘承利张宏义张辉徐新保赵刚张希东肖梅
关键词:血液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65例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经验。方法65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2例,合并肝硬化伴肝癌2例,合并直肠癌术后肝转移1例,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严重脾功能亢进1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5例。63例患者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术,2例行胆囊颈部切开取石术。术中使用胆道镜25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16例。术后服用利胆药物者55例,服药时问为1周至1个月。结果64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1例术后第5天因胆囊切口裂开漏胆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颈部切开取石患者术后出现上腹疼痛,腹腔引流管每天引出约15ml淡黄色腹水,考虑少量胆漏所致,术后5d腹痛缓解,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拔除腹腔引流管后无不适。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42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12个月胆囊内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给予利胆排石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结石消失。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患者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徐新保张洪义张辉刘承利何晓军肖梅张宏义冯志强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道镜胆囊切开取石术
用高处跌落来模拟对肝撞击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2009年
目的探讨通过犬从高处跌落时产生肝脏撞击伤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和研究这种伤的特点。方法通过地上不同的障碍物使实验犬跌倒建立肝脏撞击伤,记录伤之前的生命体征同伤后进行了比较。狗被处死后,通过尸检研究肝脏创伤的程度和类型,同时一些重要器官的创伤也一同进行分析。然后,用AIS来评估肝外伤的严重性。同时进行病理检查。
张洪义孔亚林何晓军刘承利张宏义张辉徐新保赵刚张希东肖梅
关键词:动物
急慢性胰腺炎 第4讲 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
2009年
胰腺血流的调节,对胰腺的正常生理和胰腺炎的发病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胰腺炎的病理生理仍未完全阐明,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证实,胰腺血流减少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张洪义孔亚林张宏义何晓军
关键词: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胰腺血流血流减少
原发性肝癌精准序贯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 探讨精准序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7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1例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26例采用精准序贯治疗(精准序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术后序贯治疗和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协方差分析,计数或等级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精准序贯治疗组在术前对于直径<1 cm肿瘤发现率分别为18% (2/11)和81%( 2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76,P<0.05);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22±30) min和(186±3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390,P<0.05);平均切除肝脏体积分别为(133±88)ml和(75±2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96,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327 ±46) ml和(189±6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1.025,P<0.05);围手术期平均输血率分别为51% (41/81)和24%(30/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56,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 16/81)和13%(17/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017,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6±17)d和(21±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315,P<0.05).在ALT、Alb、Child-Pugh评分方面,常规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改变明显;精准序贯治疗组在介入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常规治疗组与精准序贯治疗组术后1、2、3年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1%(25/81)、38% (27/71)、48%(31/65)和17% (21/126)、22%( 17/76)、26% (8/31);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 (62/81)、75%(53/71)、60%( 39/65)和87%(110/126)、87%(66/76)、84%�
张洪义冯志强张宏义张辉肖梅甄玉英徐新保何晓军
关键词:肝肿瘤肝功能评估肝切除术介入治疗
体外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
2002年
张洪义李捷雷苗长春张宏义肖梅何晓军张希东刘晓鹏
关键词:体外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
体外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
2001年
目的 采用肝脏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方法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 ,供肝采用快速切取 ,4℃ U W液灌注和保存 ,手术采用体外静脉转流肝脏移植技术。 结果 手术历时 8h,无肝期 115 m in,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
张洪义李捷雷苗长春张宏义何晓军肖梅张希东刘晓鹏
关键词:肝移植肝肿瘤
腹腔镜下肝海绵状血管瘤剥离术25例报告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海绵状血管瘤剥离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1月~2014年2月对2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行区域性肝门血流阻断,使用电凝刀、超声刀等进行切除,创面采用喷洒止血凝胶。结果 2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手术时间(125.2±72.8)min,肝门阻断时间(40.7±20.2)min。术前储备自体血200~400 ml,术中自体血回收50~700 ml,未输异体红细胞,仅3例巨大血管瘤输血浆400 ml。放置引流管8例,术后第1天引流量10~200 ml,第3天引流量〈50 ml拔出引流管。术后第2天均可下地活动,术后住院时间(5.5±2.4)d。[ALT、AST、总胆红素和前白蛋白术后第1、3天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肝功能术后1周恢复至正常值范围之内。]25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复查仍有多发小血管瘤,余患者无复发。结论合理应用区域性肝门阻断技术,正确处理肝创面,腹腔镜肝海绵状血管瘤剥离术安全、可行。
何晓军肖梅孔亚林张辉李文兵俆新保张洪义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肝血管瘤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