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天元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面上科研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房颤
  • 3篇病变
  • 2篇动脉病变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社区管理
  • 2篇农村
  • 2篇冠脉
  • 2篇冠状动脉病
  • 2篇冠状动脉病变
  • 2篇冠状动脉病变...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高敏
  • 2篇高敏C反应蛋...

机构

  • 9篇杭州市余杭区...

作者

  • 9篇冯天元
  • 8篇黄成林
  • 4篇倪国贞
  • 4篇徐建
  • 3篇史明娟
  • 2篇袁红
  • 2篇何海英
  • 1篇庄国华
  • 1篇陶利花
  • 1篇王建
  • 1篇蒋忠华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北方药学
  • 1篇第二届全国心...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农村社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评价社区强化管理模式对农村房颤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于杭州市余杭区范围内随机选择2个农村社区,入选房颤患者共4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社区房颤患者242例,对照组社区房颤患者238例,试验组采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强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延用既往就诊时医生制定的诊疗措施及随访模式,随访期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复律率(28.6%VS8.6%)、心率控制率(85.9%VS38.7%)、抗凝治疗达标率(90.9%VS46.2%)、栓塞事件发生率(2.1%VS4.6%)、全因入院率(11.6%VS19.3%)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强化管理模式可提高农村社区房颤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性.
张凤艳冯天元徐建孙红疆黄成林倪国贞
关键词:心房颤动社区管理
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变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6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106例,单支病变组49例,双支病变组32例和三支病变组9例,hs-CR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白细胞计数采用CELL-DYN7100血球计数仪,观察hs-CRP、WBC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阴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中其hs-CRP度依次升高,单支病变组较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较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WBC计数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中hs-CRP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未见白细胞计数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关系。
孙红疆黄成林史明娟何海英袁红冯天元
关键词: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冠脉病变支数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关系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现象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比较104例UA患者与90名健康人HRT现象的2个常用指标的异常情况,并比较这2个指标不同的UA患者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与健康人比较,UA患者的HRT现象的2个指标都有明显异常;随访24个月~33个月,UA患者中2个指标均异常者心血管死亡率最高。结论UA患者存在较明显的HR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情况密切相关。
史明娟徐建黄成林冯天元孙红疆倪国贞
关键词:心律震荡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预后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加PCI,治疗组采用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PCI+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术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再梗死、死亡、靶血管重建)、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及介入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降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达峰时间提前(P<0.01),并且显著缩短住院时间(P<0.05),降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PCI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
倪国贞徐建孙红疆黄成林冯天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冠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力衰竭、消瘦、黄疸、胸腔积液
本文介绍了一例心力衰竭、消瘦、黄疸、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并从心力衰竭、乏力的角度来分析,结合食欲减退和黄疸,格雷夫斯病诊断明确,临床上表现为淡漠型甲亢。该病人用丙硫氧嘧啶治疗3个月后复查,自我感觉良好,黄疸消失,...
黄成林孙红疆冯天元
关键词:淡漠型甲亢格雷夫斯病
文献传递
内皮脂肪酶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脂肪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6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大血管病变组(32例)及无大血管病变组(34例),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内皮脂肪酶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内皮脂肪酶水平(3.31±1.30 ng/L)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2.54±1.11 ng/L)和对照组(2.36±0.91 ng/L,P<0.05),无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血清内皮脂肪酶与糖化血红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4和0.59,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血浆内皮脂肪酶增高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陶利花冯天元蒋忠华庄国华黄成林王建
关键词:内皮脂肪酶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社区管理对农村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社区管理模式对提高农村社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探索房颤患者的社区管理有效模式。方法于2014年6-10月在杭州市余杭区随机选择2个农村社区,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与对照组,共入选房颤患者412例,社区管理组204例,对照组208例。社区管理组采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延用既往就诊时医生制定的诊疗措施及随访模式。随访期2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依从性和安全性。31名社区医生在研究实施前和研究实施后半年,以试题答卷的形式共进行2次社区医生房颤综合防治知识水平测试,记录社区医生测试分数。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社区管理组与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分别为4.90%和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抗凝治疗率(27.45%)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5.2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抗凝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定期监测率(94.64%)和INR达标率(98.21%)均优于对照组(45.45%和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组的出血率(8.93%)低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医生测试分数[(66.56±2.48)、(65.47±1.66)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社区医生测试分数[(94.25±1.70)、(74.47±2.18)分]均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社区管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管理模式可提高农村社区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INR达标率、药物治疗依从性,减少出血并发症,
张凤艳冯天元徐建孙红疆黄成林倪国贞马赟聪
关键词: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抗凝治疗
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程度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程度与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FTR患者共142例,根据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慢性心房颤动组(4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30例)及窦性心律组(70例)。比较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和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上的区别;评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RA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瓣环直径及瓣叶闭合高度等。结果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均P<0.05),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和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心房颤动组的RVDd、RADd、三尖瓣环直径及闭合高度均升高(均P<0.05),LVDd及LVEF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尖瓣瓣环径扩大、右室功能降低均是FTR的重要影响因素,心房颤动周期长短对中重度FTR的影响最为重要。
王刚冯天元张凤艳
关键词: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
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类型的关系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纤维蛋白原(serum fibrinogen level,FIB)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冠心病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6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106例,单支病变组49例,双支病变组32例和三支病变组9例,hs- CRP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FIB采用散色比浊法,并寻找hs-CRP、FIB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多支病变组hs-CRP和FI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中hs-CRP和FIB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冠心病的病变类型具有预测价值。
孙红疆黄成林史明娟何海英袁红冯天元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心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